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还我河山

作者:汉唐风月1


    一连的匪兵们以前穷的没手雷的时候,可是拿石头砸人脑袋的好手。

    加之有战壕这么明显的目标,又这么近,再投不准的,那真的是可以洗洗去睡了。

    “轰,轰”连续不断的爆炸声在战壕里响起。

    其实说古山是座小山,那只是相对于罗文裕关口的山脉来说的,古山并不小,像山顶一号阵地上的整条战壕就宽达500米,否则日军也不会就派出整整一个中队200号人参与进攻,到最后更是又投入一个中队,从左右两个方向进攻的步兵高达300人。

    长度近一里地的战壕足以站下一个连100多号人,每个人之间也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就算是一颗迫击炮弹落战壕里,也不至于将几个人一窝端。

    像未来共和国泛滥的抗日剧里大家伙儿肩并着肩脸贴着脸两杆枪都恨不得挨着守阵地的场面,如果有一颗手榴弹飞过来,那场面真是太美不敢看。

    手雷这玩意儿,小鬼子可比中国人多得多。

    话再说回来,500米成弧线还带拐好几个弯儿的战壕站100多个人不成问题,但若是站了超过200号人马,那可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连续几轮超过一百颗的手榴弹就这样砸过来,对于轰然四处逃窜的小鬼子来说,就算不是灭顶之灾,那也是哭爹喊娘。

    藤田一郎算是醒悟的最早的,一转身,就躲进了一个防炮洞,洞口堆着的沙袋有效的阻挡了手雷弹片的四处飞溅。

    心理素质稍差点儿的日军在手雷的爆炸声中只能被数不清的铁质手雷被炸成碎片的弹片炸成血葫芦大声哭嚎。

    藤田一郎亲眼看见一个士兵用手托着挂在脸颊上的眼珠朝血糊糊的眼窝里安,显然,就算暂时安上了,已经失去眼睑的眼眶也根本无法将眼珠子固定,用不了一秒钟,它又会再度掉下来的。

    安不上眼珠的士兵下一刻变成了再也不用如此徒劳了,一片飞溅的手雷弹片直接削断了他脆弱的颈动脉,剧烈喷出的鲜血甚至喷到了防炮洞中藤田大尉的脸上。

    不用伸舌头舔,藤田一郎也知道人血是咸的,而且有腥气。属下的血几乎染红了藤田一郎的眼珠子。

    “杀给给。。。。。”富有日本民族特有武士道精神的藤田大尉在属下鲜血的刺激下蹿出防炮洞,拔出指挥刀,冲着他需要仰着脖子才能看到的中方阵地发出了冲击的命令。

    做为一名还算优秀的日本陆军基层指挥官,藤田一郎骨子里的凶悍与决断在此刻尽显无疑。在一个无法朝对面开枪,只能蜷缩着期待敌人的手榴弹没落在自己身边的战壕里无疑是个愚蠢至极的行为,但撤退,更不可能,将背后交给已经做好准备的中国军队的枪口下那简直不是愚蠢,而是找死。

    唯一能反败为胜的机会,就是进攻,决死冲锋,三十米的距离并不长,只要冲进阵地,没有人能挡住帝国士兵锋利的刺刀。

    藤田一郎有这个自信。他的中队,曾经在热河和中国人一个营拼刺刀而大获全胜,懦弱的中国人只坚持了几分钟就在血淋淋的刺刀下崩溃了。几百号人能最终逃走的,不过几十人。

    藤田一郎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

    果不其然,位于后方的火力点一看己方部队被一堆手雷炸得惨嚎连连,迅速开火压制。敢死连一排的士兵们再也不能像先前一样肆无忌惮地探出头瞄准目标朝战壕里丢手雷了。

    七八挺重机枪一起开火的恐怖火力可不是吃素的,两个丢手雷丢的正高兴的一排士兵猝不及防之下被重机枪子弹扫中,胸口瞬间成了蚂蜂窝,连叫都没叫一声就吐着血摔倒在战壕里。

    如泉水一般喷涌而出的鲜血瞬间将止血包浸透,在士兵们绝望的眼神中,两名士兵的眼睛永远的闭上了。

    还有一名士兵刚刚扬起手臂,就被92式重机枪扫过来的子弹将胳膊打断,正在冒着青烟的手雷迫使他身边的士兵只能在最短时间内卧倒,“轰”的一声巨响,爆炸的手雷将被打断胳膊大声惨嚎的中国士兵几乎炸成了两段。

