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我去
杨沅直奔皇宫的和宁门。
和宁门是大宋皇宫的后门,正门是丽正门。
这是因为面南背北的客观要求,只能如此建筑。
只是赵构当初在临安只能找出这么一块地方,出了丽正门不远就是钱塘江了。
朝中文武大臣如果上朝从正门走,就得从临安城里过来,绕宫城走半圈儿,才能绕到正门。
大宋的皇帝倒也“随和”,于是大臣们上朝就从后宫和宁门上朝了。
每次科举殿试放榜,也是在和宁门旁边的东华门举行。
只是,按照前朝后寝的制度,从后宫门进来,可是要先穿过后宫区的。
于是,刚从御花园出来的嘉国公主赵宁儿,就看到了这样一幕:
燕王杨沅,着“金翠袍”,佩长剑,昂昂然直往皇宫中而来,目不斜视。
头上一顶金冠,冠上有红色的羽毛,一袭红色袍衫,袍衫上用金线绣着的凤凰、蛟龙等神兽纹饰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金冠上的翡翠和腰带上的蓝宝石光彩夺目。
由于杨沅龙行虎步,步伐过于急速,金翠袍下皂青色的长裤也若隐若现。
赵宁儿吃惊地道:“不朝不节的,杨将军怎么这般隆重?”
赵宁儿直觉的感到有些不对。
杨将军可不是那么狂妄的人,虽然他有资格佩剑入宫,也有资格着金翠袍这样的隆重冠带,可是照理说,以杨沅的性情,不至如此。
赵宁儿想了一想,便急急吩咐身边的人,一个去晋王府,速把晋王叔找来,另一个则跟上杨沅,想看看杨沅究竟要干什么。
杨沅赶到御书房,便让太监入内传报。
杨沅有“三不朝”的殊荣,其中的“赞拜不名”并不是说不经通报,就可以直接闯进皇帝的所在,而是说不喊他的名字。
因为正常情况下,所有大臣在皇帝面前,都是应该自称和互称名字的。
至于说皇帝礼贤下士,尊你一声卿,亦或呼其表字,呼其官职,那是皇帝跟你客气。
朝堂之上,大臣们之间,通常就该直呼名字。
皇帝传见某人时,太监也应该直呼其名。
但杨沅就不可以直呼其名了,只能称他的官职或爵位。
所以消息报进御书房,片刻之后便有太监出来,站在阶上,扬声道:“官家宣燕王觐见。”
杨沅一甩袍袖,按着太皇太后吴氏所赐的“沉渊剑”,便昂然进入了御书房。
杨沅进入御书房的时候,赵谌已经先他一步,避到了屏风后面。
“燕王,今日入宫见朕,所为何事啊?”
小皇帝赵愭诧异地站起身来,微笑地看向杨沅。
杨沅拱手道:“官家,臣为山东义军而来。”
“山东义军?”
赵愭茫然了一瞬,他是真把还在金国腹地东挡西杀的那支义军给忘了。
尽管当初急着催促这支义军起事时,他还封了辛弃疾为山东东路、河东北路忠义兵马大元帅之职。
“燕王不必见礼,请坐。燕王寻朕,要说那山东义军何事?”
杨沅听了这话,也是不由一怔。
他有想过天子刻薄寡恩,有想过天子推诿搪塞,唯独没有想过,这位皇帝直到此时还是一脸的茫然。
杨沅忍着气道:“官家,山东义军奉诏起事,接应陕西大军撤退,如今陕西战事已了,可是困于金国腹地的山东义军,该怎么办?”
赵愭脸色变了,一时有些难堪。
他才想起来……
“山东义军……,啊,他们的情形,现在应该很不好吧?”
“官家,义军队伍,多是未经军伍训练的百姓,而且身在金国腹地。
他们缺少兵甲器仗,更没有友军呼应,如此下去,必然是个全军覆灭的下场啊。”
“是啊是啊……”
赵愭的脸色更难看了:“可是,我大宋官兵在陕西遭受了重创,如今元气未复。
而中原地区,又是完颜亮重点经营的地方,重兵屯集,朝廷……鞭长莫及呀。”
“官家,山东义军是因为心向大宋,才毫不犹豫揭竿而起的。
如今因为山东义军在金人腹心之地起事,方才助我朝廷,成功撤出被困的大军。
现在山东义军进退两难,朝廷难道不该想想办法吗?
