第685章 刀把子
杨沅进驻潼川安抚使司官署以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首先需要他处理的,就是因为前任离职这段期间,积压的一堆需要安抚使亲自加印批复的公文。
接着,他要陆续听取潼川府各部文武大员的详细汇报,考察地方。
然后就是潼川府路下辖十六州的文武官员逐次府城拜谒安抚使,并进行述职汇报。
军政、民政、秋收、输赉……
如今身为一路之主,杨沅自然不可能事无巨细,而是对各部官员进行大方向上的统筹和管理,具体细务要由这些官吏们负责。
所以,这些官员怎么样,就至关重要了。
因此,在了解潼川军民事务的同时,杨沅重点调查的是各州府县官吏们的执政能力和官声。
至于政务,他并没有做大的变动。
原来潼川路的民生经济发展的还是不错的,每年的粮赋缴纳也充足,那就萧规曹随好了。
没必要原本好好的制度,自己非得再插一手,烙上他姓杨的烙印。
尽管又是抓大放小,又是萧规曹随,这些事务忙活下来,也用了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按照这个时代的效率,其实也蛮快了。
除了对潼川府路十六州大小官吏的考核与调查,杨沅最关心的就是军备和军队。
“川人可用,川军可用。”
这一日,杨沅把潼川第一将周程叫到了安抚司,和他在二堂吃着茶聊了起来。
“我们现在各路驻军中,有吃空饷的,也有塞了些泼皮无赖滥芋充数的。
一旦查下去,就有人用苦役囚徒来抵上缺额逃丁。
军伍里多了泼皮无赖,军纪便荡然无存。军兵们懒惰成性,巡弋哨卫虚应其事,日常训练能减则减,这样是不行的。
虽然,我潼川府路前面还顶着利州路,不管是对金国还是对西夏,我们都不是一线。
但是,一旦强敌突破利州呢?又或者我大宋军队突破敌国防线,潼川兵马需要次第接上呢?
这样懒散软弱的军队,谁敢用他们去打仗?”
杨沅经过两个多月的摸底,才有这个底气和周统制说话。
杨沅已经给周程留了面子,但周程自然听的出来,也知道杨沅所说属实,不由得面露惭色。
周程虽然是个黑脸将军,不苟言笑,但他对杨沅是真心尊重的。
因为周程此人,就是李显忠当年从金国杀到西夏,又从西夏杀回大宋,所带的二十几员亲信部将之一。
当时,接应李显忠进入大宋地境的,就是当时的西军统帅,四川安抚使吴玠。
由于周程受了伤,就没有跟着李显忠去临安,而是留在了四川养伤,如今成为一军之将。
灵壁大战,杨沅以两淮监军使的身份以身入局,不管是地方军队还是禁军,所有将领都担心他出了事儿,文官大臣们将会以此为由,对武将口诛笔伐,往死里整。
所以不管情愿不情愿的,都得硬起头皮,全力全速地往灵壁集结,加入大战。
若非如此,陆天明和李显忠可能现在已经化为一堆枯骨。
因此周程对杨沅是充满敬意的。
如今听杨沅含威不露地点出潼川路驻军的种种问题,周程自然是如坐针毡。
杨沅道:“不过,这也是痼疾了,非你之罪,本抚决定,从你的潼川第一将开始改革,成功之后,将之推行于潼川全境。周统制,你意下如何?”
周程正羞愧难当,连忙起身,抱拳道:“愿听大帅差遣。”
“好,坐下说话。”
杨沅待他坐下,道:“潼川驻军有两个军,是吧?”
