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

作者:汉唐风月1


    “排长,我怕。”一名脸上满是灰尘却又被汗水亦或是泪水糊成一个大花脸但又分明还留着几分稚气的年轻士兵将身子微微向身边一个头上扎着绷带,右臂也早已空空如也的壮年军人身上靠了靠。

    他的一只脚,自脚踝以下,也没了,就用一个脏兮兮的军服粗粗的包裹着。

    “山娃,怕甚?额们排弟兄们都在这儿陪着你呢?大家一起上路有伴!莫怕。”领章上挂着少尉军衔的壮年军人用仅存的左臂揉揉年龄绝不会超过十七岁士兵的头,柔声安慰道。

    年轻士兵的目光向周围一扫,眼里大颗大颗的泪水再度顺着脸颊滑落。此战之前,他们整个排40人,现在,连排长在内,却已经仅剩8人,而且,全体重伤。

    原因是,他们的阵地,被鬼子飞机丢下的一颗炸弹命中了。足足二十多人在那一瞬间就被直接炸死。三天时间疯狂挖掘的防炮洞,防得了小鬼子的75毫米山炮和野炮,但却防不住250磅的航弹。

    唯一双腿健全能撤退的排长执意要留下,陪着重伤不能行走的排里的弟兄们。

    “咋嫩怂呢?哭个甚。狗娃,从你开始,给老子报数。老子看看还有几个能喘气的。”少尉军人晃晃有些眩晕的头,厉声吼道。

    一块弹片切去他大块头皮甚至连骨头都能看见,但奇迹般的却没致命,可是,他不仅是越来越晕,看人都是重影的,而且更要命的是,他的脑子经常性的处于空白状态,甚至,他已经记不清战斗了多久,排里还剩下几个弟兄了。

    “是。”一个仰面朝天躺在他们身边的士兵努力鼓足中气回答。“一”

    他的上半身包括脸部,全部被乱七八糟的绷带缠着,血迹斑斑,如果再把两条胳膊缠上,就像一个木乃伊一样。

    “二”

    “三”

    。。。。。。。。

    “七”

    半响过后,再无声息。

    壮年军人环目四顾,眼里也忍不住涌出一片泪花,缓缓垂下自己高昂的头,低沉的喊道:“八”。

    40人的步兵排,就活下来八个人,32个朝夕相处的兄弟,就这么没了。不过不要紧,很快,40个兄弟又会马上聚一起喝酒了。

    “山娃,莫怂,给老子抬起头,好好看着这些小鬼子,等老子们到阎罗王哪儿报道的时候,见到他们,一起上,揍狗操的。”壮年军人用力摇摇头,用仅存的左手搂紧了尚是少年的士兵的肩膀,厉声道。

    周围,人影绰绰。

    日军,已经围上来了,端着三八大盖,穷凶极恶的围上来了。

    已经开始欢呼的日军,也是一阵沉默。

    他们终于知道,为何有这么一小股中国士兵被围住了。

    原来,他们都是重伤兵。

    他们,有没有腿的,有没有胳膊的,有躺着不能动弹几乎只有一口气的。

    但是,就是这样几个伤兵,却依然在战壕里顽强抵抗,抵抗了他们一个不兵小队足足二十分钟的进攻。而现在,他们放弃了抵抗,就这样团团围坐在一起。

    显然,他们没子弹了,甚至,连肉搏的力气都没有了。

    目中凶残的光,正在逐渐退却,取而代之的,是尊敬。

    哪怕凶残如日寇,在两军对战的战场,对于这些用尽最后一丝气力进行抗争的对手,崇尚武士道精神的他们,也不得不拿出自己的尊敬。

    那是已经超越了民族仇恨,源于骨子里对于不屈精神的敬意。

    “只要你们举起双手,向帝国皇军投降,本人帝国陆军少尉黑田照会向西川少佐阁下请命,给你们正式战俘待遇。”一名挂着步兵少尉军衔的日军小队长踏步向前,凝视着这批已经完全丧失反抗能力的中国军人,沉声说道。

    一旁的一名挂着照相机的日军随军记者有些兴奋地举起镜头,对准了坐在那里的中国伤兵们。

    做为一名随军记者,他不否认他在看到这一幕后的震撼。但,如果能看到这样几名英勇作战的中国士兵向大日本帝国皇军屈服,举起他们的手,那将更是帝国陆军的荣耀。

    再英勇的中国战士,在帝国陆军的兵锋面前,也只能选择屈服。

    这张照片,绝对是他随军记录以来所能拍摄到的最精彩的一张照片。镜头中,日军记者甚至已经看到一名失去右臂的中国人正慢慢抬起他仅存左手。

    精彩,太精彩了。这正是他所需要的。

    “小鬼子,你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清呢?你老子我的耳朵已经被你们的大炮炸聋了,你不知道吗?来,走近点儿跟你爷爷说话。”同样挂着少尉领章的中国排长抬起手不是要投降,而是冲周围距离他们六七米远的日军招了招手。

