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

作者:汉唐风月1


    他眼中渣渣一样的“土八路”竟然,真的,真的向步兵旅团发动进攻了。

    而且,还是在两个步兵大队进入峡谷之后。

    从远远的峡谷中传来的枪声已经证明,“土八路”就藏在山梁上,已经开始向峡谷中的帝国勇士发动了攻击。熟悉的三八大盖的枪响说明帝国勇士们正在英勇反击。

    只是,“土八路”的胃口也太小了吧!竟然没有等到旅团主力进入峡谷就发动攻击?

    当然了,他们也得有那个胃口才行。看到中国军队打出的信号弹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的上月良夫略微定了定神,对自己的谨慎深感庆幸。

    他太知道了,不是中国人的胃口不够大,而是两个步兵大队队列拉得足够开,如果不是已经有走出谷口的步兵中队根据自己的军令在谷口构建野战工事以防被偷袭,那帮“土八路”们不等他带着这一千人进入峡谷才发动进攻才是怪事。

    但现在,哪怕进入峡谷地形上处于劣势的2700人大半个主力步兵联队,但留在峡谷之外的却还足足还有近4000人,他还有拥有一个半步兵大队的步兵和山炮大队,“土八路”绝对会为自己的不明智付出足够的代价。这一次,他一定要将这些胆大包天的“土八路”和敢为他们做掩护的支那村民杀个精光,眼光瞬间变得阴沉的上月良夫依旧稳稳坐在他那匹青灰色的高头大马上,厉声下令:“命令穿过谷口的步兵大队林南一少佐,全力突破支那人的阵地,击溃他们之后留一个步兵中队防御谷口,其余人回击峡谷山梁之敌;命令森木尹市大佐全速前进通过,不得与峡谷之上敌军缠斗,其余未进入峡谷诸军,全力抢占制高点,以最快速度击溃来犯之敌。”

    不得不说,将是兵之胆。神情并未显出慌乱的上月良夫稳定住了面露惊惶之色的旅团部军心。

    哪怕是一排迫击炮炮弹从数百米外的山林中雨点般的落下,“轰轰”将尚在山路上的步兵炸得鬼哭狼嚎疯狂躲藏,旅团部的通信兵们也依旧有条不紊的将这位少将旅团长阁下的军令一条条传达。

    而跟随旅团部前进隶属于步兵第80联队的三个步兵中队也在第80联队联队长铃木谦二大佐的亲自指挥下疯狂的向两侧的山岭攀爬,他们必须要赶在中国人之前占领制高点。

    不光是要干掉该死的支那人,更重要的是,山路上现在已经呆不成了,中国人的炮火出乎意料的猛,每秒钟就有十几颗甚至更多的迫击炮炮弹落下,短短的十来秒钟,就最少有数十人丧生在中国人疯狂的炮弹之下。

    是的,出于隐蔽的需要,部署在峡谷之尾的敢死营、刺刀营以及772团3营,包括位于最后方堵住日军去路的独立团警卫排、386旅警卫连、独立团壮丁营都藏身于距离山路上日军的500米之外的壕沟里或灌木丛中或树林间。

    太行山的险峻的山势是个居高临下揍人的好地方,但并不算特别好的伏击之地,光秃秃的山梁实在是太难以隐蔽身形了,如果日军稍微谨慎一点派出尖兵沿途搜索,就会发现伏击士兵的身影。

    可以说,除了把阻击工事建在梯田里负责阻击谷口冲击的磐石营,其余4000多独立团和386旅官兵只能藏在远离山路的山林里,距离最远的,甚至达到了800米。

    当攻击的信号弹打出的时候,他们很多人,要做的,不是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寇,而是奔跑,拼命的奔跑,抢在鬼子之前,占据最有利的攻击位置。

    当然了,不打枪,不代表不打炮。刺刀营和敢死营装备的大小口径迫击炮合计也有32门。因为这一次不是什么防御战,而是围歼战,所有火力班及火力排的迫击炮全部集中使用,由各营部统一指挥,在信号弹上天的那一刻,早已经准备好的迫击炮阵地就率先发言。

    8门80迫及24门60迫,从两个方向四个炮兵阵地向已经瞄了最少一小时的日军倾泻着炮弹。

    从炮弹落下的那一刻,已经被属下扶下马躲到一处凹地的上月良夫少将的脸色就变得难看之际,心里差点儿没把板垣征四郎这个帝国陆军中将家中所有女性问候了个遍。八嘎,这难道就是他口中所说的装备极差的“土八路”?每秒钟最少有20发炮弹的密度,你竟然敢厚着脸皮说人家装备极差,脸呢?