官家可知,如果今日坐视山东义军被歼灭,从此以后,再也休想让金国境内汉家百姓心向大宋。”
赵愭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
赵愭坐立不安地道:“燕王所言甚是,只是……以朝廷如今的状况,虽有心救援,也有心无力啊。”
杨沅沉声道:“官家,为君者当以信义立国。救,或许救不出,亦或是损失重大。
可若不救,朝廷必然担一个背信弃义之名,日后还有谁敢为朝廷效力?”
赵愭双拳时而握紧,时而松开,半晌方颓然道:“燕王,朕费尽心思,才从陕西战场,撤回九万余兵马。
如果此时仓促与金开战,之前挽回的损失,只怕又要……”
赵愭凝视着杨沅道:“朕,不能感情用事。”
杨沅失望地看着赵愭,轻轻摇了摇头。
“陛下不愿发兵,臣愿自领一支人马,进入金境,营救义军。”
赵愭眉头一皱:“荒唐,两淮兵马先是防守,仓促改为进攻,如今又复防守,军心已经有些乱了。
如果此时再度发兵,出尔反尔,反反复复,损失将何其重也。到那时……”
杨沅斩钉截铁地道:“臣愿领一支偏师渡河北上。”
“那不是凭白让你去送死,你让天下人如何看朕?”赵愭一口否决,脸色更难看了。
杨沅道:“山东义军如今陷于危难,朝廷不能毫无表示。
朝廷派多少人去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派人去。
而且有了朝廷的人,义军士气也必然大振,未必就不能闯出一条生路。
所以,臣请官家下一道圣旨,让山东义军择路南迁,命淮东御前诸军都统制李显忠相机接应。
这样,不管朝廷救出多少人,总是朝廷尽到了本分。”
赵愭眉头一皱,在龙书案后踱来踱去,踱了半晌,方沉吟道:“兹事体大,容朕斟酌之后,再做决断。”
杨沅焦急道:“官家,山东义军孤掌难鸣,此时每一刻都在流血,都在死人,拖延不得啊。”
赵愭火了,他看到杨沅佩剑上殿,身姿昂然时,心里就已经不太高兴了。
虽说是自己赐的“三不朝”的殊荣,可你若识趣的话,未必就用了吧。
而且自进入御书房以来,咄咄逼人,一直在逼迫朕从了他的主意。
这天下究竟是你的还是我的?
老师说的对,朕刚刚亲政,威信不足,此番又有了陕西大败,之前被排挤的旧臣必然幸灾乐祸,甚至伺机反扑。
果不其然,杨沅这就来了。
他真是为山东义军请命来的吗?
只怕未必。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这是借机敲打朕,让朕承认陕西惨败,试图夺回兵权。
赵愭把脸一沉,道:“放肆,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朕难道不该仔细斟酌一番吗?燕王,你这是在逼迫朕!”
“臣不敢,只是……山东义军等不得了。”
赵愭寒着脸儿道:“慈不掌兵,燕王是带过兵的人,应该比朕更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今,山东义军处境,朕也为之心忧。但是以朝廷当下局面,实难出兵接应。”
他看一眼杨沅,“将军”道:“如果燕王果真愿意入金接应,朕可以让李显忠佯动配合,给燕王三千轻骑。
若事不可为,燕王可仗轻骑迅疾,火速南返。
如此,朝廷对天下,对山东义军,也就有了交代,如何?”
赵愭说着,唇角便勾起一抹讥诮的笑意。
他根本不相信杨沅真会冒险进入金国,这么说不过就是将自己的军罢了。
如今他顺水推舟,倒要看杨沅如何骑虎难下。
杨沅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好,臣杨沅,领旨!”
赵愭一呆,愕然道:“燕王,你……你真要入金营救山东义军?区区三千轻骑,如何可以成事?”
杨沅沉声道:“用之得宜处,三人也可成大事,何况此去是救人,不是要攻城掠地,三千兵,足矣!”
