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随着一队队的百姓,向着御门而来,皇宫之中的朱元璋,也在紧张准备着,经过张希孟的提议,朱元璋没有穿天子衮服,头上也没有冕旒冠,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身金灿灿的铠甲,外面罩着明黄色的披风,袖口衣领处皆有金线绣的龙纹。

        在明黄色上,绣金色龙纹,雅致之中,透着奢华,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这件衣服,所有的刺绣,    竟然是马氏花了好几个月的功夫,亲手给朱元璋绣的。

        这其中的情义,岂是寻常!

        “还算合适,就怕给你丢人现眼,成了笑柄。”马氏亲自帮着朱元璋穿戴好,又仔细看了几圈,    确认无误之后,才微微松了口气。

        老朱却是坦然笑对,        伸出大手,抓着马氏的腕子。

        “妹子,        从今往后,你就是咱的皇后了,母仪天下……这些年,你也苦了。”

        马氏微微怔了怔,脸色泛红,从今往后,        她就是马皇后了,天子最尊贵的女人……“重八,到底咱们还是夫妻,不会有什么变的。”

        马皇后的声音很低,低垂着头,只有夫妻两个人听得见。

        朱元璋心中一动,用力颔首,“永远不会变!”手上的力道,又加了三分……

        默然片刻,        马皇后立刻意识到时间宝贵,赶快让老朱松开腕子,        她还要照看小家伙朱标。

        今天不光是朱元璋登基,还要册封皇后,        册封太子……没错,        朱标小朋友没有经过任何勾心斗角,顺理成章就要坐上储君之位了。

        他还有几个兄弟,但是从上到下,        都没有谁怀疑过他的储君地位。


        仿佛那个位置,        天生就是他的一样,不是没人抢,而是连这个念头也不敢有。

        马皇后不管是军中,还是朝中,甚至在民间,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力,濠州旧部,淮西老乡,那么多的义子,还有军中产业,那些通过考试的女官,马皇后拥有的一切,足以让她成为古往今来,底蕴最雄厚的皇后。

        这一点甚至连刘邦的吕后都比不了,毕竟相比起比较博爱的刘家人,朱家人在爱情这块,还是相对靠谱的。

        不过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只要利益足够大,不管多难的事情,都会有人去尝试的。而打消人们尝试勇气的,不是马皇后,而是朱标的老师张相公。

        虽然张希孟没正式教这小子什么,但是作为名满天下的张相公,唯一承认的正式弟子,本身就很明问题了。

        张希孟的强悍,,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大的权柄,事实上他也不太看得上这些东西……真正让人惶恐的是,张希孟捏着几千年历史的注释权,可以解释兴衰,阐发国策,重定纲常……只要不想成为第二个少正卯,那就别惹张希孟。

        不但张相不能惹,张相的弟子也别碰。

        有这两位庇护,这还不算是最牛的。

        在朱标身后,还站着一个人。

        没错,那就是他亲爹朱元璋!

        老朱对这位长子有着近乎宠溺的喜爱。

        朱标在他最渴望继承人的时候,来到了他的面前,自从这个儿子降生,朱元璋就一路顺风顺水……夺取应天,席卷江南,击败张士诚,湖口大败陈友谅,以至于今日登临帝位。

        这小子就是个独一无二的福星!

        朱元璋沐浴着霞光,一身金灿灿的,从皇宫出来,乘坐天子大辂,马皇后凤冠霞帔,拉着同样一身明黄的小朱标,上了皇后车辇,紧紧跟随朱元璋,一起出发。

        值得一提,借着这一次操持天子登基大典,张希孟趁机发布了一项政令,全面废止轿子,文武公卿,所有百姓……除婚礼用花轿之外,日常行走,皆不得乘坐轿子。

        理由也很简单直白,轿子以人为畜,算是陋习,新朝雅政,绝不许乘坐轿子,违者严惩不贷!

        这项要求竟然也出乎预料的顺利,朱元璋压根就不喜欢乘坐轿子,如果允许,他宁愿乘马。

        至于马皇后,她觉得马车就够用了,而且宽敞舒适,实话,要比轿子强多了。

        坐轿子最大的享受,或许就是时刻昭示着,咱是人上人!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彻底废除!

