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四章 节镇熙州
章越正在临桃城中的行营中。自打下临桃城的一个月后,章越便将知州的治所,从渭源堡迁至临桃城中。
日后熙河经略安抚司节镇之地自也是安设在此。
当然了,章越也听说了自己兵马都总管之职被高遵裕分去之事,对此章越没有太出乎意料。自己毕竟并非王安石的亲信,这个结果是可以接受。
只是如今的临桃城仍只是一个破城,不符合宋军堡寨的要求,章越已是上疏从秦州调拨民役筑城。
章越上疏官家将临桃城设县,以后便以此为根本经营河湟。
之后王韶决定率军渡过桃城追击木征,但却为高遵裕激烈反对,此事最后作罢。
下面三人则率军在临桃城中收拾,一面规划出一个安顿之所,同时等待朝廷的封赐及援兵,不知不觉地已到了过年了。
这时候临桃设县的批复也下来了。
如今章越正在衙门里奋笔疾书,除了家信,私书,公文外,他每日都写一份日记,记录着他这一年多来西征的经历。
除了日记之外,他还派出吕广对熙州进行之全面勘校。
这个时代地图之物都是非常粗糙,即便是大内的舆图也是很难称得上精细,章越想若是自己离任了,这些都可以馈赠给以后经营熙州的人。
不仅是熙州,章越还派出秘谍往河州,桃州刺探去了。将山川地势无一不绘于图中,也算是为日后袭取二州做一个铺垫。
除了日记,绘图,章越最头疼的便是每日不断的请托塞人的书信。
章越知道这一次熙河经略安抚使已下,那么幕下的官员,以及州县的属员都还空缺着。官家的意思,
很多人看着以后熙河开边的功劳,想要塞人到了这里镀个金。
比如老熟人,如今还在家守孝的吕惠卿便把其弟,现任常州团练推官的吕升卿举荐了过来。
吕升卿这人,章越很少打交道,隐隐史书上对他有个奸臣之弟的评价,料想不是什么好词。
当然自己若没中状元,这名称搞不好要安在自己身上。
除了吕升卿,章直的岳丈吕公着也给章越推荐了一人来,此人名为邢恕。
邢恕是原任永安县主簿,后被吕公着举荐为崇文馆校书,结果他在朝时说了不少王安石的坏话于是被贬。
邢恕无处可去,被吕公着荐来。
不过只有吕公着一人的荐书也罢了,邢恕还附了一封司马光的荐书,除了这二人的荐书外,竟还附了一封程颢的书信。
没错,章越与这三人都有交情,但是自己幕下用人自有规矩,若真决定不用你,即便官家推举来的又如何?
如此有拿人情要挟之感,但从另一方面考虑或许也是用三人的名头,为自己背书。
但章越还是碍于人情没有推脱,遂让邢恕出任临桃县县令,而吕升卿任熙河经略安抚司的书写机宜文字。
文及甫出任熙州判官。
三人正好联袂一并出京抵至熙州,一路之上三人说说聊聊,因为知道以后要共事的缘故,所以彼此一路三人顿时厮混的交情贼好,颇有些称兄道弟的意思。
而三人也是一路紧赶慢赶,这才过了正月即赶到了通远军,然后经渭源堡北上经过南关堡又渡过桃水,最后抵至临桃城来。
连蔡延庆也是慢了他们近一个月方才抵至通远军。
因为军情紧急,吏部那还在走流程,连章越的熙河经略安抚使的任命都还在草拟。章越只有等官位正式下来后,才可以用征辟的方式,将这三人收入幕中。
但三人却是生怕晚了一步,机会被人抢先,故而是轻车简从一直往临桃赶路而来。
抵至临桃是三人三骑,跟上来的随从也不过十余个,这时候宋军初定熙州,临桃城附近还有依旧忠诚于木征部族时叛时附,前几日宋军的军需还被打劫了一次。
文及甫他们不需兵马护卫直至临桃城,不得不说三人为了此行,也是展现出一定的勇气来。
得知三人抵达的消息,也是稍稍出乎了章越意料。他预计三人还要十几日才到,但如今这么快便到了。
出于对此等勇识的肯定,章越决定亲自出迎。
出了临桃城上,随时可以感受陇西这天寒地冻的天气。
这临桃城如今算是大宋朝最西北的地方,对于生在楚越之乡的章越而言,这也是他到过最冷的地方。
抬头是阴沉沉的穹庐,远处乃光秃秃的山野,峰顶为积雪覆盖,近处则是结了冻的桃河。
城外的吊桥上,远远地驰骋着一支骑兵队伍,正是文及甫三人。
三人一至,章越看了一眼文及甫身后的邢恕,吕升卿。刑恕有几分郁郁之色,见了章越后立即行礼,而吕升卿身形有些消瘦,这让章越想起了他与吕惠卿的兄长吕夏卿,不过对方看得出,其精明干练不逊色于他两位兄长多少。
三人下马向章越行参见之礼,口称章越为经略相公。
章越笑了笑见文及甫冻得直搓手便道:“天冷,咱们到衙门边烤火喝酒再说。”
到了白虎节堂中,章越命人给三人备了热酒和毯子,三人一并烤着炉子,脸上这才有了几分血色。
三人的一旁支起了一口大锅,切成大块大块的羊肉在锅中的沸水里上下翻滚,两名军汉正在几人面前烹制羊肉。
顿时作为重地的白虎节堂里,飘散着刺鼻的酒味,及浓烈的羊膻味。
章越与三人谈着话,也是看看三人为人。
他对文及甫是知根知底,但吕升卿,邢恕却很少打交道,以后这三人便是自己的班底,如何让他们助自己成事,自己需划下一条道来。
文及甫端起一碗羊汤,然后将饼子掰碎了扔进羊汤里泡着,吃得甚是文雅。
邢恕则从锅中挑拣几块肥腻脂多的羊肉吃着,吕升卿则胃口一般般,没吃多久便停了下来。
章越与三人谈了一会工夫,也算初步有了了解了,下面便安排三人所司职事来。
章越道:“如今木征未除,摆在我手头上有几件事,一个临桃城,南关堡,北关堡以及桃河渡桥还未修葺。”
“还有个事便是市易所,这回易入中之事……”
“此外还有盐井,酒务,新附番部的安抚……都是当务之急。”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