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

作者:汉唐风月1


    除了新兵连,还有一个单位没有分配自行车。

    那就是以八个人为一组坐在马车上的重伤兵们,他们被统一编组成了伤兵营。他们的最高长官就是纪雁雪纪中校。

    不过,他们也并不是干坐在车上,也有自己的工作任务,除了还有一百多依旧要躺着继续接受治疗的未愈伤员外,其余所有能坐着的伤兵脖子都绑着一条白带,白带绑着的一个匣子被他们紧紧搂在怀里。

    那是独立团1400余战死战士的骨灰。

    刘浪在离开北平之初,就已经说过,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兄弟,不管他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

    活着的是虽然还需要继续接受治疗的一百多位重伤员,刘浪在他们一起回家的恳求下固执的将他们接了出来。因为刘浪知道,他们不想孤独的死在异乡的病床上,哪怕就是要死,他们也要死在兄弟们的怀抱里,埋在家乡的土地上。

    所以刘浪近乎野蛮的用一整箱现大洋购买了那家医院所有能治疗的药品,用超过二倍的高薪挖走了五名医生以及十五名护士,尽最大努力给他们延续生命的最大保证。

    死去的,是长城之战当场战死的800多人和陆续在医院死去的重伤员,但刘浪也没有放弃他们。每个人的骨灰都在那个记录着他姓名和生平的小匣子里装着,被兄弟的胸膛温暖着。

    并且,刘浪告诉每一个负责抱骨灰匣的伤兵,战死的兄弟,已经很冰冷,他们不该被码放整齐放在马车上被运回故里,他们应该在兄弟的怀抱中回到亲人身边。

    所以,无论是行军还是吃饭,伤兵们都会小心翼翼地将属于自己保护的那个骨灰匣子挂在胸口,只有睡觉的时候,才会把他们放在枕边和自己一起入眠。

    没有人会觉得害怕还是不吉利,因为,没有躺在骨灰匣里的兄弟,现在他们就没资格去抱着兄弟了。

    不过,让刘浪没想到的是,这项军令倒是让本已是心若死灰的伤兵们的脸上多了一丝生气。

    做为战士,不能再领军令,可能是对他们最大的残酷,但现在,他们还有用,还能接受军令。

    加上随车的数百名民夫,总计3000人参与搬运青龙山上保存的物资,竟也还搬了一天,400多辆大车被装的满满的,竟然比独立团来长城的时候准备了两个多月的物资还多,这还是刘浪已经送出去不少的前提下。

    刘浪也不想想,他动用两万多承德百姓所搬运的第八师团辎重仓库,那是关东军大本营为第八师团三万号人马准备的物资,甚至还能为另一路大军第六师团提供后勤保障支援,要不然,那里会有一个旅团的完整武器装备?那可不是比独立团区区三千人准备的要多的多?

    修整了一晚,刘浪就率领独立团浩浩荡荡向山西境内出发,在这之前,刘浪已经通过北方军事委员向山西那位土地主发出了自己在山西境内的行军路线图。那位以精明而在民国著称的山西王可是不好相与的主,如果不透过北方军事委员会跟他协商,刘浪很怀疑那位会不会见财起意把自己给抢了。

    当然了,刘浪自然是不惧于和任何敌人开仗,哪怕就是在境内,特种大队十六名特种兵,除了战死的两人,去给孙永勤做教官的三人,去暗中保护叶企孙的两人,剩下的九人依旧和战时一样,分散在距离大部队周围的十里地之外。

    而且所谓的轻装前进,也不过是个人装备放于马车上,步枪和标准配弹六十发以及两枚手雷还是要挂身上的。

    无论在那里,刘浪从不会把安全放在别人身上,而是要握在自己手中。

    刘浪只是不愿意和中国人打仗而已,不管是军阀还是谁,除了那些数典忘祖的汉奸,在未来的全面战争中,他们都是日本人的敌人。

    每个单位分配自行车,一来是刘浪想让部队省力而且增加行军速度,每个单位分批交换骑行,自然是可以节省体力的;二来,刘浪想起未来连续剧中汉奸小分队特喜欢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两脚一蹬,自行车小分队就出发,机动性搞得很强的模样,也想尝试尝试用自行车这种简易的交通工具增加一下独立团某些单位的机动性,比如工兵排或者是通信排这种。

    当然了,如果只是几个兵种要用这自行车的话,刘浪当然不用购买如此之多,刘浪纯粹是想着既然是打胜仗了,也不能说大家伙儿就这样干走三千里累得像狗一样,一路上别人还以为独立团是一群败兵呢!大家伙儿稍微舒爽点儿回去不是更好?

    要不是辎重队伍里有几百万现大洋和缴获的大量的日式军械,刘浪绝对是让全团舒舒服服坐着火车风风光光回到长江边儿上。

    可是,刘浪还是太想当然了。

    未来几十年后自行车几乎已经成为共和国人们出行的标配,就算八九岁小孩儿也会骑上几圈,可在这个时代,自行车,是特娘的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才能配备的奢侈品。

    号称远东最大都市的夜上海,在1946年,也才登记了5000多辆自行车而已,而当时那座城市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了三百万。

    独立团这帮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泥腿子出身的家伙们,别说骑自行车了,就是见过自行车的,估计都不超过百分之五十。

    推着的时候,看着还像那回事,可当想坐上骑行的时候,“咣当、咣当”倒了一大片,唯有胖子团座和唐团副以及美丽的纪中校还有那位大长腿洋妞儿劳拉骑着自行车很拉风的从一片“哀鸿片野”中疾驰而过。至于黑大汉泰森,迈开超过一米二的大长腿一阵小跑的速度,也不会低于自行车的速度,恐怕是这里数千人中唯一一个不需要自行车的人。

    是的,刘浪依旧没甩开那个“洋包袱”,拥有蓝眼珠儿的劳拉没有选择去坐火车,而是非要跟着独立团一起行动,美其名曰是可以见识美丽东方的风光和完成她这次来中国的毕业论文。

    但真实的原因,也许只有她信奉的上帝知道了。反正黑大汉是不信的,她导师给她的研究课题是中国东胡文化,他好像记得是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在返回的路上被李寿山给围了。

    她现在早已经可以回国了。

    好吧!也许劳拉小姐是爱上了这个东方古国的绮丽风光呢!但愿是这样,黑大汉看着正在山路上“飙车”的胖子背影,不由在心里默默为小姐划了个十字。小姐的口味儿,貌似变重了。

    身为战士,最不缺乏的就是铁血精神,枪林弹雨都不怕,又怎么会怕摔?

    于是,一股学骑自行车的热潮就在独立团发展开来,每天的咣当咣当响声和不断涌现的鼻青脸肿的人群让刘浪每天都颇为蛋疼。若不是他下令让凡是骑自行车的士兵必须把手雷先放战友身上,他真怀疑他们会不会这么摔啊摔的把手雷给摔炸啰!

    终于,在数日后,独立团走出河北境内进入山西境内之前,独立团两千多号人,在不断的摔打中学会了骑自行车。

    一群群背着枪骑着自行车在山路上狂飙的战士们,搞得跟在搞山路自行车赛一样。

    这有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环山路自行车大奖赛吧!刘浪骑着样式古老的自行车带着横坐在后座上没有长发飘飘也没有双手扶住他腰部而是握着自行车车座的纪中校惬意的想着。

    纪中校,终究还是太矜持了些,这是浪团座骑自行车游华夏大好河山时唯一的遗憾。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