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如今的潼川府路,下辖十六个军州,其府治就设立在潼川。

此时的潼川是四川第二大重镇,地位仅次于成都。

一大早,就有官兵在城外十里亭开始搭设彩棚,摆设香案。

陆续的,开始有骑马的坐轿的贵人,纷纷赶往这里。

都说蜀道难,不过官道还是又宽又平的,倒是免了贵人老爷们一路颠簸之苦。

这条官道才修了没几年。

朝廷为了加强对四川的控制,是做过一系列努力的。

除了节制军队,修缮通往四川的官道,增设邮驿系统等等措施,都是用上了的。

十里亭今天这番阵仗,是为了迎候新任潼川路经略安抚使杨沅。

潼川官绅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都来了。

不过,正前方三个迎候方阵里的官员们才是最主要的。

这三个方阵的官员,分别是经略安抚使司衙门的幕职官和诸曹官;潼川府衙的幕职官和诸曹官;还有就是潼川府路御前诸军的将领们。

杨沅是潼川府路经略安抚使、知潼川府。

也就是说,他不仅是潼川府路十六州的军政民政的一把手,同时潼川这座省城直接由他任知府。

所以,站在最前面最当中的这三班套子,都是他的直接下属官员。

偌大的阵仗,几乎和皇帝御驾亲临也差不多了,只是没有那些僭越的礼器和仪式罢了。

可实际上,虽然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对这些封疆大吏尽可能地进行约束和分权。

但一路经略安抚使事实上就等于是个小一号的藩镇节度使。

经略安抚使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这不就是辖区内的土皇帝么?

十里亭内设了坐位,潼川府的高级官员都在亭中坐着喝茶。

知道杨安抚今天到,但具体什么时候不知道,总不能一个个的都站在那儿傻等,级别高的将领待遇还是不一样的。

潼川府通判徐梓惟喝了口茶,笑吟吟地道:“咱们这位新任太守据闻那是年少英俊,风流倜傥啊。

平岳飞之冤,扭对金之策,说三国臣服,赢灵壁之捷,徐某久仰的很,想不到今日有幸与之共事。”

他是通判,潼川府唯一的通判。

但是因为知府兼着经略安抚使,不可能时时关顾潼川府的事务,所以他就是事实上的潼川知府。

对于杨沅的到来,他是很欢迎的。

杨沅这个带头大哥越有本事,越强势,他这个顶着老二的名头却干着老大的事的潼川二知府,做什么事不也轻松些么。

安抚使司的推官陈立甲微微蹙眉道:“咱们这位杨安抚在蓬州时遇到的事情,你们听说了吗?”

徐梓惟晒然道:“怎么,你觉得是有人故意给杨太守难看?”

他是知府衙门的,杨沅将任潼川知府,因此他以本衙最高长官的雅称称之。

旁边一员武将皱了皱眉,沉声道:“行凶的山贼不是次日就被抓获了么?又要牵扯什么。”

这位是潼川第一将的统制官周程。

这一将就是一军,一军的兵力在三千到一万不等,这要依据该将戍守区域的重要性来决定。

潼川府路有九将,潼川第一将就驻扎在潼川府,有五千人上下。

潼川府通判徐梓惟道:“就是,十字街头公开处斩了几十个人,就算想作假,一夜之间也找不来这么多可以杀的人吧?”

陈推官悻悻地道:“我也只是担心是不是有人想对咱们安抚使下绊子,又不是……”

“呜~呜呜~~”

言犹未了,号角声响,徐通判精神一振,道:“太守来了。”

周程已经霍然站起,整了整甲胄,大步走出了小亭。

各方官绅迅速归队,等那远处一行人马越走越近,鼓角声方才停止。

然后,居中的潼川经略安抚使司的官员们在陈推官的带领下举步向前。

左右的潼川府衙方队和潼川第一将方队稍稍落后一些,徐徐跟了上去。

杨沅已经派人护着刘嫣然和多子的车驾,绕路先行进城了。

此时他独坐一车,车帘早就卷了起来。

一见潼川官绅上前拜见,杨沅便喝停了马车。

大壮这回也机灵了,一咕噜下了车,给他放好脚踏。

杨沅缓步下车,站在车前。

此时的杨沅,朝服冠带,紫衫着身,身姿挺拔,丰神俊朗。

迎上前来的潼川官绅谁不对他好奇,如今亲眼见到此人,忽然就觉得……

想像中的他,就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只有这个样子的人,才能做下那么多震动四方的大事。

只是一个照面,潼川文武官员、地方豪绅,对杨沅便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这位上官,不是个好唬弄的。

潼川官绅皆来相迎,但第一件事,却是验明身份。

不然若是遇到个骗子,这么多有身份的人隆重其事地拜见一番,哪怕随后就揭穿了,这个脸也已经丢了。

杨沅有五百名禁军护从,光这一条就不可能是骗子了,哪个骗子有这样大手笔?

