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作者:

  为何要推辞?章越说实在的并不想推辞,但听到李觏说是成例。

  章越感觉当个大宋读书人好难。

  明明是自己想要的,但偏偏要表现出一副对功名视如粪土的样子。

  所以这就是成例。

  别说,连王安石这样大佬,也是这样。王安石乃甲科进士出身,一般来说在外地任几年官,就可调回京师。但王安石却屡屡退却馆职,宁可在地方为官,当了京官,也频频向朝廷要求外调地方,要求奉养父母。

  章越猜测王安石的目的是愿作地方官,以少施其所学,处理一些事务。

  不过在旁人看起来,这就是一种高风亮节。

  这也是时人推崇的道德。

  因此听李觏这么说,章越也明白,自己必须走这个过场。

  就在这须臾之间,章越已想通了道:“先生所言极是,学生自觉才疏学浅,无论是州长史还是州文学,都是非分之赏,破格之赐,学生不敢受也。”

  李觏道:“你能明白其中诀窍就好,读书人才之愈高,难免自负越重,难免也期望愈高,一旦有了高低,愤世嫉俗之心就来了。正如你所言非分之赏不受,正要你不骄不躁,戒利戒欲。”

  章越一副虚心接受的样子道:“学生是这样想的,反正州长史州文学也是个虚名,又不能做官,故辞了也就辞了。”

  李觏一哂道:“还有呢?”

  章越又道:“州文学与州长史乃特奏名进士诸科释褐所得,这些人寒窗苦读考了一辈子,但学生写了一本书即得之,再如何心底也有不甘,贸然受之也遭人之嫉。”

  “恩。”

  李觏摆了摆手,一点不留情面地示意章越可以下去了。

  章越走到半途,转过身来道:“学生多谢先生向朝廷举荐之恩。”

  李觏道:“不必谢我,此番我肯举荐你,是因太学也可从中得利。”

  章越称是随即离开回到了斋舍。

  章越一进门见到一副众舍友们齐勤奋读书的场景。

  章越也是感叹,以往舍里也是读书,但偶尔会说说笑笑,但如今却气氛肃然。

  这学习态度很是端正,有一个良好学习氛围,是能够自然而然地感染人的。

  正所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格高’,这话的意思就是你肯放下身段,厚着脸皮勤抱大腿,总有一日你也会是大腿的。

  正当此刻章越斜眼一看,却见孙过神色有些紧张。章越见有异,仔细观察看见他铺盖一角有些鼓起。

  章越轻咳一声,走过去掀开铺角,抽出一物来。

  “别!”

  一屋子绷着气氛一下子散开了。

  章越手举此物道:“我道尔等如此勤学,在斋舍里一步不出,居然是在……”

  看皇叔啊!

  章越见四人道:“……这艳本是谁带得?居然也不告诉我一声。”

  原来如此!众人恍然。

  黄好义笑道:“我早说吧,三郎也是我辈中人。”

  “同道,同道也。”

  “三郎不会当了斋长就翻脸不认人的。”

  众人重新一并坐下‘研究’。

  章越略翻了几页心有遗憾道,终究文言文的皇叔还是不如白话文的好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啊!”

  章越略带伤感地遗憾,上辈子没碰到实践的机会就穿越了,真遗憾啊!

  章越没料到一句话下,震惊四座!

  在场四人无不动容。

  “好诗!”

  “好句!”

  “言简意深!”

  黄好义一脸怀疑地道:“三郎诗赋之资不过平平,连我都不如,怎地偶尔总有这样妙句?”

  范三郎则道:“我倒不见得,以斋长之才,此句必是信手拈来!”

  孙过叹服道:“听闻柳三变小词都在青楼里所作,莫非斋长的句子需……”

  众人闻言都看向那本‘皇叔’,不约而同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章越心底大骂,这么说难道自己以后科场上还要夹带‘皇叔’入场么。

  “斋长,你说如何?”

  章越一脸严肃地对同舍道:“只能说实践出真知,与诸君共勉!”

  “有理!”

  “好一句实践出真知。”

  “果真是大道至简!”

  众人听了章越的话看向那本皇叔顿觉索然无味。

  章越心道自己想抄首诗,怎么就那么难了,总是出现各种事故。

  这时候黄履忽道:“同斋之中,有谁实践出真知了?”

  章越拍了拍黄好义的肩膀道:“四郎,这话必须由你来答!”

