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作者:

  有位经济学家曾说过,清楚界定的产权是市场交易的前提。

  董事会的成立用意正是在此。

  章越对几位股东言道:“孟子曾言‘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吾设立股份分红之交引所,用意也正是在此。”

  “其实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我看大善大恶之人毕竟是少数,天下芸芸众生以善恶论之,相差不过仿佛,但智愚却有天壤之别。”

  “故而设立一个好的制度,使愚者不可受欺,使智者不可为恶,也是我的本意。”

  章越这一番话也是在敲打在座诸位,沈氏叔侄,蔡京都不免拿章越这番话往自己身上贴。

  章越顿了顿道:“至于董事会之意,魏征谏太宗十疏中有云,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屈原涉江有云,予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董在于一个监,一个理,一个正。董事之意,在董交引所大小之事之意。”

  沈陈问道:“敢问学士这董事会平日都管些什么呢?”

  章越道:“什么都管,官府的主张必通过董事会。董事长在董事会中有否决之权!”

  “而交引所的大掌柜二掌柜必须由董事会任命方可上任,同时大掌柜必是董事会里一员。”

  众人听了心到,原来是如此,这么说来,盐铁司除了董事长之任命外,平日不管交引所之事。

  蔡京问道:“那么董事长可以兼任大掌柜么?”

  章越道:“本是不可,但可从权。”

  众人揣摩了一阵,然后沈言道:“章学士的意思,董事长由董事推举而就,大掌柜由董事会任命,但董事长可否决大掌柜的人选。”

  章越道:“正是如此,三司之职一任短则数月,长则也不过两三年,我不会一直在盐铁判官的任上,此董事会也是未雨绸缪。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一并道:“明白了。”

  接着章越又宣布董事的标准,持五千股以上即可列席董事会,这些由蔡京一一记录在案。

  于是乎交引所第一次董事会就如此召开了。

  章越是创办交引所的人,即便有董事会如今还是他说得算。

  一个董事会横空而出,那么下面权力利润将如何分配?众人当即坐好,认真听章越讲话。见众人如此严肃,好似排队坐吃果果之感,这令章越体会到了权力的愉悦。

  章越继续道:“董事由股东所推举,沈家贤叔侄入股后,初步清点如今交引所有盐钞二十六万五千余席,有钱五十八万六千贯。”

  众人一听即知沈家叔侄入股后,使得交引所账面资金一下子翻了一倍有余。

  这盐钞当然很值钱,但要变现却很困难,这就好比股票一样,市值多少都是虚的,现金才是一切的根本。

  以交引所如今每日三五千席的交易额,假如交引所将盐钞全部卖掉,钞价会暴跌到什么地步,大家谁都不知道。

  当初薛向给了章越十万席盐钞入股,在钞价二十贯时,章越也只是用五贯一席给他兑换股份,薛向没意见。

  这只是初步统计,因为这时代没有会计师事务所,章越身边也没有专业财物人员,所以就草草算了这么一个帐。具体还是要董事会后才能解决。

  还是那句话,清楚界定的产权是市场交易的前提。

  章越向沈陈,沈言叔侄道:“沈家既入我交引所,那么之前在界身的交引铺即当歇业,贤叔侄以为如何?”

  沈言道:“即便学士不说,我们父子也有这打算了。”

  蔡京见沈言如此果决,不由高看对方一眼,若是他方才有半分犹豫,都会影响他在章越心中的评价。

  果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章越点头道:“甚好,那么今日董事会先推举董事长,董事长在董事之间选出,诸位可相互提名!至于盐铁司不提名,但却对于董事会推举的董事长有否决之权!”

  众人推了一阵,章越对蔡京道:“这里元长最小,你先提名!”

  蔡京定了定神道:“我先推举沈公!他老成持重,又经商多年……”

  ……

  接着众人议了一阵,推举了沈陈为董事长。

  沈陈就任后向四面抱拳,之后章越起身退让自己的位置道:“沈丈你坐此吧!”

  沈陈连称不敢,最后章越再三邀请,沈陈才坐到了主位之上。之后沈陈投桃报李又推举蔡京为二掌柜,骆监院为大掌柜当即主次定下。

  章越继续道:“当务之急还有两件事,一件是增资,我打算再募两万股,以一股五十贯而募,也就是再募一百万贯。”

  众人听章越之言,不由吃了一惊,章越又要这么多钱作什么?

