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作者:

  金榜题名日,衣锦还乡时。

  项羽昔日定鼎关中,见关中残破欲返回家乡,为人所拦说你应该留在关中。于是项羽说富贵了不还故乡,如穿着锦衣在夜中行走,谁会知道?

  这话告诉了我们,人富贵后一定要装逼的迫切性。

  哪怕过了几千年,这一点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譬如章实显露无疑,方才还闭着门不见那刚中了进士的邻居,如今已是拉着人家老爷子在那称兄道弟了。

  哪知对方则是受宠若惊,要知道章实可是省元的爹啊,而自己的儿子名次不过勉强榜末。

  故而即便对方儿子的年纪比章实也长不了几岁,但仍是平辈相待。

  不久不少官绅闻知章家又出了一个省元,也是纷纷前来。

  于氏拉着儿子的手问道:“你怎么改名字了?让爹娘找得好苦啊。”

  章直道:“孩儿之前的名字犯了圣人名讳,之后得了江宁府王学士指点,改作了一个直字,未及禀明爹娘,还请母亲见谅。”

  于氏喜极而泣道:“改得好的,只要高中便好,只是累我为你提心吊胆一番。”

  “是孩儿不孝。”

  一旁官员上前恭恭敬敬言道:“省元公,礼堂已布置好了,可否行正礼了?”

  章直则言道:“我的三叔三婶还未到家,我想他们到了再行正礼,不知可否?”

  官员笑道:“省元公任地客气,咱们听你吩咐便是。”

  一旁的于氏则看着章实喜道:“正是这个道理。吾儿真的长大了!”

  这日十七娘与小章越去了一趟大相国寺为章直求签。在寺庙里为章直求得一个上上签,等十七娘与小章越返家时,但见家门口已是里三重外三重围了起来。

  小章越向十七娘问道:“娘,这是怎么了?”

  十七娘笑道:“你阿溪哥哥中进士了。”

  “好生热闹,日后我也要中进士!”一脸稚气的小章越伸出小手指着前方认真地言道。

  十七娘抚着儿子的小脑袋笑了笑。

  ……

  而此刻章越正在天章阁坐班。

  管理天章阁的宦官与章越言道:“章正言,这新科省元已出,出自浦城章氏名叫章直,想必是状元公的同宗,咱家在这里先给状元公道贺。”

  “章直?”

  章越心底瞬间想到了章丘,宋朝考生改名赴考乃正常操作。

  比如章越的老学长刘几就改名为刘浑,因此逃过了欧阳修念念不忘的追杀,最后得了状元。

  除了章丘,章越实在想不出有第二人能得省元。

  要知道主考官可是司马光,有他当主考官,通关节的可能性极低。

  没错,必定是章直。

  没啥说的,章越的心底对自家的大侄儿就是这么的相信!

  等等,那么这么说,皇帝知道章直考中了进士吗?他们二人可是发小啊!

  不过想想叔侄都进入官场,官场为了区分二人都要有些称呼。

  比如一个称呼大章一个小章,或者一个称老章一个称小章。

  章越想到以后或许要被人称作老章,不由幸福地烦恼起来。

  章越想到这里时,正闻官家相召。

  章越作为天章阁侍讲坐班在此,就是随时等候皇帝的召见,一听闻皇帝召见便起身入殿。

  但见官家在便殿里有些焦急的踱步,他一见章越便立即命左右离开问道:“章卿,汝侄怎改名字了?”

  章越一愣皇帝从哪里看出的?

  是了,即便不是从笔迹上,二人同窗那么久,官家肯定也是了解章直的文风文体。

  章越当即将章直两年前离家出走的事大略一说,然后道:“或许怕犯了圣讳,或者不欲我等家人知晓吧。”

  官家闻言释然,随即又问了一句道:“章卿没与阿溪说朕的身份吧!”

  章越如实道:“这个……尚未。”

  官家闻言十分满意,显然还沉浸在装逼的快感中。由此可知装逼是刚需,连皇帝也是需要的。

  官家然后对章越叮嘱道:“你替朕保守这秘密,可惜这一科是谅阴榜没有殿试,否则朕一定再赐他一个状元才是。”

  章越闻言心道,官家你这话我可替我大侄儿记下了。

  章越道:“陛下能惦记在心,便已是小侄的福分了,至于状元我们章家不敢奢求。”

  官家有些意气飞扬地道:“这有什么不敢的,朕近来才知道你们浦城章家的章得象郇国公是闽人入宋的第一位宰相,仁宗皇帝极为器重之。”

  “而你们叔侄自朕寒微之时便识了朕,如今皆入朝作了官,朕也盼你们叔侄日后也似郇国公那般尽心辅左朕!”

  章越闻言差一点目光含泪,托大侄子的福,咱这日后拜相是不是这就稳了?

