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如果说历史上失落最大的城市,扬州不说第一,也能进前三了。

    自从大运河修通之后,扬州位于长江下游,又扼守运河要冲,江河联运,区位无敌,大约就是后世的上海,毕竟早就有扬一益二的说法,扬州就是曾经的天下第一繁荣所在。

    扬州的优势还不只是区位这么简单,扬州靠近海盐的主产区,两淮的盐商云集扬州,这帮手握天下财富的盐商,用无数金银,堆出了扬州的繁华。

    这么说或许干巴巴的,其实从周蕙娘身上就看得出来,除了扬州,哪个地方肯花这么大力气,培养一个青楼歌女。

    如果是在濠州,还没等到客人上门,直接就破产了,没有市场,也没有消费能力。

    也只有云集天下财富的扬州,才能有这么大的手笔。

    而一个女子,一旦成为花魁,一曲千金,无数人仰慕,青楼和花魁之间,并不是单纯的主仆,而是合作伙伴,甚至可以享受一些分红。

    当然了,前提是必须达到那个高度,普通的姑娘,甚至出色一些的,都只是人家手上的玩偶和摇钱树罢了,根本没有资格平起平坐。

    但是到了周蕙娘的程度,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她能让那些豪门公子俯首帖耳,青楼遇上了麻烦,需要她去化解。如果压榨过了,她索性破罐子破摔,鼓动那些恩客对青楼下手,就不好收场了。

    正因为这些,周蕙娘才有机会逃出扬州。

    说来也是讽刺,青楼拼命培养,让周蕙娘多读书,她的确读得不少,而且还超出了青楼的控制,她悟了,她不想当摇钱树了,她要为了自己活着,果断投靠朱家军了。

    这就颇有些英国军情六处苦心孤诣挑选人才,送去学俄语,准备对付莫斯科,结果人家学好了资本论,反过来把带英给卖了的既视感。

    但是不管怎么说,扬州还是当下靠前的大都市,论起人口规模,甚至要超过朱元璋心心念念的集庆。

    图谋扬州,占据这座城市,朱元璋的实力会有个突飞猛进的提升。

    既然元廷已经决定罢黜脱脱,这几十万元军不值一提,接下来就是抢夺战利品。

    有资格参与这场豪宴的无非是朱元璋和张士诚两个人,偏偏此刻的老张还被围在高邮,奄奄一息。

    而老朱则是完全抢占了先机。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高邮、宝应、泰州、盐城,这些淮东城池,都是以前张士诚控制的,而且以盐工为主,跟老朱的主力又隔着运河,想要全部吞并,实在是困难重重,很大概率,还是会落到张士诚手里。

    但是扬州却在嘴边,加上前面派遣冯国用抢占真州,已经为攻击扬州,铺平了道路。

    扬州为了维持八十万人的生活,不光是商贾往来,贸易繁荣,城中的手工作坊,纺织冶铁,造纸印刷……这些产业都相当发达,从业人数极多,水平又很高。

    毫不夸张讲,如果拿下了扬州,张希孟筹划的宝钞,立刻就能落实下去。

    现有的兵器生产规模,也能扩大十倍。

    还有火炮,火铳!

    只要有了扬州在,几年之后,就能爆炸式增长。

    一个扬州背后,代表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张希孟在路上不断聊着自己的畅想,竟然把老朱都说得热血沸腾,心神激荡。

    早就听说扬州好,却没有料到,竟然重要到了这个地步!

    “不管付出多少代价,都要拿下扬州!”老朱下定了决心。

    不管做什么,都要知己知彼。

    现在迫切需要去探查扬州的情况。

    “先生,如果不嫌弃,让我去吧!”说话的人是小橘,正是周蕙娘的小丫鬟……自从周慧娘和蒋普信去了大都,张希孟就让小丫头在自己的身边。

    他可没有半点混账意思,只是为了妥善照顾她,等周蕙娘回来,好原原本本,把小丫头还给她。

    偏偏此时,小橘站了出来,她要去扬州,探查情况。

    还真别说,环顾张希孟身边,还真没有比小橘更了解扬州的人。

    可问题是她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娇娇滴滴,如何潜入扬州,万一遇上了不测,又该怎么办?

