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二十五章 化解
章越明白到了他这年纪,已是很难再真心交到几个朋友了,故而与郭林,黄履的关系,都是他很珍惜的。
章越拉着黄履说了好一阵话,黄履虽说脸上没有太多喜色,但见众人都为他高兴,他也是渐渐有了笑容。
至于沈括得黄履如此佳婿,高兴至极,被人多灌了几碗黄汤,早早人事不知。
沈遘则是喜章越给他沈家牵线搭桥,私下暗示在交引所正名之事上,会大力支持章越。章越则投桃报李,暗赠了五十股给沈遘。
至于苏洵远远盯着王安石,一杯又一杯地喝着闷酒。
至于章越最后与王安石话别之际,王安石问了章越一句:“汝既以盐钞为币,那么西北所发之虚钞,如何处置?”
章越听了王安石的话,心底还以为他支持薛向无限制滥发虚钞呢。
滥发虚钞可以理解为货币的通货膨胀。
章越道:“滥发虚钞不可遏矣,不过有宽猛之分,吾以为太宽不可,过猛亦不可。”
王安石道:“解池一年之盐不过一百一十余万席,但实发一百七十万余席。每年五十九万贯为虚钞?这五十九万贯虚钞到底是宽还是猛?”
章越道:“偏猛!”
王安石略想了想问道:“宽猛各有何害?”
章越道:“若虚钞太少,解盐易贵或钞贵物贱,若虚钞太多,则是解盐入不敷出,钞价一贬再贬。虚钞可增,盐钞可徐徐而贬……”
“虚钞一增于国又有何益?”王安石问道。
章越言道;“行申商之术,为法家之实,剥离既得利益者之利也!盐钞若徐徐贬之,则百姓不会囤积盐钞,而会拿盐钞用去易物。似富豪囤积金银于家中而不用,此固为节俭之美德,但却于国有害!昔管仲言,积者立余食而侈说得就是此理!”
允许良性的通货膨胀是通行的货币政策。普通人是无法对抗通货膨胀的,这是刺激再消费的办法,唯有富人可购买门槛高的核心资产来抵御通货膨胀。
盐钞要为货币,也是如此。
王安石闻言明白章越的意思,当朝诸公有的视虚钞为洪水猛兽,也有如薛向般大力鼓励虚钞发行,唯独章越三言两语说清了虚钞之利弊。
深不可测。这是王安石对章越新的评价。
以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而论,他不明白为何章越为何能说出这般有见地的话来?
他想起蔡卞向他转述蔡京对章越的评价,用了一句‘夫子之墙’。
王安石当时还笑,蔡元长少智,无识人之明,但如今却打了自己的脸。
什么叫‘天下唯三人’?他王安石尚琢磨不透,但章越却一脸认真地相信自己一定能懂得他说得意思。
自己讥对方学问不通,但对方不知为何永远对己满怀信心!
王安石此刻唯有深受打击地感叹一句,吾学未信矣!
王安石此唯有徐徐点点头。
章越看向王安石问道:“王公,在下办此交引所可行否?”
王安石道:“可行!”
章越又惊又喜地问道:“若到了日后王公位列宰执,亦可容交引所存一席之地?”
王安石心底其实对如今闷闷之政失望透顶,根本无心想到自己能为宰执的一日。但见王安石听章越如此诚恳地言道,忽然恍然原来对方一直一直都这么敬佩自己啊!
王安石转过身去,不再直视章越,而是言道:“若有这么一日,老夫答允你。”
章越大喜道:“如此多谢王公了。”
章越与王安石话别。
最后章越对王安石言道:“在下一直深信王公他日可济天下苍生!”
王安石闻言一愕,想起自己年少高中时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每思为天下苍生作一些事,与同僚慷慨激昂而谈,常常夜不能寐。
为官也求‘俾得因吏事之力,少施其所学’,以学以致用,经世致用自命!
他自负才高一世,除了周公孔孟之外,古往今来无人可与自己比肩,可如今见识却不如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
如今自己性子却令一直在仕途上屡屡碰壁,先帝对他没有半点赏识之意,又与韩琦,欧阳修先后翻脸,与因循守旧的官场处处不和……
在汴京这数年,实在是王安石一生最困顿的日子。
不知到底有哪一日,方可真正‘济天下苍生’!
故而对章越的话,王安石默默地道了一句:“老夫惭愧!”
但王安石看着章越却作若无其事地摆了摆手。
……
这也是王安石与章越第一次如此深切的长谈,也是王安石第一次将章越视为如司马光,吕公著等可以共语探讨之人。
不过数日之后,王安石母亲病逝。
王安石侍母至孝,仕官以来屡屡以母归养调动之先,上疏朝廷,而且又与韩琦不和。
王安石之前本可为舍人院第一厅,很可能升为翰林,韩琦为阻王安石仕进,特意将资历各方面都在王安石之上的张方平调回舍人院第一厅,阻止王安石补入翰林了。
到了这一刻,王安石索性辞官丁忧,对于汴京没有半点留恋地返回了江宁。
王安石想起弱冠之年随父在江宁读书,立下‘欲与稷契遐相希’的大志,如今他要回江宁找回年轻时那个自己。
他已打定主意,决不再履官场,一心授徒同时著书立作,将自己学问传播下去!
王安石回江宁之际,苏洵写了《辨奸论》虽未指名道姓,但人人都知骂得是王安石。
王安石对苏洵对己攻击不出一言,他反而写了两封信分别给司马光,王陶,盛赞交引所之利,希望二人不要在此事为难。
而身在汴京的章越在得到了韩琦,蔡襄,沈遘等大臣的支持后,上疏朝廷提请立‘交引所’,一切官员吏制如都盐院故事,由三司所辖。
此事在朝堂又引起了一场讨论,不过这一次讨论因没有了谏官领袖司马光,王陶的反对,最后没有掀起大的争论。
嘉祐八年九月交引所正式得设,一切吏员任命由章越便宜行事。
章越如愿以偿。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