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作者:

  众人思索章越说得诗句。

  一人向苏轼问道:“子瞻兄,此诗如何?”

  苏轼言道:“很好啊,自然清新,却有富含禅理。”

  一名官员品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说得是泮池之水如镜,倒影天光云影。这泮池之水为何如此清澈?是因源头有活水。”

  “用在读书之上,读书即是引活水入池,活水入死水出,故而吾心清澈,如镜般倒影万千事务,妙哉!妙哉!”

  众官员纷纷点头,此点评可谓说的极好。

  “玄妙!这一番话可说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读书人如何日新?就是读书!”

  “如话富有哲理,从小物之中见禅意,非一般人可云之,真不愧是状元公!可知他的学问实博大精深,造诣非常!”

  “难怪如今学问,用文章有建树,于事功亦有所长,真可谓独步天下!”

  下面的众考生皆是露出心悦诚服之色。

  章越说完之后,对众考生言道:“自古以来,唯有有学而不能者矣,未有能而不学者也。。若诸位若问读书有何用处?或许就在此间。”

  “学生受教!”众考生们一并躬身言道。

  说完话,即是宴饮。

  众人在贡院吃宴,众考官轮流上前与章越敬酒。

  轮到苏轼时,先是与章越问询父亲与弟弟子由近况。

  苏辙本授商州推官,商州与凤翔府相邻,若兄弟二人在此为官,倒可时常见面。章惇就在商州的商洛县为官。

  二人去年为考官时结识,当初主考官为刘敞刘原父,以二人为天下俊杰之翘楚,无人可及,故而处处以国士之礼待之。

  苏轼与章惇自从相识后倒时常结伴出游。

  可惜苏辙为王安石封还词头所阻,否则三人倒可一起。

  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治平二年,苏辙未能为商州推官改去大名府任官。苏轼写了《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

  苏轼在诗中劝弟弟‘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

  ‘近从章子闻渠说,苦道商人望汝来。’章子就是章惇告诉他,商州的老百姓都盼望着他能来。

  如今苏轼从章越口中听得父亲与弟弟的近况,那挂念之情溢于言表。

  章越知道兄弟二人每月都有彼此寄诗一首,但即便如此苏轼仍是十分思念苏辙。

  章越想到比如千古第一词《明月几时有》,章越初读还以为是思念情人的,后来一看原来是苏轼思念弟弟写的。

  章越见苏轼如此,差点将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盗版道出。

  眼见章越强忍窃诗的冲动,苏轼以为他为何欲言又止问道:“度之几时要走?”

  章越道:“我如今去信京师,去时不定也!”

  苏轼道:“正好,明日我等考官同游南山,度之与我等结伴。”

  能结交苏轼这样一位好朋友,与之共游,真是人生幸事,章越欣然应允。

  而众考官们轰然叫好。

  章越向蔡确道:“持正兄随我同去。”

  蔡确笑道:“我还是不去算了。”

  士大夫们一同游山玩水,作诗联句,也是一等佳事。

  次日众人即前往南山,同行还有另两位考官,当日夜宿于仙游寺外的逆旅之内。

  仙游寺为唐懿宗所建,此地原本有三寺,黑河一水中隔,南为仙游寺,又称为南寺,北为中兴寺,又称为北寺!

  之所以名为仙游,传说弄玉与萧史乘龙共同仙游之事就在此处。

  外头恰下了一场秋雨,旅舍外雨声滴答,偶听钟声传至旅舍。

  旅舍内灯火通明,众人饮酒作诗好不热闹。

  章越连饮三盏酒,却见堂外苏轼却与一名小沙弥聊得兴致正高,章惇见此一幕于左右道:“子瞻兄平日最喜与僧道结交了。”

  又一人笑道:“他平日常道‘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故而不论是谁都可以相交!”

  众人都是笑了:“子瞻平日都是这般。”

  这时苏轼兴致很高地返回,众人问道:“子瞻问得什么呢?”

  苏轼笑道:“我听得说此去中兴寺路上有一仙游潭,景色奇绝,我等正好沿途一观!”

  众人都是笑道:“原来如此。”

  当即众人联诗饮酒夜话。

  这时僧人正好送来一桌素斋,别人都在争着饮酒无心饭食,但苏轼不同,但见他不着急如何,先将独自吃饱了,最后众人皆道,子瞻兄为何不联诗。

  这时苏轼打了个饱嗝,方姗姗来迟般至场中作诗。

  苏轼自是诗中帝王,才不知如何而尽,他一出场联诗众人都是黯然失色。他作诗偶尔还用几句俚语俗句,但也是极妙。

  故而他的诗中信手拈来的随便一句,即抵至无人可抵之处。

  章越记得苏轼被贬至黄州时,一个妓女名叫李宜求他赠诗。

  谷/span苏轼随手写至‘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

  我来黄州四年为何都没写过关于李宜的诗呢?

