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醒了?”

杨沅微笑着把笔搁到笔山上,抬眼看向郭玉岫。

郭玉岫先是吃了一惊,迅速低头检视了一下身上,发现自己衣装整齐,这才松了口气。

杨沅微笑道:“郭姑娘出考场时,想要当众喊些什么?”

郭玉岫目光闪烁了一下,说道:“学生不知道杨谏议在说什么?杨谏议为何要绑了学生至此?”

杨沅就那么微笑地看着她,还好整以暇地喝了口茶,一副你看我信不信的样子。

郭玉岫终是捱不住了,期期艾艾地道:“学生只是觉得……此番考的不错,一时激动,想要当众吟诗一首,一抒胸臆。”

“是么?好啊,你想吟什么,那你现在就吟给我听啊。”

郭玉岫顿时一窒,此时她脑袋空空,还吟什么吟,她现在连顺口溜都吟不出一句啊。

杨沅道:“郭姑娘,如果你实在无话可说,那本官只好把你关起来了。”

郭玉岫又惊又怒:“学生没有犯法,杨谏议凭什么要拘押学生?”

“郭姑娘,你有没有犯法,是我说了算。我说你犯法了,就一定会有你犯法的证据。”

灯下,杨沅的笑容看起来有些“阴险”,一副“莫须有”的大奸臣模样。

郭玉岫被他唬住了,恶狠狠地瞪着他道:“杨谏议,你莫不是和温家有了勾结,还是说……我二叔三叔四叔他们攀附上了你?”

杨沅眉头一挑:“温家?你说的可是现在的金州大帅温泫臣?”

郭玉岫不语。

杨沅道:“他不是令祖父的老部下么?”

郭玉岫还是不语。

杨沅的神色冷下来,道:“杨某不喜欢被人利用。你若是能对杨某坦诚相告的话呢,杨某是很喜欢干些捅破天的大事的。”

杨沅想起鹅王赵璩对他说过的话,又笑道:“我喜欢惹事,我有个朋友,他喜欢替人背事儿。我们两人配合,可谓相得益彰。

郭姑娘,你究竟有什么事,不要对我耍手段,只要你坦白讲出来,如果我感兴趣呢,哪怕是这天,我也会帮你把它捅破的。”

郭玉岫神色犹疑,有些不知该不该相信他。

杨沅正色道:“你可以选择信我或是不信我,我只告诉你,如果你选择不相信我,我是不会放任你去做些我也不确定的事的。

哪怕现在整个临安乃至整个天下都知道有你这么一个女举子,甚至你能成功考上举人,我也有办法让你从此消失。你没有机会再考下去,更没机会当众说出什么。”

郭玉岫显然是被杨沅唬住了,她思量半晌,才重新抬起头:“杨谏议,你是不是已经知道我的身份了?”

杨沅淡然道:“你的身世又不是什么大秘密,我只要想知道,自然就知道了。”

郭玉岫咬了咬唇,沉声道:“好,我说给你听!”