    张希孟是坚决不同意,小橘态度却很坚决,这丫头也有点倔!

    “姑娘去了大都,三叔也去了,他们都比我危险一百倍!我回扬州还不行?我八岁就被卖到了扬州,里面的情况我最清楚了,除了我,还能用谁?”

    张希孟绷着脸道:“话虽如此,可你知道要去查什么吗?你知道哪些消息有用吗?你白白跑一趟,担着风险,什么事情都弄不清楚,去了干什么?”

    挨了批评的小橘低下了头,她摆弄着衣襟,突然又仰起头,“我要报恩!你,你给我那么多田地,我,我不能白吃饭!这是姑娘告诉我的,我们本就下贱,如果再不懂知恩图报,就更是贱骨头了!”

    小丫头说到了激动出,眼圈里泛着泪,她努力绷着,却还是滚落下来,显得楚楚可怜。果然是有什么主人,就有什么仆人,这丫头跟周蕙娘还真挺相似的,虽然是柔弱女子,却另有一番侠骨肝肠。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一个小子挤了进来。

    “我,跟着她去!我能保护她!”

    说话的竟然是蓝玉。

    张希孟也是一怔,“你要去?”

    “对啊,我还没去过扬州哩,让我去吧,我很聪明的,还会武艺,寻常几个人打不过我的。”

    这句话张希孟倒是承认,蓝玉本就虎头虎脑,十分强壮,跟个小牛犊子似的。

    跟着他姐夫投军之后,蓝玉每日读书练武,个子蹿起了一截,就跟春天的笋子似的,一天一个样,身手也好了许多。

    他年纪也不大,正好有迷惑性,让他陪着小橘进城,还真别说,有希望办成大事。

    “那你知道进扬州之后,要查看什么消息吗?”

    “知道,还不就是军心民心,看看驻守扬州的元军如何,有没有可乘之机……”蓝玉侃侃而谈,信心满满。

    张希孟点了点头,却又思忖半晌,这才道:“你们可以进扬州,但是记住了,不能乱撞。最好能照到原来青楼的人,小橘去搭讪,蓝玉你想办法把人带出来,我直接询问,更加稳妥!”

    蓝玉一听,乐颠颠答应,他抓起了破涕为笑的小橘,一口气跑了出去,赶快乔装改扮去了。

    张希孟翻了翻眼皮,怎么有点酸腐的气息,蓝玉几时跟小橘这么好了?

    “先生,是你太迟钝了。”

    李文忠毫不客气道。

    张希孟气得翻白眼,“你小子就比我敏捷是吧?”

    李文忠耸了耸肩,“反正我爹已经给我选好了一门亲事,只等我十六了,就让舅舅帮着主持婚事……先生,你要抓紧啊!”

    “呸!”张希孟直接啐了李文忠一口,“十六岁就进入坟墓,你这辈子没救了,诅咒你生个操心一辈子的儿子!”

    李文忠丝毫不在意,怎么也比当单身狗啊!

    张希孟干脆懒得搭理他,等你的宝贝儿子生出来,你就知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了。张希孟背着手,转身出去,又把蓝玉叫过来,仔仔细细交代,这才答应他们两个乔装改扮,混进了扬州。

    大约一天半之后,蓝玉和小橘回来了,一同来的还有个老船夫,此人名叫老七,也是周蕙娘画舫的老人。

    老七划船,他的婆娘做菜,手艺极好,在扬州也是大大有名。

    甚至人家常说周花魁的画舫有三绝,除了色艺之外,就是吃!

    只不过这个绝技却不是周蕙娘的,而是七嫂子的。

    “大老爷,救救扬州吧!救命啊!”