  同时又有人想到,当初三司入股盐铁司时,是二十三万贯,两万五千股,差不多还不到十贯一股。

  到了沈家差不多是十五六贯一股。

  如今这两万股则是五十贯一股,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手上的股份都涨价了,不过分红也减少了。

  众人心底揣摩着。

  “还有一件事就是将交引所,一分为三!”

  “一为交引所,只负责交引所日常买卖之事,日后将兼以茶引之买卖。”

  “一为钱钞行,掌管交引所盐钞及钱财,平抑盐钞之价,日后将收上的金银,也一并打铸熔炼。”

  众人听了明白章越此举等于将交引所原先之业务一分为二,交引所负责盐引买卖,以后拓展至茶引。

  同时钱钞行则是使用钱财和盐钞左右钞价之上下,并取得其利。

  “三则为解库!”

  解库?

  众人一听先是愣住,然后心底一阵狂喜,随即又觉得不可能。

  前二者都罢了,至于解库,在当时有句话是‘解库槽房,碾磨油坊。锦千箱,珠论斗,米盈仓’。

  说得就是解库的行当。

  其实解库,也称质库,历史上王安石行市易法时,检校放贷,市易赊贷,抵当所和抵当库。就是官方经营的‘解库’和‘质库’。

  如寺庙也从事借贷业务,被称为‘长生库’。

  不过在王安石变法前,章越提出官营解库这个概念,简直是破天荒了。

  蔡京问道:“学士,正所谓‘贫富相资,官不为理’,这交引所已是惹来诸公非议,又何况这解库呢?”

  骆监院道:“是啊,朝廷不许官人放贷射利,这解库如何敢率先违背朝廷律令呢?”

  章越道:“两位说得,我皆以为然也,但贷之事最要紧的就是利息二字,何为利息?就是钱能生钱。譬如盐钞之炒买炒卖,痴钱,利息,乃不事生产劳动而得之。此事朝廷不兼之,不是太可惜了吗?”

  “民间之借贷乃是四分,譬如一百贯钱借人,一年之息即是四十贯,若是利滚利,两年即是倍称之息。”

  “吾读书时,遇到一位夫妇借达官显贵的钱再放贷出去,他们得两成,达官贵人得两成,后来债主跑了。二人便卖了房子将钱抵给显贵!”

  说到这里,章越顿了顿道:“不过我说的解库不用在明面之上公然行之。”

  “首先是交引,无论是盐引,茶引,若有人不愿出手,愿抵押在此,咱们可用五厘利息借贷于他。”

  “同样还有金银钱帛,有商人远行不便,便可在此如数兑换成盐钞。而下一步,我们则天下各路的路治各设以分交引所,存以金银兑换商人手中之盐钞,并从中收取五厘息钱!”

  众人听了觉得越来越跟不上章越的思路了。

  这解库质库说白了就是交子的路数。

  因为川蜀用铁钱,铁钱就是重,一千个大钱重二十五斤,过去商贩去川蜀买一匹绢要用到九十斤到上百斤的铁钱。

  可以想象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川蜀,一路扛着几万斤钱买布的画面。

  于是交子最早就在川蜀诞生了。

  储户将钱财给交子铺,铺户再给储户一张楮纸,上面写好的金额,于是这张楮纸就是交子。

  接着这些民营的铺户便聚集起来,越办越大,并且在各地都设了交子铺分铺,以便于交子的兑换。

  交子最早又被称为钱引,先有了交子,才有了各种盐,茶交引。故而说交子就是交引的爹。

  但交子与盐钞都走向了末落,都因为交子铺的商人,发觉多印些交子其实不影响日常兑付,于是有些商人便大量地印交子变现。

  期间名臣张咏治蜀,成了交子务,限令十六家富户有发行交引的资格,成为交引商。而交子商以本钱三十六万贯为准备金,并发行官交子一百二十六万贯,准备金率达到百分之二十八。

  但张咏整治后只是稍稍好得一时,之后交子又出现管不住手滥印的局面,导致交子大量贬值,如今只在川蜀通行而已。

  而商人们这才纷纷转向,以解盐为准备金,相对更靠谱的盐钞!

  众人听章越的计划,都是倒吸一口凉气,这计划也未免太恢宏了一些!

  蔡京问道:“交子不过收三厘息钱,五厘是否高了些?”

  章越不以为然地笑道:“交子之信誉又如何比得上盐钞?”

  沈陈则擦了一把汗道:“若在天下各路都开设分交引所,怕是一百万贯不够!”

  章越道:“一百万贯不够无妨,先在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最要紧是必须在陕西路开设分引所!”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