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马九怎么都没料到,自己此生有机会见到太子,未来的皇帝如今就活生生站在他面前,他感觉自己的人生恐怕要改写了。?
  当朱厚照带着马九,一起跨进兵部大门时,马九整个人恍恍惚惚的,脑袋“嗡嗡”作响,旁人跟他说什么,他根本听不进去。
  马九跟沈溪经历过风浪,从一个不识字的小混混,成长为沈家不可或缺的部分,拥有小玉这样沈家忠实的丫鬟为妻,夫妻二人都要靠沈家过活,他现在脑袋里只想着一件事,全靠自家老爷,自己才有机会飞黄腾达。
  来到兵部正堂,朱厚照进去后里面围坐在一起商谈的人全都恭敬地站起身行礼,除了暂代尚书事的兵部左侍郎熊绣,前兵部尚书马文升外,尚有兵部郎中、员外郎和主事等官员若干,另外便是张懋和张鹤龄。
  内阁三位辅政大学士没有到场,因为这是一场军事部署会议,朱厚照不希望别人来干涉他的安排,马文升纯属是不放心,不请自来。
  “这位是跟沈卿家在东南沿海平定倭寇和盗匪,立下汗马功劳的马九!”
  朱厚照如此介绍马九,“本宫请他来,是想让他参谋军机,如本宫有何调遣,也会遣他做事!”
  马文升和张懋对视一眼。
  二人均未想到朱厚照对沈溪的人如此看重,但不管怎样,马九只是个小角色,马文升和张懋不想过多干涉,由着朱厚照“胡闹”。
  马九虽被朱厚照接纳,但他以前只是沈溪的跟班一枚,即便跟沈溪和自己的妻子学会读书识字,但只是属于执行者,对于军事韬略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不过马九这人有旁人不及的优点,那就是忠心和坦诚,做事一丝不苟,即便弄不明白也会一丝不苟执行,而且他将太子当成神明看待,即便太子年少,对于太子的命令也没有任何迟疑。
  朱厚照在兵部大堂侃侃而谈,之前张懋和马文升对太子多有轻视,但听朱厚照将当前战局分析得头头是道,除了佩服有加,心中都在想,究竟是什么人给予太子这方面的指导?
  “……好了,就这么多,料想一两日内,鞑子就会杀到京城九门下,至于鞑子主攻哪个城门,本宫尚不能确定,但每处城门都需要提高警惕。之前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安排领兵的将领,本宫今晚要见上一见,如果鞑子连夜起攻城,本宫会亲自上城头鼓舞军心士气!”
  朱厚照此时仍旧没断了出宫的念想,在大明遭遇劫难时,他少年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断无退缩之意。
  这跟朝中许多老臣的想法截然不同!
  朱祐樘之所以让儿子出来打理军政,除了对朝中大臣不信任,主要还是希望利用儿子的血性,跟鞑靼人好好较量一下,彰显大明决不退缩的信心和勇气……这是朱祐樘看到儿子亲笔写就的用兵策后艰难做出的决定。
  朱厚照看向马文升几人,问道:“马尚书,张老公爷,国舅,本宫安排的事情,没问题吧?”
  “太子殿下指挥若定,让人钦佩!”
  张懋夸奖一句,然后代表军方表态:“老臣会遵照太子指示,调兵遣将,确保京城守备万无一失。今北寇虽未进犯京师,但据报其先锋兵马距离京城已不到五十里,今京师九门封闭,北寇斥候未有机会混入城中!”
  “没有让鞑靼人混进城就好,本宫也怕那些鞑子密探来个里应外合,那情况就危险了。这样吧,张老公爷,今日你先代本宫到九门巡视,鼓舞军心,本宫明早收拾好后,也会前往督查,你看如何?”朱厚照随口做出安排。
  张懋神色尴尬,他本想说,自己年老体迈,爬个城头就要老命了,哪里还有余力督导巡察兵马?
  但太子命令已下,当着马文升、张鹤龄和这么多兵部文官的面,回绝太子的调派,他知道这对太子的威望有极大损害。
  张懋只能恭敬领命:“老臣遵命!”