不过,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安抚使司、知府衙门、还有军中将领的代表,一起陪着杨沅走进了十里亭。

十里亭的茶水点心早已收拾了起来,铺了一块红缎。

杨沅便把他的敕牒和告身都放了上去。

敕牒就是由吏部发放的委任状,上面盖有吏部的大印。

告身就是身份证,上边记载着官员的姓名、籍贯、年龄、特殊外貌体征等详细信息。

杨沅现在是紫袍的高官了,他的告身是由吏部统一制作的,以绫罗为材料制作而成,十分精美。

三方官员代表一一验证无误,将告身奉还,敕牒存档,然后退到亭外,向杨沅高声自报官身,长揖到地。

后边文武官员、潼川缙绅也纷纷随之行礼。

杨沅昂然受了众人一礼,这才把徐通判、陈推官和周统制再次请到近前,让他们重新自报了身份,然后为他引见今日前来相迎的重要人物。

至于那些被列入“等”的官员士绅,也不用他们过来一一拜见了。

杨沅抱一抱拳,行个罗圈揖,意思到了也就行了。

然后杨沅就在潼川文武官绅的簇拥下进入潼川府城,入驻经略安抚使司。

入住府邸后,杨沅换去朝服,穿上安抚使的常服,便赶到节堂。

安抚使司属官、潼川府衙属官以及九将统制官等一一上前,向杨沅汇报本部情况。

“隆庆府第四将,兵员八千六百一十九人,分驻堡寨、边墙、亭燧、烽糇等处,剑门关驻军二千零五人,皆步卒……”

第四将的统制正向杨沅汇报该部兵员人数,兵力构成,驻防地点,所辖要紧防务事项等等。

杨沅坐在上首,一边听他们一个个汇报,一边也在观察他们。

虽然是能员干吏还是庸碌之人,不能全凭一番汇报,但是多少也能看出一些底气来。

其中一官肃立汇报时,其余文武大员便分坐两旁,一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手下有文有武,手下这些文武放出去,哪一个不是一方大员,杨沅这才有了几分封疆大吏的味道。

不过,杨沅虽然做为潼川路最高权力中心的新主人,已经正式到任了。

但,权力从来不是拿了一道任命的敕牒来,就能天然拥有的。

你要么拥有绝对的实力,要么能够获得大多数部属的服从,你的权力才能变现。

等三方要员一一汇报完毕,杨沅便笑吟吟地道:“本抚刚刚到任,今日小排衙,不过是走个过程,各位不必拘束。

大家一早就赶去十里亭,又一路折腾回来,现在各位念念不忘的,就是本抚的这顿接风宴了吧?”

这句话一出口,堂上一片哄笑,原本肃穆的气氛果然放松下来。

杨沅道:“不瞒你们说,本抚现在也在等着这顿酒呢,所以,那就长话短说。”

堂上立时一肃,所有文武的目光都投过来,耳朵也竖了起来。

杨沅用修长的手指灵活地转着一支令签,缓缓地道:“朝廷接下来的对外军事方略是,正面对峙,侧翼突破。

所以,川峡四路将是朝廷下一步用兵的重点。

川峡四路,仗主要是在利州路打,成都府路和我潼川府路就要做好利州路的坚实后盾。

怎么做好后盾?那就是粮食,武器,马匹、药材!

但凡涉及这几样的,安抚司工曹、户曹尽快统计出来,拟个章程,以后安抚使司要统筹统管。

兵员,可不仅仅是征募士兵,还有日常的训练和选拔。

有选拔,那就有裁汰。想必各位也听说过朝廷正在裁汰冗滥,改革军制。

没错,既然我来了,官家交代,潼川这儿,也可以开始改一改了。

还有就是,军械院、铁铸局、木工局、弓弩局、矿冶监,这些衙门,把自己的统属、规模、产量等等,均要详细统计,三日内交予本抚。

对了,记着要用表格小数法,这个法子朝廷推行了有好几年了,各衙门应该会用了吧?

如果有不会用的,可以来向本官讨教,因为这个法子就是我琢磨出来的。”

文武大员们眼观鼻,鼻观心,做摒息聆听者,心里却是嗤嗤连声。

可拉倒吧你,装啥装啊,裁汰冗滥、改革军制也是你提的,当谁不知道似的。

你咋不吹这个呢?敢情你也知道它得罪人呐!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