  这两句平平无奇,苏轼写完后继续喝酒吃饭,吃了大半了,李宜又请苏轼补完。

  苏轼挥笔续上两句,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就好像杜甫在西川时,写尽了各种花的诗,唯独不提及西川最有名的海棠,因为最美好的是不用写在诗里的。

  似这般的诗,苏轼一生还写了很多。

  苏轼此刻在诗会即是如此大杀四方,偶尔一句看似平平无奇,众人都要道一句子瞻不过如此,下一句苏轼都能写到妙至极处,于是大家纷纷被打脸。

  苏轼这种才华是与生俱来的,似贾岛那般苦吟到极致,也永远达不到他的境界。

  章越读书是贾岛一流,通过不断苦吟,寻的日新之道,他相信不断事功,不断读书是可以循序渐进,但不妨碍他对苏轼佩服。

  真不愧是古今第一文人,章越唯有在内心感叹,幸亏制科考得是策论,否则不开挂的话自己哪能与苏轼一争长短。

  次日早起,众人前往仙游潭。

  这仙游潭在山上,这一路走来山势渐高。

  苏轼与章越聊天。

  但见章越言道:“当初白乐天游庐山大林寺写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我始以为有误,四月时芳菲皆尽,为何桃花却是盛开呢?但后方知山上冷于山下,故而山上春晚,山寺之中四月仍有桃花盛开。”

  苏轼笑道:“这也是度之常言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章越亦笑道:“正是如此。”

  山势越高越冷,但见白云于山下忽而飘飞,众人行在山路上似踩得梯云而上,山壁间涧水潺潺,翦藤探入其中,偶尔可看见一座石桥跨过涧水,沿路不时有樵夫负荆下山。

  众人终于走至地头,但见仙游潭坐于翠色的山壁之下,潭阔不过二丈,潭心黑沉不可见底,山顶水流泻落之处白沫飞旋。

  潭下又临万丈深渊,潭池一株大树直抵山壁,一条横木悬空跨过深潭直抵山壁。

  此刻一名官员手指这石壁笑道:“谁敢临石壁书之!”

  众人看了一眼纷纷摇头道:“这是不要命了吗?”

  “万一失足即是跌落山崖了。”

  “犯不着逞此无用之勇。”

  这时章惇对苏轼道:“子瞻一试如何?”

  苏轼见此一幕摇头道:“吾睹此双股颤颤矣!实不敢矣。”

  章惇闻言大笑道:“吾来!”

  但见章惇命人拿着绳索捆在自己身上,之后摄衣挽着旁树,从容地走过铺在潭水上的横木。

  在众人惊呼声之中,章惇跳至山壁上,若无其事地濡笔书之道:“章惇来此!”

  题石壁之后,章惇再攀索而还神色不变,苏轼见之不由对章惇叹道:“子厚他日必能杀人也!”

  章惇回顾笑道:“子瞻,为何有此一说?”

  苏轼道:“能自判其命之人,必能杀人!”

  章惇闻言大笑。

  这时又有人问道:“还有谁愿往?”

  旁人皆道:“非子厚之胆略不足以往!”

  这时章越看得方才章惇踏足之处,觉得自己也可一试于是道:“吾愿往!”

  章惇,苏轼等人见了都露出讶色。

  章越拿了笔墨揣着身上,学着章惇如此绑着绳索,由人在身后拉拽着,然后手扶旁树走上横木。

  但见潭水下方即是绝壁万仞,一旦失足跌下水潭,绝对是……小命不保。

  章越收回目光敛起心神,耳边只听潭水涛涛声,无数水沫飞溅在脸上,打得微微生疼。

  走到横木中央,已无章越举起双手作为平衡走在横木,一步两步……最后踏至绝壁之上。

  章越濡笔于绝壁上写至:“苏轼……!”

  但见章越不仅将苏轼,连同行二人的名字也书于绝壁之上,墨不够时,提笔往墨盒点去。众人进山联诗,一有佳句即写在纸上,生怕忘了,故而都携有墨盒。

  “……章越到此!”

  章越最后一个写完自己名字,这才返回笑道:“子瞻兄,你又有何话说?”

  苏轼抚章越其背,埋怨言道:“度之,实不值得如此。”

  章越笑道:“无妨,一时行起!子瞻兄你看绝壁之上墨书!”

  苏轼笑道:“三郎之书,举世无双也!”

  说罢二人皆是大笑。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