  ……
  ……
  京城九门防备,如火如荼展开。
  京城驻守兵马,以中军都督府下辖卫所、天子亲军京营两大部分组成,总兵员大约为十二万到十四万,但其中近半为预备役,真正能调遣上城头的军户兵,数量约在七八万间。
  鞑靼前锋主力,在达延大将苏苏哈率领下,于十月二十八清晨杀到京城西南三十里的卢沟桥。
  苏苏哈所部骑兵,大约在一万到一万五千之数,当日苏苏哈并未动攻城,也未对京师周边兴州中屯卫、营州前屯卫、神武中卫、定边卫等卫城和宛平、通州等县城做出骚扰,直接驻兵于永定河畔,准备来日鞑靼主力兵马抵至后,再行出兵。
  十月二十八当天傍晚,张懋遵照朱厚照指示,亲自到城头巡查,张懋得知鞑靼先锋兵马已兵临城下,马上派人前往皇宫奏禀。
  三位内阁大学士留守文渊阁,收到鞑靼最新消息,第一时间转呈司礼监,又由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传报皇帝知晓。
  然而朱祐樘此时仍不能理政,之后萧敬急匆匆带人前往撷芳殿,将正在睡梦中的朱厚照唤醒。
  朱厚照不敢怠慢,带着常侍太监张苑等人,直接前往文渊阁议事。
  当朱厚照进入文渊阁大门,三位内阁大学士皆整理好衣冠上前行礼,朱厚照打了个哈欠,一摆手:“三位阁老,不知鞑子情况如何?”
  刘健奏禀:“回太子殿下,狄夷前锋一万之数驻兵京城西南永定河两岸,其斥候游骑已经在宣武门、正阳门等地出现!”
  朱厚照捏着手指头算了算,惊讶地问道:“以鞑子兵马的强悍,区区三十里,一个时辰就可杀到京城城下!危险,太危险了。刘尚书,你认为鞑子是否会趁机出兵扰乱我城南天地坛?”
  大明修筑南城城郭是在嘉靖年间,此时京师尚且只有内城九门,连皇帝祭天的天地坛都不在城墙保护下。
  刘健对此多有无奈,道:“回太子殿下,狄夷兵马若趁机北犯,天地坛恐被贼兵占据!”
  “啪!”
  朱厚照突然一拍桌子,怒不可遏,“岂有此理,皇家祭祀天地之所怎容有失?传本宫命令,马上派出一路人马,镇守天地坛!”
  刘健、李东阳和谢迁面面相觑,面对太子如此军令,他三人就一个想法,这不是瞎胡闹是什么?
  京师防御中压根儿就没有天地坛的事情,就连瓦剌人当初攻打京城,于谦也没说对天地坛予以特殊眷顾,一直到瓦剌人撤兵后,才对损毁的天地坛进行修缮。
  现在朱厚照居然舍不得放弃城外一个不具备防御价值的地点,这跟上门给鞑靼人送人头有何区别?
  刘健赶紧劝谏:“殿下,天地坛在正阳门外,无堡垒镇守,出兵后,若狄夷兵马进犯,如何镇守?”
  “那……就拼了,我就不信,都是一个脑袋两条腿,我大明军队就不如人家。再者说了,就算拼不过,也要让鞑子知道,我大明将士不是善茬!”
  朱厚照握紧拳头,小脸憋得通红。
  刘健差点就要说“荒唐”,心想:“太子对于军国大事如此儿戏,陛下让他出来主持,莫非是天要亡我大明?”
  作为辅,刘健无论如何也不能公开顶撞朱厚照,他看了李东阳和谢迁一眼,见两位同僚并没打算就太子的意见表看法,只得道:“殿下,与狄夷交战,战得胜方能稳定军心,若贸然出兵天地坛,一旦遭遇兵败,必会导致军队士气大挫,不利于之后连场恶战!”
  “这样啊……”
  朱厚照虽然头脑热,但却会思考,当刘健提出战必须要告捷这说法,他思虑良久,终于点头道,“刘少傅说的有理,那这事就算了吧,时候不早,本宫已收拾妥当,准备前往正阳门督战!”
  刘健才刚松口气,听到这话,几乎跳起来,刚把太子不靠谱的出兵计划给劝回,怎么太子自己又要去“督战”?
  一个熊孩子上城头,除了增加危险,还有什么别的益处?
  刘健道:“太子身系江山社稷,切不可亲身犯险,太子三思!”
  朱厚照这次却出奇地坚持:“不用三思,本宫已决定,谁都不用说,这就引路吧!”
  刘健哭笑不得,但他没有办法劝阻太子,毕竟名义上太子才是主持大局之人,他只能听命行事。
  就在刘健感觉无计可施时,谢迁突然走出来,道:“太子殿下,不妨等天明后,由老臣陪您一同上正阳门。此时夜深霜重,太子还是先休息为是!”
  朱厚照琢磨:“来文渊阁的路上,那风吹到脸上就跟刀割一样,冷风直接往我衣领里灌,冻得我全身起鸡皮疙瘩,确实不好受。不如遵照谢先生所言,等天亮后再去……反正鞑子没杀来,早去晚去效果都差不多,嗯,就这么决定了!”
  想到这里,朱厚照点头嘉许:“谢先生言之有理,本宫予以采纳,好了,几位卿家先休息吧,不用理会本宫,本宫随便找个地方就可歇息!”
  说完,朱厚照没有回撷芳殿,就在文渊阁后院找了个过得去的房间休息,他靠着软枕,却因心头激荡,一时难以入眠。8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