郭玉岫就把她的冤屈对杨沅一一说了出来。

她的祖父是郭浩,金、房、开、达四州经略安抚使。

郭浩生有四子,皆在军中为将,长子郭淮在郭浩还健在时就是开州经略安抚使了。

郭浩其他三个儿子在他去世时年纪都还小,不够资格独领一州,当时只是郭家军中的中级军官。

为了稳定四州之地,郭浩去世时,选择他的心腹大将温泫臣接任他的职务。

按照郭浩的安排,等他的几个儿子相继成长起来后,再让温泫臣还兵于郭家。

但是十多年下来,郭家几子已经陆续成长起来,可是温泫臣却也滋生出了狼子野心,不想交权了。

尤其是他的儿子温世双已经长大成人,温泫臣着力培养他的儿子,想把郭家军变成温家军。

郭浩四子,郭淮、郭棣、郭杲、郭果。

其中长子郭淮,就是郭玉岫的父亲,在她祖父去世时就是开州安抚使,在四兄弟中他年纪最长,实力最强,威望也最高,所以对温泫臣的威胁也最大。

因此,温泫臣视之如眼中钉,一直图谋把他干掉。三年前,她的父亲突然暴病而卒,这显然就是温泫臣做的手脚了。

她的父亲遗有一女一子。她是长女,还有一个幼弟,如今才九岁。

在父亲死后,她的二叔郭棣以照顾幼侄为由,把她的弟弟控制了起来,趁机占了她父亲的开州经略安抚使的职位。

而温泫臣那边,还想逼她嫁给自己的儿子温世双,想通过联姻彻底吞并郭家的势力。

郭玉岫说的几乎就是乔玉贞所说的故事详细版,说到温泫臣如何貌忠实奸,骗取她祖父信任,篡夺兵权。

说到她几位叔父如何尔虞我诈,争夺权利,还要罔顾亲情,软禁自己的侄儿,攫取她父亲的兵权,郭玉岫不由得声泪俱下。

杨沅听着,疑惑地问道:“你既有如此冤屈,为何不向朝廷举告呢?”

郭玉岫悲愤地道:“温泫臣现在控扼着利州东路多处要塞,北制金军,朝廷只想着江山稳固,岂会擅动一员前军大帅?

更何况,我的三位叔父为了争家主,不仅彼此间勾心斗角,我二叔更是认贼为友,和温泫臣勾勾搭搭。

如果我不让天下人都知道我郭家满门蒙受的奇冤,而是循正规途径举告到朝廷,朝廷一定会把这件事压下来,最后不了了之。”

“所以,你考科举,只是为了造势?”

“不错!”

郭玉岫希冀地看着杨沅,道:“杨谏议你不畏权贵,清正廉洁之名,小女子也是久仰了。原本小女子就有意向杨谏议鸣冤告状。

只是考虑到温家势大,我郭家几位叔父又各怀异心,担心杨谏议出面,也无法为民女主持公道,所以才想先造声势,令天下皆知,朝廷无法息事宁人,才好求个公道……”

杨沅沉默半晌,缓缓问道:“郭姑娘,你方才所述种种,朝廷在哪里?”

郭玉岫一愣:“杨谏议,你说什么?”

杨沅道:“我是说,朝廷呢?你说令祖临终之际,传位于部将温泫臣,这个时候,朝廷在哪里?

令尊病故后,是你二叔接掌了开州安抚使,这个时候,朝廷又在哪里?

温泫臣接掌令祖的帅位,你二叔接掌你父亲的将位,难道是令祖将兵权私相授受于温泫臣,是温泫臣把开州经略使的官位私相授受与你二叔?”

郭玉岫这才明白杨沅的意思,不屑地道:“任命的旨意自然出自于朝廷。家祖误信温泫臣,上书朝廷举荐温泫臣,温泫臣上书朝廷举荐我二叔,朝廷只是依其言而任命,如此而已。”

“你说令尊是被温泫臣害死的,可有证据?”

“我父是一员武将,身体一向强壮,岂会一病便没了性命?这分明就是温泫臣下手暗害。他如今是金州之主,想图谋我父亲手段有的是,我一个小女子哪里抓得住他的把柄?”

杨沅听着,只觉这妹子似乎有点被迫害妄想症。

她说的这段经历倒是很苦情、很悲情,但是完全经不起推敲。

她说温泫臣暗害了她父亲,却没有一点证据,全凭她自己的臆测,难道朝廷就凭你一个臆测去针对、调查一方统兵主帅?

杨沅摇摇头,忍不住道:“郭姑娘,如果你是我大宋藩属国的一位公主,你今日这番话,足以让朝廷为你兴正义之师,替你主持公道了。不过,你是金州原守将郭大帅的孙女……”

杨沅苦笑道:“怎么,难道你把金、房、开、达四州,看成了你郭家的私产?它就该世世代代由你郭家后人来继承?而且,还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有什么不对?吴家、杨家,谁不是父死子继,代代传承?”

“将门子弟,自幼熟悉军伍,打熬武艺,他们有传承、有父祖的培养,自然比寻常人家更容易出名将,所以能继承父兄职位,这与世袭罔替有什么关系?”

“我祖父去世时,为何不是我父与我几位叔父不能继承祖父的职位?难道他们就不是有传承、有培养了?”

杨沅道:“你方才也说,他们那时年纪不大,资历威望不足,镇不住一众骄兵悍将。就连令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择副将温泫臣接替他的职位,难道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可是,他们现在已经成长起来,在军中颇有威望,为何温家依旧把持着兵权,不肯还与我家?”

杨沅眉头一皱,这姑娘怎么有点拎不清呢?