  众人都齐刷刷将目光看向黄好义。

  黄好义扭捏了半天,方道了一句:“此事此事只能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茫然。”

  众人不由问号脸。

  黄好义道:“当时很快……很快……”

  数日之后。

  今日为卢侗卢直讲于崇化堂讲授。

  卢直讲也是位老经士,他曾数度乡举不第,最后以特奏名得授州长史。之后又被蔡挺举荐为国子监直讲。

  至于章越则在堂下听讲。

  八百名太学生坐于一堂可谓是满满当当,去迟了坐到立柱之后面壁思过也就罢了,若坐到门边去吹风,那就太惨了。

  故而章越他们早饭这顿即囫囵吞枣般吃完,然后赶紧到崇华堂来抢座。

  所幸来得不算太晚。

  坐在殿中靠中后的位子。

  当然为了抢座,众太学生们也是各施所长。

  有人索性横躺竖卧占了老大的地,强行霸座,等着同斋同寝的人赶到。

  经过一阵推搡,等鼓声之后,堂上太学生们都到齐了。

  已经是一把年纪的卢直讲在堂道:“今日我们讲诗,孔子视诗可兴、观、群、怨,陆机以诗缘情而绮靡,此外诗还有三言,五言,七言之分。”

  “说到三言诗,汉高祖刘邦曾作一首华晔晔,固灵根。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

  听着卢侗讲诗在场之人有些晕晕欲睡。

  “还有班固所作的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这老经生真是的,讲什么诗啊?

  下面不少太学生们腹诽。

  至于同舍几人都是百无聊赖。

  章越道:“四郎,把你与玉莲事说一说啊,否则我等都要睡去了。”

  听章越这么说,其他几人都精神一振,这个话题,如此我们可不困了。

  其余几人皆是鼓动。

  黄好义也知众人调侃,如何就是不说话。

  众人调侃了几句,见学正朝这里看来,即闭上了嘴。

  但见卢直讲继续道:“说起可以流传后世的三言诗还有一首……则是三字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卢直讲讲完之后,补道:“此诗虽是浅显,却是可收启蒙之功的。如此王府宗室之大学小学皆已教授这三字诗。”

  卢直讲讲毕后,有一人问道:“先生,此诗是哪位古人所作?”

  卢直讲想了会道:“这倒是不知,似从五代时所传,听闻也是周兴嗣所作,不过这当不得准。王介甫知舒州时采纳用于民间,今日想来大约是哪个民间儒生所作,最后有所遗失吧!可惜了,古往今来不少才子,最后都无法留名青史!”

  章越闻言不由轻咳了一声。

  众学生们嗡嗡地议论了一阵。

  这时一名太学生则起身道:“先生,我倒是听闻此诗是由一名太学生所作。”

  卢直讲闻言道:“哦?我年轻时就曾记诵此诗,竟由本朝太学生所作?”

  也有人笑道:“是啊,此诗明明是古人之作,我当年在蒙学时就曾听人说过了。”

  章越不由惊讶,这是什么情况?集体记忆错乱了?

  只见那名太学生道:“启禀先生,我说并非本朝,而是作这三字诗之人就在我们之间!”

  闻言不由满堂哗然。

  如此朗朗上口,一听即明的三字诗居然是本朝人所作,而且竟还是一名太学生,这名太学生还坐在此间?

  众人左右在讲堂上寻找。

  卢直讲揉了揉老眼昏花的眼睑,然后道:“难道真有此事?不知是何人所作?”

  章越正犹豫是否答应,毕竟这很有装逼的嫌疑,这时候出场不太合适。

  正待这时,外头闹哄哄一片,有人道:“宫中来人了?”

  众太学生们都是一脸愕然。

  不久李觏及几名讲官一并着官袍同至道:“养正斋的章越在此?”

  章越当即众人中起身道:“学生在此。”

  李觏对章越点了点头。

  章越当即步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了他的身上。

  章越来到门外,李觏引章越到一旁道:“宫里来人了,是官家身边人,莫约是问一问你三字诗的事,你需谨慎地答。”

  章越有些茫然道:“先生不是要学生先辞了?”

  李觏道:“今时不同往日,这次有了变化,你先不要着急的辞,先听听宫人吩咐你什么再说。”

  章越见李觏说得如此认真严肃,不由心底有些忐忑道:“先生,你有什么话不妨与我直说……学生实在是一无所知。”

  李觏心道,我也不知出了什么情况,我又去问谁?

  但李觏在章越面前,不能一无所知,只是觉得此事有些太过郑重其事了。

  李觏道:“你反正随机应变即是,切记不可失了礼数。”

  随即李觏又补道:“我看你平日说话甚是妥帖,谨慎些不会出差池的。”

  经过李觏一番吩咐,章越当即随着对方以及一行人前往国子监。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