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

作者:

  想学诗赋吗?被贬至岭南的那种。

  吴处厚与蔡确的交往就是如此。蔡确年少时从吴处厚学诗赋,后来蔡确当了宰相,吴处厚上门请蔡确提携。

  蔡确不答应,后来吴处厚投了王珪门下,蔡确便事事排挤吴处厚。

  吴处厚大怒最后搞了车盖亭诗案,让蔡确贬至岭南,最后老死在此。

  有人言蔡确固然当死,但却不是以诗文的名义杀他,吴处厚此举也被光荣纳入奸臣行列。

  因此听说蔡确引荐自己从吴处厚学诗赋,章越当然知道对方是一番好意,但章越想了想自己还不到冒着被贬岭南风险学诗的地步,故而向蔡确婉言谢绝。

  章越去拜访蔡确时,带了两瓶素酒,数支宣笔,一角蜀笺。

  素酒是平日吃的,在太学里吃些素酒不被直讲看到是不会受斥的。平日课业大,太学生们平日都喜好这一口气。

  至于宣笔蜀笺是送给蔡确,预贺他明年春闱金榜题名的。

  蔡确见了章越送礼十分高兴。

  章越返回斋舍路上,却见蔡确拿了台墨一剂,及数斤石榴追至送来。这石榴,也称作金樱。江南因避讳钱谬的名字,将石榴称为金樱。

  章越见蔡确如此费周章不由道:“持正兄,如此就见外了。这宣笔素酒不过是我趁手之物,你如此就叫我不好意思了。”

  章越知道蔡确家境确实不好,他父为陈执中所罢,一家人流落在陈州,吃了上顿没下顿。

  以往章惇的姐夫黄好谦时常接济他,即便如此到了太学后,蔡确日子过得也很紧。

  蔡确笑道:“三郎,正所谓礼尚往来。这宣笔,素酒你说是趁手之物,但别人都不送,唯独送我,可见你将愚兄放在心底。这份情谊,我领了。”

  章越不再推辞道:“好吧,我就等着持正兄大魁的好消息!”

  蔡确目光坚定地道:“承三郎吉言了……怎么了三郎还有何言语?”

  章越犹豫了下,还是决定直言道出:“持正兄公明磊落,不肯占朋友丝毫便宜,自是君子之行,我想他日释褐为官,也必能如此照顾百姓,公正清廉。”

  蔡确失笑道:“三郎,哪得话,我如今哪看得到释褐之时。告辞了!”

  章越目送蔡确心道,蔡确年少家贫,为官之初即因贪污受贿被告发,在他的履历上写下了污名,以至于令他后来的官声一直不好。

  自己如此提醒也不知他能听进几分。

  初入仕途必须谨小慎微,一开始行差踏错一步,以后都要背着这处分一辈子,正常升迁的路线就走得很艰难了,除非他肯另寻其他门路或者攀附贵人。

  但攀附贵人这条路岂是好走?

  不仅要马屁拍得好,善于逢迎,更重要的是必须有贵人看重的价值,能够听话。

  章越也不知自己的劝谏能令蔡确听进几分,只能说尽一份心罢了。

  章越返回斋舍后,又将蔡确所赠的几斤石榴,尽数分给同斋同学。

  这也是兄长章实一贯的交待,手边但有美食必分惠赠人,不可独享。

  期间也有同窗拿了一个石榴吃了,边吃边笑道:“三郎近来刻章又得了不少钱吧。”

  章越闻言笑着不说话。

  没办法,太学里虽不乏翘楚,读书聪颖,为人练达的也不少。但也有不少人在为人处事上也欠缺些周详,不过这些人大多没有坏心,章越也就不往心底去了。

  说来他平日开销也确实是他刻章得来,每月都有两三块半卖半送出去,也能入个两三贯钱。

  章越收到家信,家里已托上京公干的差人给自己带来了冬衣和好几贯钱,估计到时候手头就能松动许多了。

  章越当夜又刻好了两个印章,次日正是望日,太学休息的日子。

  章越手边正好有五六个闲章欲脱手。

  当然欧阳发兄弟也是常来章越这求购闲章,不过朋友之间,章越总不能要钱。欧阳发有求自己,章越总是拿去相赠。

  当然欧阳发两兄弟也不会白要,每次总是馈赠好一些东西,如此总是令章越很不好意思。

  所以章越手上刻好闲章,除了馈赠欧阳修,欧阳发外,自己总是拿去大相国寺售卖,赚些外快。

  这日章越起了大早先去欧阳修家中拜会。

  欧阳修如今以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

  这职位并非戏词里常说的‘开封府尹’,这职位不常设,一般是都权知开封府,知开封府。

  欧阳修知开封府后事务繁忙,章越自当初见过欧阳修一面后,再也是无缘得见。

  章越近半年几次到了欧阳修府上走动,都是欧阳发,欧阳棐两兄弟接待自己。

  章越今日到欧阳修府上,买了些水礼贽见。

  不料欧阳修竟在府上。

  欧阳发相陪章越入府并告诉欧阳修正在府上接待客人,让他一并前去相互认识一番。

  想到这里,章越振作精神走入堂去。

  但见欧阳修正高坐堂上,下首坐着两位穿着绿袍的年轻官员。

  章越先向欧阳修见礼,欧阳修笑了笑向堂下二人言道:“这就是老夫方才与你们提到的章家三郎君。”