“为何?难道不是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你们家的。”

杨沅质问:“自范仲淹开始,西军兴起、到如今韩琦、狄青、折家、杨家、种家……,这些西军名将,将门世家,还有谁在?怎么到了你郭家,就得父死子继,代代传承了?官位乃朝廷公器,岂容私相授受,只在你郭氏一家手中流转?”

郭玉岫的目光渐渐从震惊化为悲愤与绝望。

“我就知道,我就不该寄望于朝廷能为我家主持公道的!你们根本不在乎我郭家遭受的不公,我好恨!”

杨沅差点儿被她给气笑了,他大概明白为什么他们两个人鸡同鸭讲,根本说不通了。

这位郭姑娘有着和他的理解完全不同的一套理念。

在自己看来很荒谬的事情,可能在这位姑娘眼中,自己的看法才是荒谬吧?

杨沅忽然心中一凛,任何一种理念,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如果这世间只有郭玉岫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也就罢了,可是在西军中只有她一个人这样想吗?

想到这里,杨沅的神色也不禁庄重起来,说道:“你的两个随从,也被我的人请回来了。你就在这里安心读书备考吧,等放解试的榜单出来以后,如果你顺利考中了,我会安排你继续考下去。”

郭玉岫冷然道:“没必要了,如果不是为了昭雪我郭家的冤屈,考进士于我又有何用?”

“国家抡才大典,不是你的游戏!”

杨沅站了起来:“你方才说的话,我会禀报上去。如果令尊之死果然有问题,朝廷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杨沅出去,示意人看住郭玉岫,看看天色已经晚了,便决定明日再去面见晋王,商讨此事。

此时,晋王却还没有出宫,正在御书房里就西军之事与官家赵瑗商讨军机。

赵瑗道:“璩哥儿,金国把临洮让给了西夏,这是一个阳谋。这条西北狼愿意吃这个饵,也因此和我大宋重新产生了对立。

如今金国遭受重创,暂时偃旗息鼓了,我大宋在两淮同样损失重大,新募之军有数万之众,需要一个培训过程,两淮经济也需要休养。

如今看来,西北才是我大宋崛起的关键了。不把西夏打疼了,也得把临洮这座陇右重镇,西北要道掌握在手中,非如此,新金为我大宋营造的有利局面就会被抵消掉。”

赵璩点了点头:“金国虽有新金在背后牵制着,可我大宋一旦被西夏在侧翼牵制住,我们和金国各自的优劣也就抵消了。”

“不错,所以西夏这个威胁,必须先解除,而要重启西北战事,西军三大势力就成了至为关键的力量。”

赵璩明白了赵瑗的意思:“大哥是担心养虎为患?”

赵瑗的脸色凝重起来:“西军如今渐为三大家族所把持,已有尾大不掉之势……”

西军三大势力,和之前的岳家军、韩家军不同,那是真有家军之势了。

而最近又常有关于西军诸多不法行为的传闻频频传来,这让赵瑗更加担心。

给西军来个大换血是不现实的,三大家族子嗣众多,又有诸多的门生故旧、亲朋同乡,不是调走一两员主将就有用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一味地给钱给粮给兵器甲胄,不管大夏这匹西北狼能否赶走,只怕又要养出三头饿虎出来了。

所以,要执行西北战略,就必须得先加强对于西北的掌控,那么朝廷就需要派遣一位够资格的大员坐镇西北,给三大家族套上嚼头。

可是派谁去,赵瑗一直举棋不定。

因为,能镇得住西军,又不至于挑动西军的敏感神经的合适人选太少了。

赵璩问道:“大哥可有中意的人选?”

“璩哥儿觉得,张浚如何?”

“张浚原就统领过西军诸将,威望、资历,足够了。可是,富平之战指挥失误,让西军损兵折将的就是他,恐怕……”

“还有一个杨存中,你觉得如何?现在文臣们常常弹劾,不希望他继续担任枢密使,倒是正好……”

“杨存中论资历和威望还在张浚之上,只不过他现在贵为枢相,已经位极人臣了,怎么安置他?

如果把他派去,便是委他一个川陕宣抚统揽全局,那也是高位低配了啊。

况且,不管是杨存中还是张浚,只要把他们派去,西军马上就会明白,这是针对他们的吧?”

赵瑗暗伤未愈,精力本就不济,听到这里,只觉心促胸闷,愈发焦躁起来。

高不成低不就的,难道朝廷拿这西军三虎,就全无办法了么?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