    就算两挺MG42机枪不吝惜子弹的拼命开火,也无法对八挺重机枪进行有效的压制,日本人也学聪明了,每挺重机枪都有几个辅助兵不惜体力的扛着沙包,随时建好机枪阵地。

    有了己方火力支援的小鬼子重新鼓起勇气,纷纷爬上高达两米的战壕土墙,他们的刺刀,在春日的阳光下闪着冰冷的寒光。

    然后,他们和他们决策果敢的中队长藤田一郎大尉一样看到了一生中都难得一见的景象。

    好几个黑乎乎像被窝卷一样的大家伙从中国人阵地后方高高抛起,向他们砸来。

    这是啥玩意儿?如果日本人懂河南话的话,一定会衷心的在脑海里生出这个疑问。

    “纳尼?”不过,他们只会第一时间想到他们的母语。

    “卧倒。”逐渐看清飞过来的大家伙的藤田一郎肝胆欲裂。

    藤田一郎真的快疯了,该死中国人,他们是怎么将炸药包像丢手雷一样扔出几十米远的?

    藤田一郎显然忘了,投石机这种攻城利器,最早就是发明在华夏古国,论起杀人论起打仗,华夏先祖能把喜欢插着小旗子在身后的倭寇先祖们摔出远到火星的距离。

    没错,这几天没仗打的敢死连除了加固工事就是加固工事,闲暇之余周石屿看着坑道里储存的几十个炸药包犯愁,那玩意儿是攻城略地专用,用来防守,貌似用处真的不是很大。

    如果能将它像炮弹一样打出去还差不多。想到这儿,喜欢看历史书的周石屿灵机一动想起了中国古代的投石机。古山上没有竹子但有树,除了松树还有柔韧性还不错的扎木。

    做了多次试验,虽然投不太远,但几十上百米还是可以的,正好可以投到一号阵地的范围内。

    至于说准头,一个重达8公斤的黑火药炸药包爆炸的威力足以将半径十米以内的障碍物摧毁,半径20米以内的人体不是被因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炸死就是被震晕,这样的大家伙,还需要准头?

    最难控制的是炸药包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和引线的长度,如果还没飞到目的地就在自家人头上爆炸,那乐子才叫大了。不过这都难不倒聪明的中国人,经过连续爆炸了几个炸药包计算出引线燃烧速度,再粗略计算出炸药包从飞出到落地的时间,敢死连设计出了合理的引线长度。

    不过,就算略有偏差,落到地上还没炸,周石屿也相信没人敢去扑倒炸药包上替别人挡包吧,那玩意儿,可不是几十克炸呀装的手雷。在天上就开炸的炸药包说不定比落地上才炸的威力还猛些,只要是在敌人的脑袋上炸。

    被同时抛出来的五个炸药包同时爆炸的威力比周石屿想象的还吓人,巨大的气浪甚至将三十几米开外的一排士兵都震的在战壕里站不稳,更别提裸露在地面上端着枪刚冲出七八米的小鬼子了。

    五个8KG装的炸药包同时爆炸的威力堪比五颗重型榴弹炮在日军士兵中爆炸,几十人被气浪高高抛起再重重落下,在炸药的巨大能量面前,大日本帝国皇军同样也不是金刚不坏身,死的并不比被他们炸死的中国人慢两分。

    就地卧倒的也没好到哪儿去,避免了被气浪卷起,但巨大的爆炸不是震坏了他们的内脏,就是将他们活活震晕。

    能毫发无损躲过第一轮炸药包攻击的日军绝不会超过50人,冲出战壕的近一个中队的日军近乎全灭。

    而周石屿唯恐炸药包的威力不足,命令又抛射了一轮,运气足够好调头往回跑跳进战壕里的日军再次倒了大霉,足足有三个炸药包掉进了战壕,爆炸引起的气浪顺着战壕汹涌澎湃,将附近的日军直接掀出了两米深的战壕。

    他们,竟然奇迹般的不靠自己的力量就出了中国人为他们特别设计的战壕。

    只是,他们没办法再端着枪冲锋了,一是长枪都被炸成了麻花不知飞哪儿去了,二是,他们自己都成了麻花。

    有一名日军诡异的将头塞到了两腿之间,真正的实现了那句俗话:羞愧的将头钻进了裤裆。

    不得不说,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尤其是对于一个坐等胜利的日军少将和一个等着随时拍上司屁股的少佐来说。

    望远镜里所看到的一切,不仅跌碎了他们的眼镜,还伤了他们的心。

    两个完整的步兵中队,竟然只剩下了后方的掷弹筒兵和机枪兵,剩下的,没动静了。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