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作者:

  舍人院至政事堂说是两个部门,但名义上隶属在政事堂下,而且都在禁中,只有几步路的功夫。

  故而当徐左选刚出了舍人院即奔至政事堂时。

  韩琦正拿堂除簿看了起来。

  吏部有两簿一是班簿,上面记载在京官员名单,还有一簿闺籍,所有升朝官名单。

  而政事堂则有一本堂除簿,只要是经过政事堂堂除官员,上面就记载出身、年龄、历任、资序、有无过犯、是否宰执有服亲属等项。

  徐左选定了定神,小步走至韩琦身前,然后禀告了王安石的话。

  但韩琦听到‘右宰相,专攻人主‘之言时,不由面色一滞。

  左右堂吏却已忍不住了纷纷对王安石骂道。

  “我早知此人有反骨之相。”

  “此封还词头实欲博取名声尔。”

  “当初相公就不该抬举此人进舍人院,真是狼心狗肺,如今倒咬了相公一口。”

  韩琦神色冷峻从椅上站起身来,众堂吏尽数收口。

  韩琦淡淡道:“不过是螳臂挡车,我又何足为惧也!”

  说到这里韩琦淡淡一笑,众堂吏们都是跟着笑了。

  韩琦道:“老夫记得苏辙策对有如此一句,臣亦以为治天下当得浑质刚直,不忌不克,不择剧易之人而任之。如汉之绛侯,条侯,魏之贾逵,邓艾,晋之温峧,周访,唐之娄师德,郝处俊。”

  “此人策语之意,不正所谓当今宰相不足用,劝陛下欲得娄师德、郝处俊如此人物而用之,王舍人怎还以谷永疑之?”

  听韩琦这一句话,众堂吏都是如释重负。

  王安石的诛心之言,就这样被韩琦谈笑间的一句话破去了。

  你王安石不是说苏辙在策对里学谷永,攻击天子,来彰显宰相贤明么?

  你根本没有仔细读苏辙的卷子啊。

  苏辙说要寻找治理天下的宰相,是要娄师德,郝处俊这样的人,其意就是韩琦并不是当治天下之人。人家批评是真批评,但没有右宰相,王安石你可不要乱讲。

  一人笑道:“相公之贤唯有房杜,姚宋可比,娄师德、郝处俊如何可比?”

  另一人道:“不过谁不知如今相爷要升昭文相,王安石将苏辙比作谷永,又将相爷比作王凤,真是其心可诛,欲离间陛下与相爷也。相爷,这王安石不可留啊,否则必生后患。”

  另一人道:“是啊,当初相公为苏辙生病之事,特意向陛下恳请推迟制举,王安石故意不为苏辙制词,其意是在指相爷当初荐人不明。我看必须逐出舍人院,远贬边州!”

  韩琦沉思,他如今要取代富弼晋昭文相,正是欲竖立宰相威权之时,王安石公然‘封还词头’这是一件令他非常颜面扫地之事。

  不过他却道:“当初娄师德荐狄仁杰为宰相,狄仁杰却不知,拜相后反将娄师德排挤外任,事后知道后悔莫及。”

  “王介甫文学之上有其长才,当初是仆荐他知制诰的,如今学一学娄师德又有何妨。”

  韩琦说完,众人都是沉默,唯独有一人道:“王安石屡屡上疏求官外任,如今逐他出舍人院,不正遂了他之意。咱偏不让他走。”

  众堂吏见此称是,然后继续办事。

  “那制词的事?”徐左选问道。

  韩琦对徐左选道:“王介甫既不肯草制,明日再将词头发舍人院,换一制诏草制,不必拿此大作周张,否则坏了人的仕途。”

  徐左选心道,韩琦果真考虑周到。

  王安石封还词头传出去,苏辙仕途基本就完了,再厚着脸皮也不敢当着众人议论上任,这不过二十二岁,方才仕途得意的年轻人。

  不过韩琦想低调处理,但王安石却不肯,他若就此事上疏,那么就朝野皆知了。

  说完韩琦又于堂上读御试策论。

  除了天子之外,最用心看御试三人策论的当属韩琦了。其中以章越‘强干’之论,最合乎韩琦之意。

  以宰相兼度之,将财权从三司使收归中书,正为韩琦所愿。若让他执相位数年,量入为出,天下困局必有所改观。

  从东华门出来。

  却见苏洵,章实他们都等候在此。

  “三哥,第几等来着?”章实急着问道,章丘亦小步跟在后头。。

  章越道:“入第三等,这是天子敕书。”

  章实大喜过望取了敕书反复地看着。

  “三哥既入三等,授得几品官?”章实问道。

  章越想了想道:“之前状元郎得了大理寺评事是正九品下,如今得大理寺丞可为从八品下。不过之前楚州判官的差遣也是从八品下,如此算来也没怎么升。”

  章实听了一脸雾水。

  章越见此大笑,章实见此恼羞成怒道:“你耍弄哥哥我不成。”