  不过无论怎么说这就是簪缨世家的好处,只要家族里出了一个牛人,会提携着整个家族冉冉上升。这就好似大雁南归,只要一只强有力的头雁在前领头,后面的雁也会飞得轻松多了。

  至于地域也是这般,自章得象开闽人入相之先河后,闽籍官员拜相就如同井喷了一般,几乎每一届政府必有一位闽籍相公。

  如当前二府则有集贤相曾公亮,枢密副使陈升之。

  至于太祖当年不许用南人为相的话早就丢到一边。

  谁能想到如此荒蛮贫瘠的闽地,竟是宰相辈出,只是是不是良相仍需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毕竟宋史奸臣传在那摆着。

  “臣与臣侄必报效陛下,以答隆恩。”

  官家笑道:“章卿平身,你先行回家团聚,朕稍后自有赏赐送到!”

  “臣拜谢陛下!”

  章越朗声言道,几乎声震殿宇!

  官家一言之下,章越辞别官家出宫,那高兴之情实在是难以言表,几乎比得上自己中状元的时候了。

  章越出宫换了衣裳即是策马行在汴京的街头上,但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那欢楼彩棚搭得遍地皆是,正值放榜之际,汴京百姓也如同过节一般,鲜衣怒马行走于街道上的读书人,走到哪里都倍受尊重,无数姑娘家都投以仰慕的目光。

  偏巧此刻天空春雷响动,却不见下雨,远远望去好似有龙腾飞九天之上,正行云布雨一般。

  见此章越策马扬鞭,随即凉爽宜人春风迎面吹来,整个人沐浴在皇恩浩荡中。

  章越距离家中尚且离了一里路,但见街头巷尾已是被人围得水泄不通。

  一人出来,旁人便争着问道:“新科省见到了吗?”

  对方笑道:“当然见到了。”

  “如何如何?”

  “那样貌啧啧,真是英武至极……我远远瞧了一眼,但见省元公身高是八尺,腰围也是八尺……”

  章越听了差一点喷饭,如此说来,大侄儿该改名作章圆。

  对方绘声绘色说着,唐九王恭已替自己开路,否则章越绝无可能走到家门口的。

  但见门前铺了一地的爆竹红屑,门前正有工匠忙里忙里搭着彩楼,自家的两扇大门惨遭毒手,旁人正给章家换上新的桐油大门。

  章越到了门前,邻里们皆道:“状元公回来了!”

  “状元公到家了!”

  “叔叔是状元,侄儿是省元,端地了得。”

  “这天下的风光怎么都落到他一家去了,了不得。”

  “真不愧是书香门第啊!”

  章越一面听着夸赞,一面笑着与左邻右舍拱了拱手,抬起头看了一眼门楣上的两根门簪。

  今日总算是光耀门楣了!

  屋内的章直已听得禀告知章越回来,立即迎出门来。

  “三叔!”

  章直欲拜,章越一把扶住。

  章直含泪言道:“非三叔教导,小侄焉有今日……”

  章越道:“你我叔侄之间何须见外,切记如今作了官要以家国为念,作为百姓作一番事,勿要堕了我章家的门风,作出有辱祖宗的事来。”

  左右人都是叫好,章越这一番劝戒,可以正家风。

  章丘躬身道:“小侄谨记叔父教诲。”

  一名官员道:“父慈子孝,叔侄情深,这般淳良家风,难怪家中子弟都能勤学上进,连科高中!”

  另一名官员言道:“正是齐家才能治国,治国才能平天下!”

  章越牵着章直入内,一旁礼官言道:“如今章正言已至,还请省元公行礼参拜!”

  章直点点头,但见正堂上章实于氏二人高坐。

  一旁礼官赞道:“贵人富贵荣华日,念念不忘父母恩,一叩首!”

  章实大声道:“孩儿叩谢爹娘养育之恩!”

  “二叩首!”

  “三叩首!‘

  章直身穿锦袍对着父母磕了三个头。

  章实与于氏眼角含泪之余,彼此脸上都是高兴至极。

  章越心道,这也算是后世获奖感言,感谢什么什么,不过最应该感谢的就是爹娘,天地之恩莫大于父母恩情的。

  章实于氏见章直出人头地,他们如今也总算是苦尽甘来。

  然后章越与十七娘坐下,章直对二人磕头。章越十七娘不待章直磕至第二个头即已是起身虚扶。

  章越亲自扶起章直后,在堂边一直观望的章俞正想鸡贼地上前与章直说几句话,章越却告诉礼官行礼已毕。

  此刻无数贺客都涌入了章家大门,门槛都被踏破了……

  高堂上下点起了无数蜡烛,门外掌着不知多少的灯笼,将章家上下照得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