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直追杜预
王安石虽老,但日子也过得很充实。
每日访禅问道,着书解经。
王安石于经义上的学问,当世无双,同时样样具是全才,被赞为‘文章追孔孟,事业过伊皋‘。
不过王安石上了年纪,这些年弟弟王安国及诸多老友又纷纷亡故,令他唏嘘不已,看透尘世后心境也是变化。
很多强势领导任上退休后,都是更宽容于事,宽容于人,宽容于物。
元丰三年九月,就在官家问章越,是否要王安石为平章军国重事之前。王安石从舒国公改封荆国公,加食户四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但王安石对利禄也没多余之心,只是与弟弟王安礼,王安上,岳家吴充,女婿蔡卞,两个女儿有所书信往来。
其实章越也是时常主动给王安石来信,后来王安石得知章越拿他的信断章取义当堂训斥章惇后,一气之下则从此再也不给章越回信了。
王安上卷入苏轼的乌台诗案,是蔡卞央章越出手保下。
不过王安石与当初因新政失和的曾巩和苏轼都已是投书修好。吕惠卿这一次丁忧期满起复后,也投书给王安石想要修好。但王安石看了吕惠卿书信后情绪触动,先是对门客道:“此亦不必还答。”
后又对门客道:“终究还是会给个回复。”
最后王安石给吕惠卿回了封信‘与公同心,以至异意,皆缘国事,岂有它哉?(我与你当初的分歧,都是缘自国事)……王安石最后写道‘趣舍异路,则相呴以湿,不如相忘之愈也’。
省流……过去事大家算了,但还是互相拉黑吧。
这日王安石在家,学生龚原来拜访王安石。
此龚原在治平时就与蔡卞,陆佃等人受业于王安石门下,之后一路官至太学直讲。
一年前因太学生虞蕃弊案时收受贿赂而被逐。此事与章越和蔡确二人有关。
天子和章越都有心驱逐王安石太学中的影响,故操作和默认这一事件。
最后龚原被罢官成了一介草民,现在路过江宁过府拜见王安石。
龚原不免向王安石诉苦,说起来了太学案。
龚原的意思。
章越一直有心在太学的教程之中罢三经新义和字说。最后利用太学虞番案,罢了支持荆公新学的直讲,并换上了苏颂,程颐等人。
如今《字说》已是被移出科举考纲,虽没有罢三经新义,给王安石留下了些许颜面,但比重大大下降,改之孟子和中庸。
说到孟子中庸,王安石并不意外,自己罢相时,章越曾要以二书为经。
但无论是中庸还是孟子,章越与王安石二人的阐述都是不同。
中庸就是中用,这就是儒家最为推崇‘允执其中’。但王安石曾批评中庸,此乃天下之大谬。不过在‘诚’字阐述上他倒是与章越相同。
在孟子上,王安石将孟子提为‘兼经’,也就是和论语一般地位。章越则直接作为等同于经。
章越着重阐述孟子的‘民本’思想。他写给各地方郡守的信或公文中,常以‘民为国本,民为邦本’反复提及,甚至还拿柳宗元的‘民佣’二字来告诫天下官员。你们是老百姓所雇佣的佣人,而不是让你们颐指气使地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
王安石认为此法无用,事实上官员该怎么还是怎么地,但对章越此举还是赞许的。
对龚原提及章越以中庸为经,执政风格偏于温和时。
王安石已不是当初看法道:“章丞相用法,不可以一时之意,一时之理言之。”
“正如要用中用之道,若你以中用而行,则始终不得中用。恰似一个人的性子,若他偏急莽撞,你要告诉他凡事需三思而行。若一人行事迟缓谋事思之再三,你要告诉他思之而行便可。故思之而行和三思后行,并不是自相矛盾。”
“这就是不可以中用教之的道理。章相治国,治经便是如此。”
龚原道:“学生明白了,这是孔子教冉有和公西华的道理。一人言进之,一人言退之,便是如此。”
王安石道:“治国安邦也是如此,其中并无高深的学问。政严则当以宽相济,政宽则以严相除。往中用处去行,却不能言之中用。”
龚原心悦诚服道:“学生受教了。”
王安石道:“其实三经新义谬误颇多,我这些年已是细细挑出,上疏天子修之。”
龚原明白王安石已是不愿与章越继续‘大儒辩经’。身为致仕宰相与在任宰相也没有什么好争论的,或许也是年纪老迈的缘故。
龚原说完后,下面话题已是轻松多了,王安石的几个门客也在。
众人不免谈论如今进行的凉州之役。
这些事在江宁,别说官员士大夫,连庶民们也在议论。
王安石虽与章越有所分歧,但门客们在王安石面前谈论此事却不避讳。
“此去大军伐凉已是月余,若是有什么消息,不过数日也该送到京师。”
“从凉州到京师,就算金牌疾递也要九日。”
“章公既谈再造中兴,若不收凉州,恢复汉唐故土。则无以谈中兴二字!”
