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作者:

  被秦凤路百姓们称之为’孙青天‘和’范青天‘的秦凤路转运使范育和廉访使孙路正立在离京玉关不远的山头上。

  远处的黄河波浪翻滚,怒涛正拍打沿河而建的金城关。从洮水等兰州码头出发的粮船正百舸争渡。吃水极深的粮船行至京玉关码头时卸粮,再换小船载粮沿庄浪河溯流而上。

  近处的河谷里无数民役推动和拖动着八牛弩和炮车,艰难地跋涉在道上。

  登高望远,无论是民役与舸都如蚁虫一般渺小,但万千汇聚在一起,仿佛如强劲搏动的血脉般涌动着。

  以天地为棋盘,以生黎作棋子,乃帝王将相之所愿。

  不过看着这一幕,立在山头上遥看的范育露出焦急之色。

  身为一路转运使,输送军械和军粮抵至凉州前线是他的职责。

  “没料到这批军器监新制的八牛弩,行炮车和霹雳炮运输如此费力,这些匠人们事先都料到如此吗?这一辆车就要动员我多少民力。”范育非常不满。

  孙路道:“本来这一次调配的民役是够用,如此看来还要再调五万民役才行。”

  范育焦急得嘴上都长出了火泡道:“本官去哪里找这么多民役,熙河路和秦凤路能动用的民役都在这里了。再下去百姓们就要闹事了。”

  “此番为了运粮入陕,蜀中米价腾贵,成都士人们集体上诉官府不可以中兴而害民生,请朝廷要以细民为念。”

  “国重乎?民重乎?不仅我们秦凤路为官难,天下为官皆难。”

  孙路道:“朝廷给了那么多钱粮和补贴,百姓们犹自不知足,我看就是不能对民太善,如此易生懒逸畏避之心。”

  “汉朝时一个百姓一年要为朝廷服徭役三月,还要自带干粮。汉武帝平匈奴前在籍丁口三千万,之后在籍为一千五百万,亦不害其功业之雄伟壮阔。”

  范育抚须道:“如今不同,章丞相三令五申,要为官者当‘以民为本’。”

  孙路笑了笑道:“漕帅,丞相虽有此言,但天下为官者真正有几个将百姓装在心底。”

  “为官素来是为好官方难,为坏官则易。”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老百姓……老百姓算个屁!”

  范育怒道:“此话与一钱汉何异?”

  孙路笑道:“漕帅非高熬曹,我也非刘贵,何来一钱汉之词。只是你我身等受章公推举来此任官。”

  “唯有攻下了凉州方才报答了章公的恩德,存有妇人之仁办不了大事。”

  “扶稳了章公相位,助他成就大功方是正事,否则你我就算念着百姓,又往何处哭去。当今之计,唯有征发更多的民力,范公也看到了,凉州之战胜负正面交锋不过两三成,但七八成都在你我后方之事。”

  范育道:“话是如此,但朝廷与百姓并非一锤子买卖。以利民而利国方是长久之道,要以仁义道德治理天下,才是长治久安之法。”

  二人正言语之际,这时候一人禀道:“启禀漕帅,廉使,济桑已于昨日攻克!”

  闻言孙路,范育都是大喜。

  孙路道:“不料这般的摧枯拉朽,济桑一克,凉州东面门户洞开,再也无险可守了。”

  范育大笑道:“不错,济桑这等重地竟也破了。经略相公果真是用兵了得。”

  “来人,赏此人五吊钱加一顿酒饭。”

  对方道:“多谢漕帅,经略相公还命小人到漕帅此处催粮!”

  闻言范育皱起了眉头,孙路这时道:“漕帅,济桑便是深入党项生界,需多运粮草兵械。”

  “别忘了两年前在灵州城下,本朝大军无攻城器械攻灵州城二十日不下,粮尽退兵之事。”

  “切莫重蹈覆辙。朝廷备了那么多钱粮等得便是今日。”

  ……

  济桑便是汉朝的苍松县,唐之昌松县(今古浪县)。至于济桑只是党项话,对苍松的音译。

  当王厚率宋军主力抵达此,他与游师雄,张塞、包顺、包约、赵思忠、瞎吴叱,姚麟等数百宋军战将看着这片汉唐故土,而远处身后是源源不断赶来的十五万大军。

  以及被征发的三十余万的民役。

  王厚对众将道:“诸位,我等面前的地方,便是凉州。”

  “从汉朝设凉州刺史部,此地被称为武威郡。至今沦陷已三百载。”

  凉州的地形,北面东面乃被茫茫腾格里沙漠包围,南面西面则是高耸的祁连山脉,唯有一条河西走廊贯穿其中。

  其腹心之处堪称沃野绿洲,唐将郭元振屯田凉州五年,数年丰收便可支军粮几十年。

  更重要的是这里是牧场区,民谚‘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唐朝在此养官马三十万匹。当然最要紧的还是打通河西走廊,获得商贸源源不绝之利。

