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作者:

  大殿之内。

  天子金殿问策。

  这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之事。

  但对于章越等寒门学士而言,走到了今日早就练习了无数次。

  读书人科举所学的策问,便是专攻天子临轩问策。

  章越从读书至今,仅在考场上策论都写了几十篇,至于十年寒窗写得不下于上万篇,至于在嘉祐六年的制举上,更是仁宗皇帝也是紧点亲自策问他与苏轼,苏辙两兄弟。

  不过章越明白,这些策问都是不作数的。

  皇帝与考官不会因为你写得好而采纳你的策论作为国策,你反而要反向揣摩皇帝与考官他们喜欢听什么,而伱就写什么。

  但是以官家目前对自己的器重……

  章越不由有所顾虑,书生时激点江山文字,大可以意气飞扬,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到了他这个位置反而是要慎重。

  章越这才慢了半拍,却见官家已是耐不住言道:“朕不愿听虚词,还请章卿告诉朕何为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章越闻言,深切地体会到眼前这位皇帝那等急切求治的心情,更确切地形容那就是心急。

  章越听说过官家之前召见司马光,也是问了如何治国的问题。

  司马光答说,天子当以修身为本,再寻治国之要。

  司马光说这话不是鸡贼,确实是这个道理。

  官家刚刚登基,虽说有几个老师教着,但自己全无处理政事的经验,如今逮到一個大臣便问如何治国,这个我们怎么好回答呢?

  最稳妥地应该是皇帝执政二三年后,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到时候再行献策。

  否则到时候施政出了什么差池,官家来一句司马光,章越误朕……当初说好了五年平辽呢?

  故而司马光身为儒家大宗师,每一句话都是从人情出发的。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皇帝你现在太菜了,等学上个两年,我再和你说如何治国。

  司马光的话,皇帝没听懂。

  官家如今的状态就是……朕在线等挺急的,怎么办?

  自己也学司马光那般搪塞官家?

  不行。

  皇帝没有治国的经验,但不等于没有自己的判断。

  故而自己必须似围棋里下指导棋那般,胜负不是目的,而是教棋手正确的下棋。

  于是章越先问道:“陛下,施政之事在于人主,臣虽有治国之道,但未必见得是陛下的治国之道,如何治国还需陛下于处政听政之间有自己主张。”

  官家听了这句话有些失望,因为他询问的几个官员里也有人似章越这么回答。

  “譬如教人下棋,教人落子何用?要紧是明白自己欲如何落子。臣敢问问陛下一句,近来可还有读韩非子吗?”

  官家目光一亮,用力地点点头道:“朕一直在读。”

  法家的学说,在皇帝眼底就似包裹着蜂蜜的毒药,纵使身边人一直说这个有毒有毒,但每个皇帝都会忍不住去尝试的。

  章越肃然道:“自太祖开国以后,祖宗守天下,能至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这用得可非申韩之道。”

  官家问道:“那当如何为之?”

  章越道:“变风俗,立法度,为方今天下之疾也。此非申韩之法不足以变之,但陛下如今欲寻富国强兵之术,但遍问大臣皆言不可,这是何故呢?”

  官家点了点头。

  章越道:“陛下,孔子当初自占,得之贲卦,不由目露悲色。子张问,贲卦是吉利之卦,夫子为何不喜?”

  “子曰,贲卦中有个离卦,并非是正色之卦,黑白二色方是正色,故贲卦是文饰之卦。然而上好的黑漆不需修饰,好的白玉不需雕琢,质地纯正也不需要文饰。”

  “陛下,孔子尚质甚于文,故不喜贲卦,但我等读易传,却可知贲卦可有小利而前往。”

  “若以治国而论,法家为质,儒家为文。质胜过于文,则野,文胜过于质,则史,唯有文质彬彬方为君子之道。”

  官家恍然道:“我汉家之制度有法家之霸道,亦儒家之王道,但不是为儒表法里了吗?”

  章越道:“陛下,文饰非表面之道,也不是表裡不一之道,而是在于饰外扬质,文质合一。”

  “这天道就在于刚柔交错之中,而这人道則在文治教化而有止,故而我们行道的时候要观乎天道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贲卦之要,在于柔来而文刚,当要行柔道时,以刚道为文饰,要行刚道时,以柔道为文饰,正如道家所说的万物抱阳负阴一般。故而当陛下能体察到人文时,那么就可以行天道了。”

  官家恍然道:“章卿的意思,朕有些明白了,朕欲变风俗,立法度,就要先明了世人为何不愿变风俗,改法度,然后就可以行道了。”

  “章卿,如今朕当施以何策?”

  章越道:“在于选拔人才,亲贤人,远小人,礼义廉耻皆由君子出。”

  “只要陛下的心腹之臣多了,那么大事也可徐徐图之。最要紧的还是多听谏言,使言路畅通,这也是易以泰者通而治也,否则闭则乱也。”

  官家点点头道:“然也。这么多大臣之中,唯独章卿肯与朕说实话,此番奏对,朕大有所获。”

  “仁宗皇帝和先帝都曾留下言语,说卿可以辅国。朕眼下需一个施政谋策之人,朕打算用卿来谋国……”

  官家说完,章越连忙道:“陛下,臣年轻资浅尚不足以堪大任,若陛下欲行道,臣可以辅之,但还是要另择重臣。”

  章越抹了一把汗,自己什么资历,爲官才几年,你居然把这么大的事往我身上堆?

  由此可见,天子也是实在太急切了,太过于急功近名,有点逮到人就要重用的意思。

  官家也突然记得确实章越确实资历不够,要辅助他施政施策最少也要翰林学士以上才行。

  章越如今距离这个位置还有些远。

  于是官家看向章越道:“依卿看来,如今这天下官员之中谁可以辅朕行道?”

  章越听了官家的话,一个名字迅速从脑间划过。

  但这个犹豫只是片刻,他道:“陛下,有一人,此人便是江宁府的王安石。”

  章越说完這个名字后,一旁的韩维不由又惊又喜。

  而天子则是默念至:“王安石?”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