宋承五代各国军制,以一百人为一都,五都为一营,五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
其中一军就是两千五百人。
潼川驻军有五千多少,基本就是两个军的建制。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杨沅道:“你回去,马上对这两军进行三次裁汰。”
“第一裁,裁汰老弱痞赖,抵数的贼囚。”
“第二裁,裁汰不够资格做战兵,但平素知法守纪,做事勤勉者,调入厢军。”
“第三裁,裁汰伤残老兵,对这些有功的但已不能参与战斗的军士,本抚另有安排。”
为了让周程放心,杨沅又说了一下他对这些人的具体安排。
从战兵队伍中裁汰下来的士兵,放到厢军里头,那就是优秀士兵了。
至于那些立过战功,但是已经伤残老弱,如今养于军中做后勤杂务的,杨沅会选拔留用一部分做教官,另一部分则安排到各州府县团练中任职。
团练兵平时可以保护地方,清剿山贼,战争时随时可以转化为军队的后备兵源。
但现在很多州县是没有团练的,杨沅准备把它搞起来。
朝廷不会拨付那么多钱,但地方豪强们有钱呐。
他们但凡有点势力的,现在都蓄有私兵,平时还得遮遮掩掩的。
在地方上建立团练,他们这些豪强就是团练使,公私两便。
而且招收的都是本地兵,这些兵的凝聚力也会更强。
至于说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形成一些小山头,可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山头从来都有,一直都在,只不过随着你打压与否,它采取不同的形式呈现罢了。
如果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那就什么都做不成。
以现在的客观历史条件,杨沅除非脑袋让驴踢了才会去打土豪分田地,他靠的就是这些土豪,而且要大力倚重、扶持。
只要你有本事一直做那个最大的山头,你就永远是稳的。
如果你不能,就如即将老去的杨政,无人可以继承他的基业,他还要用主动交出兵权来换取子嗣的平安。
又如那利东的郭浩,如今还不是让温家掌了大权,郭家姑娘甚至想出了假科考告御状,用舆论倒逼天子主持公道的地步。
所以,如果你不行,总有人会以一种你不曾防范到的方式来取代你。
杨沅是有那个自信能hold住局面的。
“裁,大力地裁,剩下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我要真正的精兵强将,能以一当十的。”
“我的五百亲兵,都是经过灵壁大战的老军,做个侍卫太也浪费,也安排进去,做十将、虞候、承局、押官等低阶武官。
至于空出来的兵额,我要你重新招兵,一军只招良家子,另一军则民族不限、籍贯不限,出身不限,什么山贼逃兵亡命泼皮,愿意从军赎罪的苦役囚徒,都可以收。”
初时周程还觉振奋,听到这里脸色一僵,赶紧道:“大帅,这等人或好勇斗狠、轻忽人命,或桀骜不驯、不听号令、或奸狡诡诈,恐难有大用。”
打仗,讲究的是军纪森严,配合默契。
匹夫之勇就算强如杨沅,单枪匹马在乱军之中能杀几人?
就算他能以一当千,终是左右不了大局。
可是杨沅所说的这等人,确实初入伍就能形成十分强大的破坏力,但是这种人不遵号令、不服管教,真上了战场就不是打烂仗了,会因为他们坏了全局。
所以,周程不能不提出反对。
“无妨,本抚需要这种人。这世上没有废人,只有用的不得其法之人。用之前,用严厉的军法操练他们就是了。”
杨沅微笑道:“你不用担心,让一匹恶狼冲着你摇尾巴翻肚皮,撒娇讨好,只需要几块蛋黄派。”
周程也听不懂什么叫蛋黄派,估摸着是一种临安美食吧。
周程便道:“是,末将明白了,今日回去,便着手安排第一裁。”
周程告辞离去,杨沅马上叫人去把潼川府通判徐梓惟唤来。
他要在潼川府搞试点,进行军队的大换血、大改革,但是从现在的战军中裁汰到厢军中的人,除了顶上一部分空饷名额,势必还要顶下来一部分人。
这些人如何安排?
你不管,他们就会变成治安败坏的元素。
还有团练的建立,伤残但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的安排,这些都离不了徐通判这个二知府的配合。
……
峨眉山上,伏虎寺。
峨眉山上还有一座降龙寺,降龙寺不大,只有二十几个僧人在此修行。
可是与之遥遥相对的伏虎寺,却是一处极其庞大雄伟的建筑群,而且这是一座尼庵。
古柏森森,饰径高峙,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此修行的尼僧不下两百人。
但是这两天,忽有一支长长的车队入山。
见过主持之后,他们便将车中人带下,交给了禅院剃度安排。
一夜之间,伏虎寺便又多了二十多个不同年龄的比丘尼。
伏虎寺后院,一处竹林幽泉萦绕的禅房外。
一个光头小尼跪伏在地上哀哀痛哭:“姑母,您就见见我吧。”
一个四旬上下,手持念珠的青衣尼姑从庵中走出,眉头微皱:“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红尘中的一切,早已割舍,哪里来的姑母侄女?”
光头小尼抬起头来,满脸的泪痕,刚剃了没两天的锃亮小光头,还不曾受戒烫上香疤。
看那挂着泪痕的小脸,正是吴双玖。
双玖忙道:“是是是,那就请梵清上师见一见弟子,请普空师父您通禀一声。”
普空不悦,正要喝斥她退下,免得扰了梵清上师清修,便听禅房里传来悠悠一道声音:“叫她进来吧。”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