    “八嘎,大日本帝国的荣誉是不能被玷污的,我再次命令你,中国人,举起你们的双手,向帝国陆军投降,否则。。。。。。”日军少尉眼里闪过一丝寒光,猛地拔出了自己的佩刀指向正笑着喊他小鬼子的中国军官。

    周围的日军也全部随着他的动作举起了自己的枪。

    “我呸。”挂着少尉军衔的中国军人猛然朝着黑田小队长那边吐出一口带血的浓痰。“三秦儿郎只有站着生,从来没有跪着死,想让老子们投降?做梦。”

    “男儿励志铁石固,起。”随着仅存左臂的少尉军官一声吟唱。

    剩余七名伤兵用已经极为虚弱的声音跟着唱:

    “事业足千古,古今中外朱贤杰,谁非我齐伍。覆栽也天地,生育也父母,

    锦绣旗帜日月光,名勒丰碑石兽负。回首当初,尽是一般龙虎,

    淮阴留侯帝皇师,辱跨下,拾草履,孔明将相才,茅庐遮风雨,

    纵那赫赫郭汾阳,堂堂岳忠武,外交俾斯麦,探险哥伦布,

    彼丈夫我丈夫,快将步后尘。。。。。。”

    西北军的军歌----励志歌,由八名伤兵,在数十名荷枪实弹的日寇的注视中,沉沉响起。

    虽然,已经早无曲调,但此时此景,有无曲调已经不重要了。就连不是很懂中文的日军,都能从对他们来说丝毫听不懂的陕西秦腔里听出其中的决死之意。

    “八嘎!住嘴。”日军少尉怒吼着。

    “狗娃,上路了。”中国少尉突然大吼。

    “收到。”一直仰面躺着一动也不动的士兵艰难的咧咧嘴。

    唱着歌的少年士兵突然也不那么怕了,抬起头怒瞪着眼前的日寇,仿佛就跟他身边的排长大哥说的那样,记清他能看得到的日军的模样,去地下了好再跟他们打。

    这里,是中国的地盘,到了地下,亦是。

    一阵青烟从狗娃的身下散出。中国伤兵被已经分不出什么颜色布条包裹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缓缓闭上了眼睛。

    “八嘎!都趴下。”突然看见这一幕的日军少尉亡魂大冒,一边吼着一边趴下。

    一秒过后,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焰火腾起足有七八米高。

    那名还在期待拍出自己一生中最精彩照片的日军随军记者的视野中满是火焰,身子也不由自主的随着爆炸而引起的气浪随后抛飞。

    飞出了足足有十几米。等他落下的时候,身子已经是不正常的扭曲,脖子也转了最少一百八十度。

    狗娃身下,压了足足五枚长柄手雷,而那名排长的背后,更是有个手榴弹箱子,里面还有二十多枚手榴弹。那是在临走之前,已经决意要和自己排弟兄同生共死请求连长留下的,当成他们最后守卫阵地的重武器。

    那已经是全连仅剩的重武器。被负责掩护全团撤离的步兵连连长流着泪随同一包香烟留给了麾下已经无法随军撤退的一排,他手下最精锐的步兵排。

    总共二十几枚手榴弹,总重达两斤多的TNT炸药同时爆炸,威力绝不会比一颗山炮炮弹来得小,方圆二十米,没有来得及伏地的日军几乎全部被爆炸产生的气浪掀飞。

    位于爆炸中心的八名围坐在一起的中国军人更是不用说了,尸骨无存。

    但这一次,他们真的是够本了。包括那名双眼已失,还有些懊恼自己没有够本的士兵在内。

    包括那名被气浪扭断了脖子的日军记者在内,足足有十来名日军横七竖八的飞了七八米远,很多人身上甚至没有血迹。

    但从他们一动不动的身躯来看,那显然比受了弹片伤更可怕。炸药,因剧烈的爆炸形成的气浪才是它杀人的主要方式。

    已经死去的日军记者并不知道,他终究是拍下了他一生中最精彩的照片,他也出名了,不过不是在这场战争中,而是在战后。

    他人死了,但相机却奇迹般的保存下来,已经被拍摄的胶卷也神奇般的没被损坏。做为他的遗物,他的儿子在成年之后洗出了他父亲在临死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

    震撼了整个世界。

    在黑田少尉的大吼声的提示下他虽然没有来得及伏地躲避爆炸,但却是手一抖,按下了快门,拍下了八名中国伤兵最后的影像,他们的中间,爆炸的火焰已经探出头,那名压着手榴弹的士兵的身躯即将四分五裂,但他的嘴角,却微微上翘。

    他,在微笑。

    在死亡来临之时,微笑。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