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作者:

  崇政殿上前长长的台阶上,一千名金殿武士手持骨朵列道两旁。

  而大殿左右钟吕齐鸣。

  随着鼓声响起,王安石,文彦博,冯京,吴充,蔡挺等宰执身着吉服率百官齐上殿向官家拜贺。

  王安石朗声道:“章越,王韶入河州,克香子城,一战决胜于精牛谷,诸羌皆降,木征远遁,复我河州故土,臣等为陛下贺!”

  百官齐拜道:“臣等为陛下贺!”

  一身朱袍的官家走下御阶对王安石及百官言道:“此为宰执们运筹帷幄,将帅们用命,于朕何有?”

  王安石再三道:“陛下,熙河之功乃近世未有,仅次平南唐,收北汉之举,陛下神算前定,举无不克,自祖宗以来,每下郡县朝臣皆称庆,陛下无需辞贺。”

  官家道:“朕即位时日尚浅,况且论才略如何敢与祖宗相提并论?”

  王安石道:“中外皆传河州事不端,庆贺乃人情释然,还望陛下受贺!”

  无论王安石如何劝,但官家便是不允言道:“待席卷河湟,木征俯首后再行入庆。”

  王安石闻此感到欣慰,其实自太宗以后大宋未有几次实质意义上的开疆扩土,倒是土地丢了不少。

  官家不生擒木征,席卷河湟不接受群臣拜贺,这份意气确实远胜过前代几代皇帝。

  王安石道:“那便待河州城建好,请陛下再接受朝贺。”

  官家当即准了。

  王安石道:“河西新筑赐名,中书拟诺珂城赐号定羌城,香子城赐号宁河寨,康乐城赐号康乐寨,刘家川堡赐号当川堡,以后并归河州治下。”

  改号赐名,以示皇统,这片土地从此入我大宋疆土。

  王安石献上草拟好的招书。

  “准奏。”官家当即恩准,当即从内侍手中接过玉玺在诏书重重地盖印。

  当官家捧印的一刻,百官目睹于此连续三次山呼万岁!

  位于殿末已升太常丞的章直看着官家如今不由热泪盈眶,为儿时的好友暗暗高兴。

  官家立在殿中,昂然接受了百官的山呼。

  官家看着这一幕,突而想起了他即位之初,富弼劝他二十年不言兵事。

  但如今呢?

  当然了,富弼对国家的忠诚不容置疑,可是官家多么希望他今天能来此看看这一幕。

  还有司马光,吕诲,韩琦,欧阳修,吕公着等等大臣。

  官家目光明亮,从即位之初的举步维艰,到变法开始人心诡谲和重重阻扰,兵退啰兀时满朝质疑,再到攻破天都山时的柳暗花明,香子城音讯全无的手足无措,终于到如今克服河州的满盘皆活…

  这一路好似夜里趟过河,这一步一步,他就这么走来了…身边有着那么一个人搀扶着自己走过去。

  此官家永远不会忘了。

  散殿之后。

  一众宰执入后殿面见天子。

  王安石道:“当初河州克复,陛下要臣等速具功状,以当厚赏,臣等列章越升龙图阁直学士,王韶升宝文阁待制,蔡延庆加知制诰。”

  当初按章越功第一,王韶第二,蔡延庆第三排下来,章越成为阁直学士位列三品,按道理来说已是非常不错。

  不过蔡延庆几乎没干什么事都升了知制诰,对于章越王韶二人的舍生忘死太不公平了。

  官家仍问道:“为何只升了章王二人馆职,不加本官?还有此番为何没有推恩?”

  王安石道:“熙州时已是厚赏,如今攻下河州,功虽不亚于熙州,但不应再行厚赏。”

  蔡挺也出班道:“初定熙州时,章王二人艰难成功,如今用了朝廷这么多兵马钱粮,不可再行同等恩赏。”

  官家道:“后功不如前功,恐怕会将士失望,失去进取之意。既是官职不升也可,但推恩不可免了。”

  冯京道:“章越之侄章直可推恩加右正言,章越长子章亘加为太常寺奉礼郎。”

  官家道:“准奏,加一条章直为崇政殿说书,此事朕的决断诸卿不必再说。”

  王安石本想反对章直为崇政殿说书,但官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也只好罢了。

  蔡挺言道:“我军如今有河州之胜,屡战成功,若再行进取恐怕士卒疲乏,当初太宗时攻取了河东,又取幽州却为无功便是如此。臣请以泾原路的兵马代之。”

  众宰执看了蔡挺一眼,这便是他的小算盘。

  对方曾身为泾原路经略,那么泾原路人马都是他的旧部。

  不过蔡挺这话说得也很有道理,还举出了太宗当初幽州失利的例子。众人一时也不好反驳。

  吴充道:“前方将士或许不曾这么想,可以问将士意愿,愿归则归,不愿归则留。”

  官家道:“当是如此。”

  蔡挺又道:“陛下,章越入熙河不过两年,即已平会州,通远军,熙州,河州,兰州,此功实大,而拓地之广也是祖宗以来所罕见。臣以为当召章越回京受赏,并咨以军事,日后对蕃部是战是和,与党项如何皆当听其意见。”

  官家闻言犹豫。

  吴充道:“临阵换将可否?”

  蔡挺道:“不曾换将,如今我们新取河州,不可再言进兵,否则易至当年幽州之败,召章越回京,即令将士足以休息,也是奖赏人才之意。”

  吴充道:“河州新克,蕃部未必都臣服,此时正需章越这样的重臣坐镇于此,安抚数州,若调章越回京,河州有什么闪失如何是好?”

  蔡挺道:“章越,王韶奏上既说已说已平河州,又如何有蕃部反复之事。若有蕃部反复,说明河州未靖,何言收复河州?再说了章越虽不在河州,但仍有王韶,高遵裕,蔡延庆三将坐镇,即便有什么也是足以应对。”

  “朝廷若平定一地方,都要留一将常驻以防不测,这与当年的节度使又有什么区别?”

  蔡挺说的东西就触及了根本。

  在场官员都是一听就明白。

  将领长期驻扎地方,容易拥兵自重,这是宋朝上下一直提防,以经略使之职而论也并非是常设,只是这个地方有战事,朝廷临时派你去而已。一旦战事结束了这个差遣还要撤除的。

  为了防止五代割据之患,宋朝在制度上下足了功夫。

  连官家也是想起了王雱在讲书时所说的话,出声言道:“朕也好久没见章卿,甚是挂念,便让他回京述职!”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