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破而后立
“任得恭,真是稀客啊!”
任得恭在大厅里等了一阵儿,拓跋黑衣才姗姗来迟。
一见任得恭,拓跋黑衣便出言讥讽。
若不是任家背刺,大夏对大宋未必没有一搏之力。
至少,不会败的如此利落。
所以如今看到任氏的当家人,拓跋黑衣能有好脸色才怪。
任得恭的养气功夫相当不错,只是淡淡一笑,不以为忤。
拓跋黑衣大剌剌地入座,往椅背上一靠,傲然道:“说吧,你来找我,有何贵干?”
任得恭淡笑道:“大宋失信于我西夏诸氏族,老夫特来寻你拓跋将军,商量一个章法。”
拓跋黑衣嗤笑一声,道:“你有燕王做靠山,还需寻我商量什么章法?”
“黑衣将军,大批流官入驻,百姓无所适从,氏族多被削弱,长此以往,咱们都要完蛋的。”
任得恭道:“拓跋将军,现在不是意气之争的时候。
你我再争下去,权柄尽落人手,到那时我们想争也没得争了。”
拓跋黑衣道:“那么,你们任家想怎么做?”
“不只是我们任家,还有罔氏、李氏、王氏,我们已经商量了一个主意。”
拓跋黑衣双目一张:“说来听听。”
任得恭轻笑道:“拓跋将军,你要是不答应,出了这道门,那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回头我可是一句也不认的。”
拓跋黑衣冷笑一声,没有言语。
任得恭神色一正,一字一句地道:“我们打算,光复大夏国!”
拓跋黑衣顿时目光一厉,看向任得恭。
任得恭神色不变,道:“大理乱了,四川乱了,金国也缓回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我西夏复国,自是大有希望的。”
拓跋黑衣冷冷地道:“难道你看不出,杨沅是因为朝中还有一班不听话的老臣。
可是对这些顽固的老东西,偏生又没他们的什么错处,不能不教而诛,所以杨沅才有意纵容?
既然他是有意纵容,那就说明他有后手,他还有收拾残局的把握。”
“那又怎样?”
任得恭非常平静:“如果我们不反,那也就是说,对于大宋大量派遣流官的事,尚在我们容忍范围之内。
那么,即便杨沅跳出来重新主持了大局,对我西夏路,也依旧会采取流官制度,甚而是变本加厉。”
拓跋黑衣听了沉默不语。
任得恭道:“若事不可为,大不了再降,可我们降的是燕王,不是大宋。
而逼反我们的,正是大宋朝廷背弃了燕王之前与我们的约定所致。
如此一来,我们各大氏族,才能继续保证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利益。”
任得恭盯着拓跋黑衣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道:“继续忍,唯有忍到一无所有啊!”
拓跋黑衣沉思良久,轻轻点了点头:“明日,我再答复你。”
“好!”
任得恭也很爽快,端起杯来,将茶一饮而尽,轻轻放回茶杯,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拓跋黑衣独坐了许久,才起身回到二堂。
二堂里,竟然早有人等在这里。
二堂里此时不下六个七男子,年纪最轻的也有三旬上下,正是如今拓跋氏各部落的实际掌权人。
其中就有老将军拓跋厚。
拓跋厚沉声道:“黑衣,任家老儿来做什么?”
拓跋黑衣淡淡地道:“与诸位此来,要与我密谋的事情一样。”
拓跋黑先是一呆,继而畅快地大笑起来:“任得恭也受不了大宋的咄咄逼人了么?”
其他人等也是喜形于色。
其中有人道:“如果任氏愿意联手,则我大夏复国,必然可行。”
又有人道:“诸位,别忘了任氏当初凌驾于我拓跋皇族之上,在整个西夏作威作福的故事。
跟他们联手,怕不是又要被他们摘了果子。”
拓跋厚摇了摇头:“一些事情,自然是要现在就说好的。
不过,现在说的再好,也没用。最终还是要看谁的实力最强。
如今我们一旦起兵,不亚于江山再造。
任氏,顶多重新占据相权,不可能如从前一般,一手遮天的。”
拓跋厚这样一说,其他人都纷纷点头。
其中一人兴奋地道:“黑衣,你先前还有诸多顾虑,如今连主动投效大宋的任家都忍无可忍了,你怎么说?”
拓跋黑衣道:“我同意起事……”
二堂上顿时轰地一声,只是众人齐齐松了口气,便汇成了一道声浪。
拓跋黑衣顿了一顿,又道:“但,天子虽困于宋,也还是我们大夏的天子。
我们可以举兵,但黑衣不接受奉我为主的旗号。”
拓跋厚一听,顿时松了口气。
李仁孝写的是“朕若崩于宋,传位于黑衣”,这不是还没崩呢么。
现在有了李仁孝这道血衣诏,便有了以拓跋黑衣为纽带,统合拓跋氏诸部落力量的理由。
这就够了!