        全天下最尊贵的一家三口,从皇宫出来,直奔奉天殿稍作休息。

        而在奉天殿外,以李善长和张希孟为首的重臣,已经等在了这里。

        相比起皇家三人组的金光闪闪,这群臣子就比较简单了。

        张希孟和李善长皆穿赤罗衣,头上戴着八梁冠,腰上束着玉带,下面是黑靴白袜。至于“禽兽”补子,却是常服所用,冠服却是没有的。

        要区分品级,主要看头上的梁冠,还要腰上的带子。

        比如一品官就是七梁冠,二品六梁,而国公以上的超品,才是八梁冠。

        张希孟和李善长都是八梁冠,可见两人地位之高。

        当然这就仿佛霸和神一样,有人是努力之后,拿到了满分,有人则是满分只有那么多。

        老朱甚至过要弄九梁冠的,结果硬生生让张希孟给拦住了,这样就挺好了。

        穿衣戴帽,无所谓的,没瞧见李善长的那张老脸,还不到五十的人,都皱纹堆垒,法令纹老深,一张脸沟壑纵横,跟黄土高原似的。

        再看张希孟,虽然这些日子忙碌疲惫了一些,但面白如玉,五官俊逸,气色温良,白面,红衣,玉带……简直是神仙人物,斯文堆里的第一人.

        张希孟和李善长带头,恭迎天子,皇后,老朱满脸含笑,让两个人起来,又让其他人也起来。

        “张先生,还有什么嘱咐的没有?”

        张希孟咧嘴道:“谈不上嘱咐,就是各地百姓已经陆续赶到,接下来主公需要登上奉天门,宣读登基诏书……这份诏书主公已经看过了,只是一点,还请主公记得,最好能自称——朕!”

        老朱怔了下,点头道:“咱知道了。”

        听到这话的众人齐齐低头,算了吧,别指望这位能改了。

        再其他,却也是无用。

        外面的日头高起,张希孟深吸口气,“主公,该登上奉天门了!”

        朱元璋瞬间一振,拳头握紧,下一秒,迈着大步,向外面走去。

        朱元璋之后,马皇后带着朱标快步向前,两位丞相紧紧跟随……再往后,文武分列,一起出动,每个人的脸上,或是欢喜,或是肃穆,或是激动,或是好奇……种种神情,不一而足。

        一个全新的朝代,就要诞生。

        贾鲁、朱升、杨元杲、李习、阮弘道、宋濂、刘基……徐达、冯国用、彭早住、胡大海、常遇春、朱文正、李文忠……

        伴随着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新朝公卿,悉数云集奉天门上,放眼奉天门前,已经是人山人海。

        一杆杆红色大旗,迎风飘扬……汉人,蒙古人,苗人,黎人,淮西人,扬州人,庐州人,浙东人,江西人,岭南人,彭党旧人,濠州红巾,沿海的海贼,太湖的水寇……昔日反抗元廷的力量,竟然也实现了汇集。

        在这一群人当中,竟然还有一面昨夜里才赶制出来的旗号,正随风飘扬。

        北伐中路军!

        扛起旗帜的汉子,只有一条臂膀,另一条臂膀丢在了元上都。

        可就是这一条膀子,也把旗杆抓得稳稳的,丝毫不动。

        无数双锐利的目光,仰望着奉天门上的那个男人,等待着他的旨意。

        “恭请大明皇帝,宣读登基诏!”伴随着张希孟清脆的声音,朱元璋向前迈了一步,他俯视下面的军民百姓,双手微微发抖。

        “咱……朕为中国之君,华夏之主,自宋亡国,中原沦陷,神州蒙尘,赤县血腥……朕本淮右布衣,起于微末,征战十载,幸赖百姓归心,文武用命,遂有今日之盛……朕为天子,必有大作为于天下!”

        “朕必均分田亩,使耕者有其田,民得饱食,苍生不饥不寒。”

        “朕必北伐逆元,恢复江山社稷,使九州归一,华夏永固。”

        “朕必宵衣旰食,选贤举能,夕惕朝乾,绝不敢有须臾懈怠。”

        “朕必大兴教化,使民读书,不必浑浑噩噩。”

        “朕必呵护百业,鼓励劳动,使国富民强。”

        “朕必宣威异域,扬华夏天威于四海,使吾民人人自豪,傲立天下。”

        ……

        “朕承天应人,顺乎苍生黎庶之念,登临帝位,必以百姓为本,鞠躬尽瘁,不改此心。”

        “朕登临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朱元璋浑厚洪亮的声音,在空中回荡……待到老朱完,在场文武百官,包括各地百姓,这才恍然大悟。

        这哪里是登基诏书,分明是对百姓沉甸甸的承诺。

        过去的皇帝,向来是扭扭捏捏,三请三让,才勉为其难,祭告天地,登上帝位。而这一次则是天子直接面对臣民百姓,公布自己的施政总纲。

        这些承诺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这位新君的庄严承诺,需要用后半生完成的大业。

        “吾皇万岁!”

        不待张希孟什么,人群之中,已经响起万岁呼声。

        刹那间各地百姓,多达万人,一起跪倒。感谢读者月呛洧票和订阅支持

        奉天门上,张希孟和李善长相互对视,两个人默契十足地跪倒。

        “臣等恭贺吾皇!万岁万万岁!!”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