龚原谈论了几句向王安石问道:“敢问荆国公何以看凉州之役?”
众人都是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道:“老夫外尸荣禄,今已是投老残年,不好再议论国事。”
龚原道:“我等都跟随国公多年,这些话必不外传。”
王安石道:“那我说几句关起门来的话,若是攻下凉州,章公虽断党项右臂,但徒留瓜沙甘肃伊数州,岂非拱手送给阿里骨乎?”
王安石如是感叹道,虽说章越若能够攻下凉州,自是成就大功。但他王安石眼光见识绝高,认为章越所办之事总有不美之处,令他觉得稍显几分遗憾。
众门客们听到王安石之言也是陆续建言道。
“是啊,我听说阿里骨虽在汴京尚有妻妾子女数十人,但他在甘州时所纳的妃妾又给他诞下两个儿子。”
“有了继承人,那么部下也有了效忠之人,如此说来就算平了凉州,但阿里骨此后岂非成为心腹之患。”
“但朝廷能削之党项六州,也为喜事,灭其国之事也在眼前了。”
众人议论了一阵,有人说好,也有在其中挑毛病的。
忽有一名门客问王安石道:“若章相公收复凉州之功业,敢问古人之中谁人可比拟?”
一名门客脱口而出道:“比之马援马伏波如何?”
众人看向王安石,王安石微微摇头道:“不可如此草草。”
一名门客道:“马援之比不恰当。但比之卫霍又更不恰当。”
这时候一名门客笑道:“我有一人,只是非出自汉朝,但比之西晋之杜预如何?”
听到此言,龚原和众门客们都是满脸欣然,看来大家都觉得这个答案好。
王安石也感叹道:“杜预是同时列入文庙,武庙之人啊。”
王安石心道,别人称赞自己‘文章追孔孟,事业过伊皋‘不过虚言,唯独章越今日功业,直追杜预才是真的。
想到这里,王安石有些闷闷不乐。
龚原众门客们都是不说话了,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察觉众人之意,看向众人笑道:“老夫突然想到一首去岁所作的诗。”
“青青石上岁寒枝,一寸严前手自移。闻道近来高数尺,此身蒲柳故应衰。”
众人闻言这才恍然。
没错,当看到别人建功立业之时,方知道自己是真正的老了。
……
一辆马车行驶入汴京城。
马车里坐着的正是丁忧了两年多的吕惠卿。
丁忧令吕惠卿远离中枢,此番再度入京,他已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
上了年纪的人,总是爱反思。
吕惠卿也是这般,这些年他不断反问自己的功业在哪里?
章越已是调集了几十万重兵将凉州团团包围。
若是此番攻陷凉州,再顺势一举灭夏,他吕惠卿真担心自己将毫无作为。从此以后不仅没有重获圣眷之日,也没有他吕惠卿立足之地了。
所以思前想后,吕惠卿这一次回京路过江宁时,他本是要上门拜见王安石的。
不过他也是自尊心很强的人,当年与王安石闹得扯破脸了,如今自己再上门去?
所以吕惠卿思来想去还是给王安石去了一封信。信写得还是相当恳切的。
最后吕惠卿收到王安石的回信,看着那句‘趣舍异路,则相呴以湿,不如相忘之愈也’不由心底凉凉。
趣舍异路,出自报任安书。
说你我的志向和道路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你我已经分道扬镳了。与其大家在那边哭,不如彼此远离,用岁月来让自己慢慢消化这一切吧。
这算什么?颜回被孔子开除出门墙吗?
吕惠卿气归气,但他明白动不动就绝交,那是小朋友的行径,身在官场哪有互相拉黑这么简单的事。
如今他的弟弟王安礼官至枢密副使,女婿蔡卞作为监军主持攻凉州之事,一旦成功回朝后,必是出为将入为相。
王安石本人对天子还有莫大的影响力,王安石避居山林可以一走了之,但他吕惠卿还要继续在这浊世为官。
吕惠卿虽自尊心强,但还是知道其中利害的。
你王安石不是说,大家互相拉黑吗?那我就再给你去信。
吕惠卿知道王安石是君子,这一套对他有用。
君子就是吃这一套。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