    你八嘎的没打赢就没打赢,别八嘎的一本正经的扯淡好嘛?那八嘎的会害死人的。

    跟随着步兵第80联队联队部前进的80联队直属炮兵中队则迅速架起唯一的两门90口径迫击炮进行反击。

    至于说那四门山炮及四门步兵炮,目前只能是呵呵。不说驮着山炮各部件的马被炮声惊得拉缰绳都快拉不住,就是把马稳定住了,山炮也还得有时间组装,更重要的是还要找适合架炮的位置。步兵炮就更是个完蛋玩意儿,那还得把210公斤的铁疙瘩给抬上山才成,要不然,打石头玩儿呢?还是,把炮口竖的老高当迫击炮使?92步兵炮倒是有曲线射击的功能,但还没全能到能完全取代迫击炮的地步。

    在这样的山地作战中,日军没有迫击炮的短板暴露无遗,最少五分钟之内,他们几乎只能挨揍。

    那两门刚打了几发炮弹,还处于试射甚至都还没确定敌人炮兵阵地的迫击炮,很快就被在距离他们100多米处炸响的迫击炮弹给吓得转移阵地。100多米看似很远,但对于有经验的炮兵来说,那就是被对方炮兵盯上的体现。上一刻或许是100多米外,下一刻,说不定炮弹雨就打到头顶上了。

    峡谷之外的日军主力一边在挨揍,一边在和独立团、772团诸部队抢时间占领制高点,虽然被揍得鼻青脸肿但好歹不致命。

    可峡谷之中的日军就没那么好命了。

    日军的通信虽然比不上欧美诸国,但比此时的中国却是强得多了。步兵大队一级都配置有野战电台。因为需要通过峡谷的缘故,已经进入峡谷的两个步兵大队以及步兵第77联队联队部三部野战电台都被要求开机,可随时向后方汇报路况。

    现在,别说旅团长的军令要求加快速度前进,就是他们自己也得撒开脚丫子跑路了。

    不跑,可是真的要死的难看。

    就这种环境,还缠斗,缠斗尼玛啊!

    不身临其境的人,估计很难体会在峡谷其中人的心情,包括上月良夫自己。只有他亲自进入峡谷了,估计才会知道自己专门下令不得和中国人所谓的缠斗,那完全就是个笑话。如果要说,不得颤抖,那估计还准确一点。

    这条通过七亘村的必经峡谷高四十多米,从下面想看上面必须得仰着脑袋,就算是那样,看到的也不过是一线天而已,就算是有人刻意在上面探出头,也看不真切。那还怎么缠斗?一直仰着脑袋举着枪等中国人伸出脑袋让你打吗?会得颈椎病的好嘛?

    以当时位于绝境之中日军的心态,中国人就算不是朝下面打枪,光是丢石头,都能砸死一大票人了。

    可惜,他们真是太小看他们眼中的“土八路”了。

    如果时光倒转30分钟,他们能看到从曙光中的树林里潜伏进入山梁灌木丛中穿着土灰色军装戴着灰色军帽的近千军人们除了手里提着步枪,无论军官还是士兵,无一例外,胸前和胸后都背着两个土灰色的大包的话。

    估计,他们的那张略显刻板的亚洲脸都会变成了欧洲脸,小脸卡白卡白的,小眼珠子瓦蓝瓦蓝的。

    那分明是炸药包。。。。。。

    一人两个的话,就是小两千的炸药包。

    八嘎,这是要炸山来的啊!

    背着炸药包的772团1营2营官兵当然不是来炸山开矿来的,他们是来炸人的。

    刘浪自山西老汉出购买,戴罪的陆军中将老李同志亲自当押运官,足足三卡车近15吨被帆布严严实实盖着一直拉到七亘村的物资是啥子?不是别的,就是炸药。

    一个炸药包近7公斤,独立团专门受过炸药包和手榴弹装填培训的辎重兵和军需处随军技工们不眠不休工作了五天,才赶在战斗之前,装好了1900个。合计13800余公斤,尚余1000公斤左右的炸药来不及装。

    如果放两营官兵负责的近4000米峡谷漫长的路段上,也不过就是两点几米一个而已。好吧,如果5000米的峡谷全分配上,也绝不会达到3米一个。

    772团一营二营官兵也是以连为单位各自分配一段上千米的峡谷区域,他们的战斗任务很简单,点燃炸药包,丢下去,然后迅速翻身距离峡谷最少五米四肢伏地以躲避炮击姿势卧倒,等到30秒后,在自己五米之外,再点燃第二个炸药包,丢下去,再卧倒。

    在这期间,他们不会收到任何军令。因为每个人的耳朵里,在信号弹升起的那一刻,就已经塞上了棉花。

    实际上,从第一个炸药包开始爆炸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听见其他任何声音。

    只要是还活着的人,满耳,尽是绵绵不绝的“轰隆”爆炸声。

    不管你塞没塞棉花,可怕的爆炸声都会钻入你的耳朵,让你觉得,这世间再无他物,唯有剧烈的爆炸。

    地动山摇,让趴着的人恍惚觉得,自己是在大海之上。

    可怕的大爆炸竟然让意志力坚定的红色战士最少有三分之一的人,竟然没机会依照军令丢出自己的第二个炸药包。

    当剧烈的爆炸声以340米每秒的速度用了十几秒跨越了数公里的空间传到上月良夫的耳朵里的时候。

    日军陆军少将的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