杨沅向赵愭抱了抱拳,袍袖一甩,转身就走。
赵愭呆呆地看着杨沅的背影,直到此时,他还不相信,杨沅放着显贵的王爵身份、富贵豪奢的生活不要,居然真想去金国送死。
屏风后面,赵谌悄然转出身来。
“官家,便拨三千轻骑给他吧。”
赵谌冷笑。
他可没有忘了,他离皇位最近的那一次,如果不是杨沅,他就真的成功了。
而现在,他却永远与皇位无缘了。
他没有了所有信物。
其实信物都还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当时宋金两国相处的形势下,金国对他的全力支持。
可是现在的金国,已经不可能让大宋畏之如虎,他更是没了任何可以证明他身份的证据。
这份恨意,自然是要着落在杨沅身上。
赵谌道:“杨沅以身入局,就是为了证明他的有情有义,令陛下难堪。
官家莫如应其所请,顺水推舟。
如果杨沅骑虎难下,真个深入金国腹地,此一去很可能就回不来了。
那样一来,挡在官家拢兵集权路上的最大的一块绊脚石,便自己滚开了。
如果杨沅临战胆怯,进入金国地界,只是虚张声势一番,便仓惶逃回来,那更要贻笑天下,破了他‘杨无敌’的金身了。”
赵愭想了一想,双眸不由一亮:“老师所言甚是。山东义军,身处险境,如果朝廷毫无表示,这消息一旦传开,对大宋、对朕,都是颜面尽失。
可我大宋为营救山东义军,派出一位王爷,天下间,谁敢不说朕有情有义?”
赵愭说罢,立即拟旨,匆匆写罢一道圣旨,又唤来掌符宝的太监亲手用了印,再附虎符一枚,放在一只“钊文袋”中,命人火速送往燕王府。
现在,他倒是怕杨沅冷静下来会后悔了。
这等秘密调兵营救的事,是不能大张旗鼓的。
所以他才以密旨的方式,将调兵虎符与圣旨都放在“钊文袋”中,交由杨沅亲启。
杨沅出了御书房,一路走,一路便在思量如何营救山东义军。
之前官家用了一招“围魏救赵”,从陕西救出九万余官兵。
只是现在这一招显然是用不了啦。
三千轻骑,未必不能做事,但要做大事,用处却也不大。
杨沅正想着,晋王就着急忙慌地进宫来了。
杨沅一身的金翠袍,异常隆重。
晋王却是一身月白色的道服,浅浅系着一条带子,发髻微微歪着,脸上还有未擦干净的唇脂。
这位王爷自打归了政,又再度放飞自我了。
杨沅挺佩服他的,说起来赵璩现在是三十好几的人了。
而立之年,又是整天纵情声色的人,还能有这么大的精力和兴致,不容易啊。
晋王一见杨沅便松了口气。
他听宁儿派来的人说起杨沅今天盛装入宫,就料定必有大事。
否则杨沅不会如此打扮。
不过现在见杨沅囫囵个儿地走出来了,他也就放心了。
“二郎,今日何故入宫?你这打扮的花孔雀似的。”
杨沅见了晋王先是一呆,见他脚步匆匆,额头微冒细汗,这是为了我而来?
鹅王出息了呀,在宫里还有了耳目了?
我这刚进宫,他就知道了?
杨沅与赵璩相交已久,知道今日不说个明白,赵璩定不罢休。
杨沅道:“走吧,咱们寻个地方吃酒,事情我再详细与你分说。”
二人离开皇宫,去了“千金一笑楼。”
这家酒馆,是杨家参了股,由海伦经营打理的一处酒家。
看到杨沅来照顾她的生意,海伦十分欢喜,连忙开了最好的雅间,亲自为两位王爷把盏。
酒过三旬,杨沅才示意海伦退下,放下了筷子。
杨沅平静地把今日与皇帝交涉的事情说了一遍,赵璩又惊又怒,腾地一下站起来。
杨沅早知他会有这般反应,加重语气道:“是我,在济南府发现了他。
也是我,把他这层关系载入了机速房的甲历。于公于私,我必须去!”
杨沅现在很了解赵璩,赵璩又何尝不了解杨沅。
他听了杨沅的语气,就已知道解劝不得。
怔立半晌,赵璩缓缓坐下,沉声道:“你有多大把握?”
杨沅沉默片刻,扭头望向窗外。
“尽人事,听天命,惟此而已。
至于说把握,我又不是神算子,哪能算得出能有多大的把握。”
赵璩沉默良久,方道:“你也说,尽人事,听天命了。所以,若事不可为,莫要强求。”
他的声音微微有些暗哑。
杨沅轻轻点了点头:“那是自然,正当大好年华,我还没活够呢。”
杨沅轻笑一声,举杯,向赵璩一敬。
窗外,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