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唳九天第154章 莫婉是元帅
第一百五十四章莫婉是元帅
“你真觉得本王会打赢这场仗?”姚莫婉回过视线时,夜君清正肃然看着她,眼中隐隐闪烁着期待。
“很确定!”姚莫婉毫不犹豫的点头。
“为什么?”夜君清眼中的光亮越发亮烁几分。
“因为莫婉是元帅。”姚莫婉的这句话顿时换来帐篷外的天雷滚滚,夜君清觉得自己真是没有办法跟姚莫婉对话了,于是甩袖暴走,以至于他根本没听清姚莫婉接下来的话,“因为你是先锋啊......”
自皇城离开直到戈阳,差不多走了半个月的路程,这期间除去暴雨突降耽搁的时间,实际上真正行军的时间只有十日,这比姚莫婉预计的快了五日,单凭这一点,足以证明夜君清对行军路线的分析精准无误,所谓的帅才该是如此吧。
此刻,姚莫婉已经在戈阳行馆睡了一个日出日落,直至安顿好大军的夜君清回到行馆时,姚莫婉才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爬起来。
“娘娘,晚膳已经准备好了。”一直守在外面的汀月听到主子召唤,登时推门而入。
“嗯,肃亲王回来没有?”
“已经回来了,刚送走驻守在戈阳的杜战将军。”汀月拿起梳子捋顺着姚莫婉的墨发。
“梳个适合这簪子的发髻。”姚莫婉慵懒的走到梳妆台前,随手打开抽屉将那只凤尾瑶仙簪拿出来递给汀月。汀月自是从命,继而细心为姚莫婉打扮。
一柱香的时间过后,姚莫婉姗姗来迟的踏进行馆正厅,此刻,夜君清已经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原本就不见青天的脸上,浓云越发厚了几层。
“你这元帅真是好当啊!再睡一会儿天又亮了!”夜君清不想抱怨,可实在忍不住,自11岁随父皇出征到现在,他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也跟过不少元帅,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元帅像姚莫婉这么不负责任。
不管是摆阵布局,还是出兵迎战都要元帅定夺,姚莫婉倒好,睡觉还要下军令,谁若打扰,以军法处置。
“是么?早知道就再睡一会儿好了。”姚莫婉迈着娉婷的步子走到桌边,才一坐下,便见夜君清拿着一摞宣纸走了过来。
“这些是调兵遣将的文书,需要盖印,把帅印拿来!”夜君清愤愤然开口,随后将文书摆到姚莫婉面前。
“王爷不打算让莫婉吃完饭再盖这些东西?”姚莫婉看着满桌珍馐,顿觉腹中有些饥饿。
“先盖印!”夜君清的容忍已经到达了极限。
“汀月,随便找什么东西把帅印换下来。”姚莫婉慵懒的倚在椅背上,目光瞥向桌腿,夜君清心下生疑,顺着姚莫婉的目光望去,当看到白玉雕刻的帅印正垫在桌腿下面时,那张俊逸如仙的脸顿时黑如墨炭。
“姚莫婉!”夜君清陡然起身,厉声咆哮,双眼仿佛喷火般看向姚莫婉,在夜君清的眼里,帅印比玉玺还要神圣不可侵犯,而姚莫婉却将他视为神物的东西如此糟蹋,帅印给她,真是暴殄天物啊!
“好大声,吓的莫婉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汀月,快扶本宫回去休息,头晕。”姚莫婉玉指抚额,煞有介事开口。
“是本王错,你要怎样才肯盖印?”夜君清狠吁口气,硬将所有的不愤吞回肚子,继而一脸冰冷的看向姚莫婉。事已至此,他还能怎么计较,况且他现在迫切需要姚莫婉在文书上盖印。
“王爷笑一个看看?”姚莫婉挑眉看向夜君清,眉目弯弯。
“笑不出来!”夜君清冷颜道,他现在只想哭。见夜君清忍到极限,姚莫婉大发慈悲的没有继续调侃,而是接过汀月递过来的帅印,一一盖在文书上。
实则姚莫婉的所作所为并非全然为调侃夜君清,更多的是想制造假象,以便自己的行为令远在皇城的夜鸿弈满意。以她对夜鸿弈的了解,戈阳必有密使时刻向皇城回报这里的动向,当然,有殷雪在,那些密使如何也近不得行馆便是。
“盖好了,这下王爷满意了。”姚莫婉将帅印交给汀月之时,夜君清已然将文书拿到手里。就在夜君清欲离开之时,忽然发现姚莫婉发髻上的凤尾瑶仙簪。
“这......这个怎么会在你头上?”夜君清分明记得自己已经将它扔到关雎宫不远处的枯井里了。
“幸好莫婉给王爷的那只是仿造的,不然这么珍贵的东西若是就此深埋枯井,当真让人惋惜啊!”姚莫婉玉指抚过凤尾瑶仙簪,庆幸道。
夜君清闻声,额头顿时浮起三条黑线,咬牙切齿看向姚莫婉。
“你给本王那只是假的?”夜君清震惊之余,心底已将姚莫婉诅咒了一万遍,腹黑无下限啊!
“当然是假的,王爷没看出来啊?”姚莫婉此刻的无辜模样对夜君清已经有了免疫。此刻,夜君清狠狠压制着心底的极怒,他多希望姚莫婉是个男的,这样他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发泄!
“其实王爷想动手的话,莫婉是不会还手的,不过......王爷确定能打得过殷雪么?”姚莫婉似是洞穿了夜君清的想法,雪上加霜道。
此刻,夜君清深吸口气,迫使自己用好男不跟女斗这句话安慰自己。好吧,他承认自己不是殷雪的对手。就在夜君清转身欲暴走之时,忽然听到一声猫叫。
“小优?你还带只猫来!”当看到门口处一只雪白色的小猫蹲在那里时,夜君清稍稍平静的心顿时沸腾起来,她以为这是来消遣的么!
“原来思卿的姐姐叫小优啊?”清朗的声音悠然响起,随之而来的是一阵暗香浮动,那抹白裳如踏月而来的神将,突然出现在正厅门口。
俊逸的五官棱角分明,玉一样的面容,璀璨的明目,高挺的鼻梁下,那抹唇正噙着笑,封逸寒微俯身抱起那只叫思卿的小猫儿踏入正厅,悠然走向夜君清。
“肃亲王,好久不见!”不在乎夜君清此刻的震惊,封逸寒随后转身走到姚莫婉身边坐了下来。
“逸寒一得到姚妃会来的消息,当下起身带着思卿到了贤台。只是姚妃让逸寒好等啊,分明昨日到了,偏偏让逸寒熬到今晚。”封逸寒言语间的抱怨让人听起来极尽暧昧,此刻,欲暴走的夜君清临时改变主意,转身坐回到姚莫婉的另一侧。
“是你叫他来的?”夜君清迫不及待开口问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齐王有心了,莫婉还真没想到齐王会亲自来贤台,更把思卿带来。”姚莫婉没理会夜君清的问题,当下伸手将封逸寒怀中的思卿抱了过来,狠狠亲了一下。
“逸寒不会错过与莫婉见面的任何机会。”封逸寒薄唇轻扬,温声道。姚莫婉抬眸间扫过封逸寒的眼睛,那双眸璀璨如华,已然没有彼时的忧伤隐忍。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