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三章 韩琦罢相
不过张方平这人私德不太好,比如寻人替他买妾,那人出了数百贯钱买了个女人后,张方平收了人却不给钱,这样的事还有不少。
同时政治上张方平在对西夏的策略上是倾向保守,这被认为是吕夷简一党。但在庆历新政之中,范仲淹主持变法,不少变革又是出自张方平之手,同时张方平也部分反对范仲淹变法内容。
若说张方平的政见趋于中立或是蛇鼠两端,那就过了。
譬如章越支持王安石变法,但不完全赞成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如此章越算是支持变法还是反对变法,支持王安石还是反对王安石?
单纯以变法派或保守派来区分一個官员,就如同轻易对一个人下好人坏人的定义,一样都是很片面的。
不过眼下天子问自己,自己该如何回答?王安石如今知江宁府,但对于天子屡次召他回京都拒绝了。但王安石却将刚中进士的儿子王雱留在京师,时常出入于好基友韩维,司马光,吕公著的府上,以便时时联络。
如此看来老王也不是个善茬啊!
章越道:“陈平昧金盗嫂,汉高祖尚没有弃用。陛下也曾说过要唯才是举,如今正是国家百年之变的时候,怎好因几句话放弃主张呢?”
官家闻言大喜。
章越又道:“不过张方平虽是治世能臣,但却不如王安石。”
官家点点头道:“朕明白了,不过知人用人难矣。是了,王先生卿以为如何?”
章越知道官家指得是王陶,但却故作不知道:“陛下问得是哪个王先生?”
官家道:“是朕在东宫时的翊善王先生。”
章越道:“臣与王中丞平日没有交往,臣不敢在陛下面前言其人,以免有误圣听。”
官家心知王陶数度在殿前有意讽刺章越,比如今日这般。但章越无论心底对王陶如何,在自己面前奏对却没有失分寸。
官家想起自己有一次翻阅一本书籍不得其解,于是命内侍去召章越解答。
章越那天正好在外有应酬,故而入宫迟了,内侍等了半响才见到章越。
内侍对章越道:“官家到时候怪正言来迟,你想想用什么借口托词?”
章越对内侍道:“你如实禀告就好了。”
内侍道:“你本该在宫里侍直,却跑出去宴饮,以至于官家相召来迟,如此官家必怪罪你,传出去也是要被御史弹劾的,不如随便找个借口算了。”
章越道:“这应酬乃人之常情,但欺君是臣子的大罪,你还是实话实说吧。”
然后章越与内侍一起抵达宫里时,官家果真问起章越为何来迟,内侍便把话如实说了。
官家问章越:“你为何在当直时,私自出宫饮酒?”
章越道:“学生的老师陈襄出使契丹而返,今日正好同窗与臣同官的右正言孙觉在宫外设宴接风,臣已有许久不见老师,故而前往拜见。”
“臣去之时已换了常服,市井之中并无人相识,到场之后只是逗留片刻,喝一杯水酒而返,不意陛下在此相召,是臣疏忽了。”
官家闻言释然道:“原来是去见老师,如此朕可以不计较,但你若因此被御史弹劾了,朕怕是护不了你。”
事后御史没有弹劾,反而令官家觉得章越这个人倒很是直诚,故而更加信任。
他今日拿王陶也是看看章越态度。
自亲政大半年来,随着对朝政的熟悉,官家也少了刚登基时那等迷茫,一等自信的渐渐到了身上,掌握权力的感觉,正如那句话,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章越自登基前就绝口不提,君臣二人有师生缘分的事。甚至连韩维也渐渐从老师的态度转化成了臣子。
要知道官家在还未登基前还是颇畏韩维的,有一次他穿了一双好看的靴子被韩维看见了,韩维当面便呵斥道,大王穿舞鞋作什么?
韩维言下之意,你身为亲王穿这么好看的鞋是去跳舞吗?