    老七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把张希孟也给弄愣了,“扬州的情况不好?”

    “岂止是不好,简直成了地域,人吃人啊!”

    张希孟更加惊讶,他让老七坐好,给他倒了一杯茶,让老七慢慢说,怎么天堂一般的扬州,竟然变成了这样子?

    老七哀叹着,把事情说了出来……原本张士诚曾经短暂染指扬州,周蕙娘就是那时候逃跑的。

    可随后元军主力来袭,张士诚困守高邮,扬州就落到了元廷镇南王孛罗普化手里。

    元军进入扬州之后,自然有一番抢掠杀戮,不消多说。

    有些实力不俗的富商文人,就偷偷逃跑了,去了江南避祸。

    但是留在扬州的还是大多数。

    兵荒马乱,又能跑去哪里,还是家里最好,破家值万贯,安土重迁,谁愿意当外丧鬼?

    百姓们都觉得只要忍一忍,也就过去了,总不至于牺牲人口。

    可渐渐的,百姓们发现了不对劲儿。

    由于高邮还在张士诚手里,运河被切断,元廷就越发依靠海运,江南的粮食装船,直接走海路进京,扬州就被抛在了一边。

    须知道,那些漕粮可不光是供应大都啊!还有许多的粮食,要随着漕船一起北上,沿途的城市都要仰仗这些粮食填饱肚子,尤其是扬州,八十万人,吃喝拉撒,那是个多大的天文数字啊!

    可谁也想不到,漕运断绝,元军和红巾军血战,最先倒霉的竟然是扬州!

    更糟糕的也随之而来,大元镇南王孛罗普化手里还有几万人马,他们居然就地征粮,本就不够吃的扬州百姓,顿时雪上加霜。

    “大老爷,快救救扬州吧,头些日子元军的那帮狗贼骗人,说高邮城破,漕运恢复,什么都有了。可这都快三个月了,城里头早就没吃的了,我们两口子躲在船上,仗着以前姑娘赏赐的银钱首饰,还能面前换点吃的,可就在前天,我们的船旁就漂来了几根人腿骨,一准是那些流民,还有商行的伙计,他们没有活计,饿着肚子,就,就吃了人肉啊!”

    老七颤抖着手,老泪横流。

    天堂一般的地方,竟然开始吃人了!

    张希孟哪能不震惊。

    其实在历史上,元末这段时间,扬州的确遭了劫难。在脱脱兵败之后,有个叫张明鉴的,他手下掌握一伙人,号为青军,又叫长枪兵,霸占了扬州。

    这个张明鉴有个很恐怖的爱好,他喜欢沾着人血吃人肉,一片一片吃……元末小阿明了!

    后来张明鉴被朱元璋派遣缪大亨击败,夺下了扬州。

    而此时清点扬州户口,只剩下了区区十八户!

    没错,就是从八十万人,变成了只有十八户!

    有人据此说,张明鉴是吃人魔王,吃掉了几万,几十万人……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张明鉴应该是吃人了不假,但是他成天靠着人肉活着,早就人不人鬼不鬼了,同类相残的后果参考疯牛病就知道了。

    既然张明鉴没有吃那么多人,扬州百姓又去了哪里?

    其实这一点不难理解,扬州是靠着长江和运河,聚集了八十万人,而扬州产出的粮食,是不够这么多人吃的,必须从外面运输。

    可是遇到了战乱,漕运停了,长江上的运输也受到了限制,没有吃的,老百姓除了走死逃亡,还能有什么选择?

    自然而然,八十万人的城市,烟消云散,只剩下区区十八户!

    这点放在后世也是成立的,任何一个大城市,如果切断了周围的供养,没有了粮食蔬菜,市民们的下场,保证比农村的老百姓惨多了!

    “粮食!一切都是粮食!”

    张希孟意识到了事情的关键,他猛地站起,撒腿就去见朱元璋。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能拿下扬州!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