当下,众人便立即商议起了起事的细节。
河套平原地区,大宋朝廷几无驻军。
杨沅对这一地区,主打的就是一个自治,通过以拓跋氏和任氏为首的新旧两派势力达成平衡。
所以,一旦起事,他们的最大威胁,将是来自兵驻甘、肃二州的刘锜。
幸运的是,川峡大乱,暂时不用考虑来自川峡地区的大宋援军。
这样的话,他们在起事之初,只要抵挡得住来自刘锜的攻击就行了。
河套平原就是大夏国的半壁江山,而且是最富饶,实力最强大的那一半。
这样一算,复国确实大有希望。
其实所谓的大白高国的国土面积和大理国几乎不相上下。
但是大白高国有三分之二的领土是沙漠。
所以大白高国实际可用的国土面积,也就相当于大理国的三分之一。
但是在武力上,西夏是仅次于金和大宋的国家,而且时不时还能跟大宋掰掰手腕。
而这些大白高国遗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现在几乎全部集中在河套平原上。
这,就是他们的底气。
……
三日之后。
兴庆府城郊,一片起伏不定的野草坡上。
杨树、榆树、沙枣、旱柳……
绵延的树木从河滩边上的黄土梁上穿过。
树是西夏常见的杨树和榆树,间杂着少量的沙枣、旱柳。
树林疏落,林中颇有几片开阔地,长满大片大片的苜蓿。
苜蓿是最好的马饲料,当然,人也是可以吃的。
把苜蓿切碎,打一个鸡蛋进去,拌成馅儿包饺子或者烙馅饼,香着嘞。
不过如今已经是盛夏,满地的苜蓿已经开花,遍地都是淡紫色的苜蓿花。
树林下的草甸上,铺着几张席子,兴庆府知府董傕正携女眷郊游。
上任之初,他把老妻留下侍候年迈的公婆,自己只身上任,一个妾侍都没带。
不过,上任才不过大半年的光景,他已经在兴庆府纳了三个羌族少女为妾了。
时间已经快接近初秋,长江流域仍旧极显炎热,但这里的气息已经清爽多了。
崔知府也是颇感惬意的,喝了小半坛携来的美酒。
仗着酒意,他就把一个俏美的侍妾摁在了席上,一把扯开了她的衣裳。
少女只是嘤咛一声,便放弃了挣扎,任其为所欲为了。
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真的是舒坦呀。
要是在江南敢这样,只怕早被人举告他有伤风化了吧。
这一趟赴西夏路任职,很多人都觉得是个苦差使,他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
但,现在他的想法已经完全改观了。
现在那些地方大族还端着架子不肯听话,再给他一段时间,等他把这些桀骜不驯的土著都降服了,他就是这一方天地的土皇帝。
崔知府想着,嘿嘿地笑着,就去拉扯少女的衣裳,打算幕天席地,快活一番。
但是,他忽然听到了一阵急骤的马蹄声,比身下少女的心跳还要急促。
当他懊恼地抬头,手搭凉篷向远处望去时,就看到数十……不,至少上百匹战马自远处驰来。
他衙门里的衙役为了避嫌,已经远远地走开了去,正迎上那支骑兵。
衙役张开了双臂,试图阻拦那些不识趣的骑士,免得他们打扰了知府大老爷的兴致。
崔知府刚刚满意地想,这倒是个有眼儿劲儿的。
那个衙役的人头就飞上了半空。
骑士手中雪亮的马刀,在阳光下闪烁着一道猩红的寒光。
那群骑士一路冲杀过来,但凡有阻路者,甚至落荒而逃却因慌不择路正挡在他们前冲的路线之上的,都被他们干净利落地杀掉了。
崔知府怪叫一声,该萎的都萎掉了,唯独两条腿,仿佛一下子贴上了戴宗的神行符,跑的飞快。
可是,两条腿又怎跑得过四条腿。
一个骑士冲过来了,只使一个拖刀法,借着快马前冲之势,锋利的马刀在他颈间一划。
一颗大好人头就借势飞了起来。
而那骑士准确地一刀刺出,就把人头插在了刀上。
这一天,西夏诸部族同时动手。
河套平原各州府县大量流官被杀,血腥遍地。
他们是些连为大宋开疆拓土的将士都贬为赤老,丝毫不放在眼中的清贵人。
对于他们眼中的野莽人——西夏诸部首领,又岂会放在眼里。
可是这一刻,他们在这些被他们看不起的野蛮人眼中,又与猪狗何异?
这一天,西夏诸部族联手造反了。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