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赵愭听说已经把杨沅在四川创建的火器司全部接收,并入了大宋的军器监,心中便踏实下来。

此时的火器,受限于天气等自然因素、科技发展的技术因素等影响,还未必能对冷兵器形成超维辗压。

但它易于上手,有这一个优点就足够了。

有了这个优点,大宋“爆兵”的速度就能比对手快。

而大宋相对于金国,人口优势和经济优势,使得它能比金国更能支撑“爆兵”带来的客观需求。

如此一来,大宋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好,好的很!”

小皇帝手指轻叩桌面,略显稚嫩的面容,带着几分自得的笑意。

他小时候,亲眼见过他的父亲在权相秦桧的排挤打压下,那谨小慎微的生活。

那时他的父亲,还是普安郡王。

再经赵谌和东宫属臣们不断对他的进言,他对杨沅,渐渐便形成了一种特殊印象。

他对杨沅格外有着一种惶恐的畏惧。

他担心有朝一日,自己也要步了父亲的后尘。

尤其是西夏皇帝李仁孝,现在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这个之前被西夏国相任得敬一直踩在脚下的皇帝是什么下场,他是亲眼看到了的。

他不想步任得敬的后尘。

“杨沅的儿子们,可已回京了?”

又一名东宫旧臣应道:“潼川路经略安抚使沈虚中已经按照官家的意思,催促过了。

不过,杨家川峡地方利用杨沅的权势大肆扩张商源,买卖做的很大。

杨沅留下擅长经营的几个妾侍,正在处理相关产业。

杨沅的子嗣,是要随她们一起回京的。”

赵愭皱了皱眉:“要快,杨沅的潜势力,在外而不在朝。他的子嗣不回京的话,朕不放心。”

一名东宫旧臣轻笑道:“官家放心,地方上盯着他们呢,跑不了。”

另一名东宫旧臣道:“之前,杨沅赴任潼川,他的妻、子一家人,足足过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处理好了京中的产业,全部搬去潼川。

如今杨沅回京也不过个把月的时间,他们来不及回京,也属寻常。官家不必过于担心。”

“是啊,杨沅如今已经没了兵权,又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皇城司的人一直盯着他呢,官家只管宽心。”

赵愭轻轻吁了口气,若有所思地道:“之前,杨沅的家眷赴川,料理临安产业,足有一年之久。

去了四川之后,杨家产业更形扩张,怕是已经富可敌国了吧?”

几位东宫旧臣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地道:“据臣所知,杨家产业虽然繁杂而庞大,不过却未必有那么多的钱。”

他解释道:“杨沅赴川之后,投入巨款,建造了造纸坊、印书坊、钢铁冶炼等产业,投入大,收益慢。

之所以结束产业需要太多时间,也是因为许多钱抽不回来,转让、出兑等,都需要时间。”

赵愭微微一笑,摆手道:“众卿多虑了,这天下都是朕的,朕富有天下。纵然杨家真的富可敌国,朕也不会打他的主意。

朕只是,不希望杨沅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罢了。”

东宫旧臣们暗暗松了口气。

虽然他们想扳倒杨沅,来个“一鲸落,万物生”,附在杨沅这头巨鲸的尸骨上,吸食他的一切。

但是,他们绝对不希望他们的皇帝也有一样的想法。

因为皇帝如果今天能打杨沅的主意,那么明天就有可能打他们的主意。

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希望赵愭能谨守一个君王的本分的。

一名东宫旧臣会意地道:“臣明白了,杨沅在京中的产业,臣会叫人盯着,如果他有什么作奸犯科的举动,臣会及时出手。”

赵愭满意地点了点头。

……

七宝山上,如今已经是大宋第一大海商的鸭哥,正陪着杨沅站在山峰上。

山上正在筹备奠基仪式。

因为太皇太后吴氏和皇太后谢氏还有嘉国公主赵宁儿都要参加,所以仪式上需要准备的东西格外多。

光是安保措施,就格外的严密。

尽管这些施工人员,都是侍卫步军司的官兵,安全本来就有保障。

侍卫步军司的官兵派来了,吴挺这位步帅却还没有来过。

不过,杨沅也不着急。

毕竟,吴家受到打压,吴挺被迫“迁升”至临安,吴家十二少失火而死,这背后都有他杨沅的影子。

吴挺如果那么快就放下心结,愿意与他接近、合作,那才有鬼。

杨沅有耐心也有时间,他可以慢慢来。

如果吴挺想不通,那这个人也就不值得他拉拢了。

反正他面对危机,从来都不只做一手准备。

山道已经拓宽、平整好了。

步军司官兵反复夯实的,道路平整、结实。

这条道,不仅奠基礼时可供皇家车驾行驶,以后也是运送各种建筑材料上山的通道。

“二哥,你离开临安时,诸多产业都做了安排。

如今你回了临安,还做了大王,应该再不回离京了吧,要不要把产业都挪回来。”

杨沅思索了一下,道:“不,已经转入地下的产业,先不要挪回来。

依旧由北条大翔和三上千雅还有海伦、王员外他们各自负责。”

辨玉要烧三日满。

杨沅答应赵璩,甘心放权,从此做个富贵闲人。

不过,他可不会天真的以为,他放下了,皇帝就一定放下了。

他还要再看看,他要看三年。

三年赵愭都不动他,他才会真的放下。

如果不然,他这个立过新金皇帝、擒过西夏皇帝、绿过大理皇帝、杀过大宋皇帝的小公关,不介意跟赵愭小皇帝,再掰掰手腕。

……

“手腕伸直喽!”