  章越道:“这可不敢,我倒是实话实话。不过倒是不用离京,以后可以常常见哥哥了。”

  章实笑道:“这就好,这就好。”

  这时候章实,章越看到一旁苏轼,苏辙见了苏洵都是跪拜在地,然后苏洵揉住两个儿子一并抹泪。

  章越可以感受他们这份喜悦。

  正如苏轼所言,从县佐忽升寺评。

  这是选人至京官跨越,而且还是宰相堂除,官籍从此入政事堂堂簿。

  白发苍苍的苏洵垂泪道:“爹老矣,见两子皆成参天大树,此生足矣。”

  苏洵两行热泪皆淌在二子的衣裳,苏轼苏洵皆已是泣不成声。

  苏洵身旁还有一位与他年纪差不多的官袍男子,他见了章越笑着上前道:“恭贺状元郎,制科状元双魁,从此扬名天下!”

  章越言道:“不敢当,在下眼拙,敢问足下可是苏文父?”

  对方点点头,原来此人正是苏洵的兄长,苏轼苏辙的大伯苏涣。

  苏涣道:“我本欲提点利州路刑狱,知二侄参加制举故而逗留在京,如今我两位侄儿都不负所望,此真为我眉州苏氏之幸。”

  苏洵揉着儿子哭毕,看向章越道:“状元郎,你与吾儿皆入三等,并魁于天下,今日大喜之日,我们两家好好贺一贺,老朽作东请两位至樊楼吃酒如何?”

  章实,章越,章丘都是大喜。

  章越道:“既是尊翁相邀,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章实笑着言道:“尊翁客气了,当我们请你们吃酒才是。”

  苏洵满脸红光道:“这个东我们一定要请,能邀你们两位章家郎君吃酒,我苏家上下才是颜面有光。”

  章越见苏洵今日完全亲近之意,不似昨日警惕的样子也是觉得此人有意思,当即将章丘介绍给苏洵。

  苏洵审视章丘片刻,手抚其背没有言语。

  之后苏洵对章实偷偷言道:“此子他日科名不出其叔之右。”

  章实闻言大喜,如当场连饮三大壶美酒。

  当即一行来至樊楼。

  章越走到楼中却见当年元夕所题上元词仍挂在楼间。

  这日樊楼东西二楼可谓坐了几百桌客人,满是宾客。

  早有相识之人见了苏洵上前来问道:“老泉,听闻你二子制科得授几等?”

  苏洵得意得向后一指道:“他们今日不正在这里。”

  苏轼苏辙皆是满脸笑容地作揖。

  几人上前问道:“几等?”

  苏洵忍不住喜悦之情地道:“长子入第三等,次子亦入第四等!”

  “好啊,大科高第!”

  “三等啊,本朝一直虚其位啊!”

  “眉州苏家了不起!”

  “真可谓大科名世!”

  “你们苏家要出两宰相了!”

  苏轼苏辙笑着向来贺之人拱手。

  苏洵笑道:“这有什么,今日状元郎亦制科入三等,不过十七岁亦得状头,敕头,这才是当世第一!”

  章越闻言则是笑了笑,对方见果真苏洵所指之人果真是章越。

  而对方见了章越,再看看苏轼,苏辙满脸不可置信,最后扯着嗓子对众人言道:“诸位听见了,咱们樊楼来了三位贵客!”

  整楼几百桌客人听了停止了喧哗,此刻消息已传满了整个樊楼。

  “如何如何?”

  “前所未有的制科三等今日有了,还是两人并魁。”

  “真是古今佳话啊!”

  “咱大宋可真了得啊!”

  “进士制举两魁啊!了不得,了不得!”

  楼梯扶栏上挤满了宾客,对着入门处章越,苏轼,苏辙三人喝起彩。

  “好啊!”

  “好!”

  “好!”

  豪迈的醉客粗脖子大声叫好,樊楼中穿着罗绮的歌姬们,也是挥着如细柳般的纤纤玉手,至于文人墨客更不用说了,百姓上下最重科名,两个三等,还是状头敕头,最达者不仅最年轻,还不过十七岁。

  这是我大宋文运昌盛!

  闻得消息,好几人伸掌拍桌,拍碎了酒桌上的杯碗也是不顾。

  章越三人对视一眼,然后走至天井中,大方地来向祝贺的宾客作揖。

  作礼后,掌柜带着伙计亲至三人面前笑道。

  “恭请三位登楼!”

  三人答允了,章越梯上拾阶而上,抬起头看去人们皆从梯上探出头笑迎自己并拱手作贺。

  “贺状元公!”

  “大科三等名世!”

  章越亦一一抱拳,登一层楼,上下喝彩声犹自不歇,而跟着他们身后的苏洵等人亦是有无数人向他们道贺。

  真是人生得意处,莫过于今日。

  此可谓是。

  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闲平步上青天。绿袍乍著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

  龙作马,玉为鞭。花如罗绮柳如绵。时人莫讶登科早,自是嫦娥爱少年。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