官家不好意思地将鞋换下。
但如今韩维态度都转化了,君臣奏对从原先二人相互商量,到如今臣的话仅供陛下参考。
可是王陶仍是以东宫师傅自居,还以逐退韩琦,贬斥欧阳修之功自居,官家觉得自己已经有些受不了。
今日官家拿王陶故意问问章越,看看他是如何态度,但章越却避开了,于是更觉得此人诚直可信。
不久朝堂上的人事进行了一番调动。
官家先是下旨改司马光为御史中丞,让王陶出任翰林学士。
结果此事到了中书那边遭到了反对,吴奎与赵概二人对司马光出任御史中丞没有意见,但对王陶出任翰林学士意见很大,坚持要将王陶外任。
吴奎说王陶持东宫旧恩,逼退韩琦,欧阳修,如今还得了翰林学士这样的美差,天下就没有这个道理了。
王陶则弹劾吴奎此举阿附宰相,是韩琦,曾公亮授意的,目的阻止自己通过翰林学士进入中书。
官家问韩维怎么处理,韩维对王陶不满也是很久了。说之前王陶弹劾宰相跋扈,如果说得对,那么宰相当诛,如果说得不对,王陶应当罢职。
两边相互攻讦,最后官家各打二十大板,王陶出知陈州,吴奎去知青州。
王陶没将章越赶出朝堂,自己却坐实跋扈御史中丞之名,被自己信任的学生,一纸贬到了地方。
不过宋朝文官斗争都是点到为止,王陶,吴奎贬出京师就算完事,哪年回来也说不定。
但王陶被贬陈州后,仍是愤愤不平,一直上疏继续弹劾韩琦,几位中书们心想你都到地方了还瞎逼逼,就把你贬到更远一些的地方,但此事为御史中丞司马光反对。
吴奎走后,参知政事的位置空缺了。
于是官家决定让张方平,赵汴二人为参知政事。结果司马光知道了张方平的任命表示了反对,但反对却不作数。
官家仍坚持用张方平,可是张方平运气着实不好,刚拜任参知政事没几日,结果就因其父去世丁忧。
官家正要用张方平主持国家大事时候,张方平不得不这个时候走人了。
如此谁来替他筹谋富国强兵之策?
万一这时候西夏前来攻打,如何是好?
这日韩琦府邸之内。
闲居在家的韩琦正在与人对弈。
对弈之人不是别人,乃内都知张茂则。
张茂则在棋面上落于下风,不久投子认负道:“相公胜了。”
韩琦一面收拾棋子,一面道:“过去啊,京师里有一个叫贾玄的待诏堪称国手,仁宗皇帝在时,常常找他对弈,一下便是一日,那时我入宫面圣时,不时看见他。”
“后来十几年便没有一人棋艺及得上贾玄了,似乎近来有个人叫李憨子的,听说棋艺举世无双,但是呢?长得很丑,而且一副昏浊之状,浑身几个月不曾洗澡,看来是个里巷庸人,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
“你说来奇怪,这下棋之道说很容易,但不聪明的人如何能解棋道,但这下棋之道很难,为何这李憨子这样的庸人都可以为国手,这其中是什么道理?”
张茂则笑道:“相公这话似有所指啊。”
韩琦微微笑道:“都知,我曾听坊间有言,说一日退朝后官家问策于集贤相,张,吴两位参政走后,谁可继之?集贤相又推举了王介甫。”
“官家说已打算让王介甫回朝担任翰林学士。”
“集贤相说还不行。”
“官家问为何?”
“集贤相说,王介甫与我韩琦不睦,只要我在朝一日,王介甫便不会回来。”
张茂则心想这传言并非没有根据,但他仍是道:“韩相公何出此言……”
韩琦打断了张茂则的话:“我知道王安石确实有才干,但此人性子太执拗,不近人情,恰如李憨子之辈,能专一门却不能博尔。”
张茂则连忙道:“相公误会了,咱家之前官家亲口交待,说如今王陶已是走了,正好可以将相公召回朝中,如此可以君臣相始终,写下一段佳话啊。”
“官家还说,他与先帝都是相公扶上马,如今还是要继续重用相公主持国事。”
韩琦道:“当初我上奏陛下,言厚陵复土之后,琦便此生不入中书。此话说出去,我便不会自食其言。”
张茂则道:“相公,如今夏人在西边寻衅,朝中知西事者除了相公外,没有第二人了,还请相公念在国家不易。”
张茂则说得确实是实话,官家刚登基时,西夏派使节来京说有十件事要亲自禀告给新君。
大宋的接伴使问他是什么事?你先给我说说。
西夏使节不肯,说一定要禀告给新君。
接伴使于是来问韩琦,韩琦说这有什么难的,西夏使节来说的八成是这十件事。
后来西夏使节面向新君禀告了十件事,结果真给韩琦说中了其中八件事。
韩琦听张茂则说到这里,不由目光深远地看向了西边。
张茂则从韩琦府上返回禀告官家,说韩琦去意已决。
于是官家下旨乃除韩琦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守司徙、检校太师兼侍中、判相州,允他离京。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