  蔡卞记起这些话是在幕府时章越对己言语的。

  从章越驻熙河路起,便用力于此,试想有一日能够攻陷凉州。

  若能攻取凉州,章越之相业可称远迈大宋历代之宰相,也超过自己岳父王安石在位时收取熙河七军州。

  现在宋军形势大好,王赡温溪心已出统安城,于凉州城下与仁多崖丁数度交战,打破对方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幻想,而老将苗授已攻取了啰庞岭,断绝了党项从兴灵方向来的援兵。

  眼下只看他们能否在党项瓜沙方向,兴灵方向的援军赶来前攻下凉州城。

  王厚说完后,朝凉州方向一指道:“诸位,我大宋中兴与否,便在此处!”

  黄沙漫卷中,众将与三军对着凉州城皆是举起兵刃,齐声长啸。

  元丰四年七月,宋军中路主力与西路军会师于凉州城下。

  仁多崖丁被迫笼城坚守。

  二十余万宋军重重围困凉州城!

  ……

  此刻仁多崖丁立在凉州东北的大云寺佛塔上眺望城外宋军。

  这大云寺乃前凉国主张天锡所建,原来是宫殿后改作寺庙。

  凉州之地佛教昌盛,大云寺此塔也有很多传说,听说此塔每次倾斜后,当夜都会听到捶打斧凿之声,次日塔身就扶正了。

  此刻众将见宋军规模庞大都是心惊,一将道:“当初在灵州城下宋人也没有这么多兵马吧!”

  仁多崖丁守过灵州城,当时他击败了城下名将云集的熙河路泾原路十万宋军。

  他知众将情绪镇定地言道:“兵越多,越自乱,不足为惧。”

  “可是统军,我看城下宋军极有章法!”

  仁多崖丁听了没有言语而是道:“城中五个头项,我自领一支,其余分守各门。城北的宋军弱一些但也不要轻敌。”

  “支持个数日,沙洲和瓜州的援军便要到了。”

  “我与阿里骨也去了信,让他不要阻截。他答允了。”

  众将纷纷点头。

  仁多崖丁看着众将一脸茫然的样子,也知道他们心底在想什么。

  正说话间,突听城南突然一声巨响,城上城下的士卒发了一声齐呼。

  仁多崖丁当即下了塔,骑上马在城中疾驰而去。

  他到了城南后,面对守将问道:“何事?”

  守将有几分惊慌地道:“宋军试炮。”

  “胡说!”仁多崖丁抽了对方一马鞭,“宋军昨日刚到城下,哪有这般快架好炮石!”

  守将道:“是炮车!”

  仁多崖丁变色,当即骑马顺着道登上城墙。

  仁多崖丁下马一看,但见城垛上已被砸出一个口子。

  他看向城下宋军到底是何物造此杰作?

  原来是一辆架在车上的炮石。

  其实党项也有泼喜军的旋风炮,这是安在骆驼上的移动炮石机,发射的石弹差不多拳头大小。

  现在宋军居然想出来了以车代替骆驼发射炮石。

  一旁的守将道:“还是双梢炮!宋人也不知怎么制出的,竟还能安在这般大车之上。”

  宋朝炮石由轻到重有单梢,双梢,五梢,七梢炮之分。

  如最重型的七梢炮要二百五十人操作,发射九十斤的石弹。

  至于最小型的单梢炮要四十人操作,发射五斤的石弹。而方才宋军打上城头的炮石,足足有二十多斤重的。

  仁多崖丁不知道其实宋朝很早就有炮车了。不过从未在对党项的战场上实际使用过。

  因为这炮车太费人力物力,而且运输非常不方便,至于一般守城战都是固定炮,也用不上这行炮车。

  但这一次在宋军从后方将炮车运上来了,并投入在对凉州城的攻城战上。

  从兰州经过五百里运至凉州城下,这等充沛的后勤力,是以往宋军从来不曾有过的。

  除了炮车外,仁多崖丁还看到远处的宋军将巨大的弩床从牛车上卸下。这弩床仁多崖丁太熟悉了,正是宋军的守城利器八牛弩。

  再厉害的党项勇士当听到八牛弩扳机的叩动声后,也会吓得脸色苍白。

  这八牛弩上激发铁枪,能将全副武装的步跋子射成几块碎肉。

  这幕场景在以往攻打宋军的城池中屡见不鲜,所幸这八牛弩实在太笨重了,攻城战中从未见宋军用过。

  但是现在这样的利器,也出现在凉州城下。这简直是不给人活路。

  为了打一个凉州城,宋军几乎将家底都搬出来了吧!

  仁多崖丁如此想着,当回过神时看向左右,但见左右将领和士卒们盯着宋军的八牛弩和行炮车,一片脸色煞白。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