一个白面无须的老太监,细声慢语儿地提醒李凤娘。

这些姑娘之中,会诞生皇后和皇妃,谁知道哪个将来就是官家面前最得宠的贵人呢。

太监们因为特殊的处境,所以最是势利。

但是他们的势利是藏在骨子里的,那些无时无刻不颐指气使的中官,没有一个能走远的。

两个宫女则拿着软尺,给李凤娘量着身材。

一旁又有一个小太监,一手托着放纸的夹板,一手提着根铅笔,认真地记录下李凤娘的手、臂、腰、腿、脚、身高等尺寸。

在宫里,有选秀的尺寸标准,尺寸不合格的,都是要淘汰的。

这些方面,李凤娘自然没有问题,轻而易举就过了关。

李凤娘就像是个颜值方面的大“学霸”,一路过关斩将,几乎什么都没做,甚至没有刻意打扮,就在第一关、第二关的筛选中,打败了七成以上的秀女。

李凤娘决定在第三关的时候刻意露点丑,然后被涮下来。

到时候她就搬进杨家去求安慰。

泰熙和青棠、阿蛮都说了,二叔这人闷骚的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家大姑娘通过泰熙和青棠、阿蛮,已经了解了很多杨沅的另一面,所以尚未交手,她便已胜算满满了。

自从知道李凤娘赴京选秀路上,一直乘坐杨沅的官船,在宫里遇到杨沅,李凤娘也毫不避讳与他说笑的事情之后,赵愭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女子便格外关注起来。

他不确定,杨沅和李凤娘之间是否有男女私情。

虽说杨沅已有正妻,李道断然不会让他的女儿去给别人做侧室。

可问题是杨沅现在贵为燕王,王爷侧妃可不等同于妾。

不管是社会地位还是待遇。

而且,他更担心杨沅和李道私交甚笃。

不管是出于哪一方面的考虑,他都决定,要纳李凤娘入宫。

掌握了李凤娘,他就等于掌握了李道,这位久镇鄂州的军区司令。

鄂州原是岳飞的地盘,李道又是岳飞旧部,他在鄂州一带经营的时间又远超过岳飞当年,所以他对当地的掌控力是极高的。

鄂州百姓对岳飞的感情最深,前些年朝中不时有大臣为岳飞鸣冤,而鄂州地区却是民间自发地替岳飞鸣冤。

朝廷每每派出官员,以采访使、按察使、查访使等身份巡访地方、观望民情、监察官吏的时候,鄂州百姓总会把为岳飞鸣冤做为必提的谏议呈上。

所以鄂州民心,与朝廷掌控力最强的东南地区是不同的。

再加上朝廷现在要经略川峡和陕西,削弱杨沅对那一带的影响。

而鄂州是进入川峡的锁钥之地。

因为以上种种,他是不能轻易动李道的。

不能动他,那就只能拉拢。

把他的女儿纳进宫,把他绑定在自己身上,就是手段。

不过,此女不避嫌疑,一路东来,非得与风流好色的杨沅同舟,赵愭对此甚是不喜。

因此,他的皇后之位,注定是与李凤娘无缘的。

赵愭决定,先给李凤娘一个正三品的婕妤,如此也就全了李道的体面。

皇后没有她的份儿,四妃、上六嫔、下九嫔,他也不想给李凤娘。

如果此女殊丽异常,以后侍候朕又格外小意温柔的话,再赏她一个下九嫔的位置,也就到头了。

……

眼看就要年底了。

元旦正日,皇帝赵愭就要正式亲政。

这才是赵愭目前最为关心的事。

这不只是一个大典那么简单。

正式亲政后,诸多权力的彻底移交,对于朝廷人事的重新任命,亲政之后第一道执政方策的诏书……

所有这些事情,他都要充分考虑,反复斟酌。

赵愭才多大年纪?

他作为储君被培养的时间并不长,父亲赵瑗就病故了。

匆匆赶鸭子上架的赵愭,既没有机会从父亲那里得到太多执政者的经验和知识,也没能从东宫师傅们那里得到太多为君者的本领。

宋朝的皇太子权力是极小的,不仅没有像唐朝时太子的东宫十率这样的武装,就连东宫的属臣,都有许多是兼职。

这些兼职官一方面担任着朝廷命官,一方面挂着东宫属官的身份。

对这些兼职官,赵愭也做不到推心置腹的信任。

他最信任的,是那些他做太子时的专职属官。

这些东宫属官才是真正的从龙之臣,是完全因为他才跃了龙门的。

可是这种官,理所当然的能力都有所不足。

不然,他们当初也不至于在朝廷里没有兼职了。

因此,赵愭处理权力移交,人事任命,执政方略颇感吃力。

这些亲信能帮得上他的,终究是太少。

于是,他提前给了赵谌一块出入宫禁的腰牌。

这样,就不用他每有大事再专门跑一趟宗阳宫了。

现在赵谌虽然还没有舍人的身份,但是已经成为赵愭事实上的贴身大秘了。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