  二人闻言即是起身见礼。

  一人称自己名为陈舜俞,秀州人士。

  另一人称自己名为钱藻,苏州人士。

  钱藻淡淡地笑道:“三郎,不愧是名家子弟。”

  至于陈舜钦则道:“子厚兄之季弟,那日吴府宴集吾亦在场。那句‘人间万姓抬头看’记忆犹新。”

  章越谦逊道了声惭愧,这二人也算有所耳闻。

  这陈舜俞当年在湖州时即师从胡瑗,庆历六年时中了进士。

  至于这位钱藻则是更是身世了得,他祖上即吴越国钱谬,他的伯父是翰林学士钱明逸,与欧阳修是死对头。

  钱明逸曾利用欧阳修与外甥女之事攻讦欧阳修,最后令欧阳修被贬滁州。不过钱家另一位钱惟演曾任欧阳修的上司,对他倒是有知遇之恩。

  但是听说后来欧阳修修五代史时对吴越钱家多贬低之词,大概算是公报私仇了一把。

  章越心想钱藻怎么会在这里?既是仇人,又怎么会出现在欧阳修的私邸。

  章越暗暗奇怪,不久二人即是告辞。

  欧阳修神色有些平淡,章越不敢多问。

  欧阳修拿着一叠文稿笑着道:“这二人明年欲试大科,故而给我呈送策论来了。”

  章越这才恍然。

  大科即是制举,按规定参加制举者要向两制官以上投递五十首策论,策二十五首,论二十五首。然后两制官员会选拔其中词理俱优者参加阁试,今日二人即是来欧阳修这投稿子的。

  章越心念一动,当即向欧阳修说自己要寻诗赋老师的事。

  欧阳修对章越道:“我看过你的经义策论诗赋,你经义在策论之上,策论在诗赋之上,至于诗赋则难以入眼。”

  章越心知这是事实,自己于诗赋确实没什么天赋,因为这不是靠死记硬背就可以提高的。

  欧阳发在一旁笑道:“三郎既不擅长诗赋,不如去考大科吧!只是不知三郎于秘阁六论有无把握。”

  欧阳修看了章越一眼,对欧阳发责道:“你这不是害了三郎么?”

  制科除了要两位荐举人提名外,还有两制官的认可,最难就是秘阁六论。

  秘阁六论多难,出题范围那叫一个广啊,广到令人崩溃!

  到底什么程度?

  包括‘九经,十七史,七书,国语,荀子,扬子,管子,文中子的正文或注疏’。

  也就是说考生先要把这几本书的正文和注释都背下来。

  章越背一个九经就用几年功夫。

  至于十七史是什么?放在后世就和能够通读二十四史的牛人一样。

  七书就是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等,也就是武经七书,都学会了是可以考武状元的。

  还有后面的等等。

  九经,十七史,七书任何一个正文注疏都读完的,皆堪称文科生中的大牛人了。

  制科选拔的人才,就是要这样不仅能通经,还要能通史,甚至能‘纸上谈兵’。

  章越当即道:“启禀欧阳学士,在下十四岁即贯通九经。”

  换了一般人说他贯通九经,别人都会道一句大言不惭。

  章越却是底气十足,谁敢质疑,他就打谁的脸。

  见章越如此激昂的表情,欧阳修则漫不经心地道了一句:“修已知道你……”

  章越一脸黑线,大佬可以不可以不要再玩梗了,严肃一点不好吗?

  欧阳修笑道:“……修已知道你九经了得,在县学时考了十一场,全通通九有之,只有一场通八,真可谓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广博识记之才,只是可惜如今考不得大科。”

  “不知为何?”章越问道。

  欧阳修笑道:“大科要两制以上官员认可,如今你名声不显,此为难一。二是近年来试大科者,多是进士出身者。你还是以进士及第为先。”

  “说来你颇似我另一个学生曾子固,他擅长策论,但却轻于应举时文,故而屡次不第,磨练至去年方才进士及第。”

  章越心道,说来说去还是要自己先考进士,但自己诗赋确实是短处啊。

  章越听此道:“欧阳学士,在下的诗赋……”

  欧阳修笑着道:“无妨,我寻一人教你就是了,只是不知他答允不答允。”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