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凉山州阿勒城有六万人口,兵马则有四千余。

大理国的总人口约有三百万,总兵力约有十万。

所以,阿勒城的有四千兵,在地方上已经算是相当有规模的一个大部落了。

阿勒城的首领是一位部长,也就是县尹。

但是实际上,他们这儿的官,大多数都是军政一把抓的,因为他们就是本地的部落长。

刀部长此次出征,只留了一千部落兵守城,带了足足三千人马,气势恢宏。

他之所以如此冒进,原因很简单:他并不觉得大宋劳师远征,还能有什么战斗力。

听说宋军在叙州杀得马湖蛮溃不成“部”,但是同样的消息落在不同的人耳朵里,是会有不同解读的。

有人因此畏惧了宋军,但也有人对此不屑一顾,刀部长就是不屑一顾的人之一。

乌蒙七蛮与叙州三蛮的力量是半斤八两的,而乌蒙七蛮被凉山土兵打的狼狈不堪。

凉山土兵只不过是驻扎在凉山州边陲地区的几路土兵。

刀部长自认他的精兵良将,战斗力是优于凉山土兵的。

因此推算下来,刀部长大于凉山土兵,凉山土兵大于乌蒙七蛮,乌蒙七蛮等于叙州三蛮。

这样的话,打败了叙州三蛮的宋军,难道就能比他的兵马更厉害吗?

何况,他刀擒虎也是读过兵法的,他可是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啊!

因此,刀部长迫不及待地就领兵来了。

他怕被别人抢了先,他要“头啖汤!”

刀擒虎的兵也很兴奋。

因为大理国的士兵出战时是需要自备粮草的,但是他们可以随意抢劫。

抢掠所得要上缴三成,其余皆归个人所有。

所以,这三千部落兵也是兴冲冲而来,他们想要满载而归。

杨沅终于找到了一只可以用来儆猴的鸡,他心里也很高兴。

而且他也想亲自检验一下火器的战斗效果,所以他也兴冲冲地上了前线。

双方在一处开阔带遭遇了。

今天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的。

杨沅没把火炮拖来,主要是因为……杀鸡焉用牛刀?

当刀部长遇到了杨抚帅,双方都大为期待这一战。

几乎没怎么排列阵形,刀部长的部落兵就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

而杨沅这边,训练有素的火铳兵已经按照鼓点站位整齐,一排、两排、三排……

一排装铳,一排进铳,一排放铳。

第一排射毕,退至第三排装铳,第二排进至第一排放铳,周而复始轮流齐射。

凭着这种办法,在速度上,它才勉强跟得上弓弩的射击速度。

但是,从训练角度来说,火铳兵的培养可比弓弩手的培养要快太多了。

有了火铳,又有庞大的人口,杨沅可以源源不断地制造出火铳兵。

可是一个合格的弓箭手,他的训练成才最快也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

杨沅可以源源不断地制造出火铳来,源源不断地制造出火铳兵来,却无法以同样的速度制造一批批弓箭手出来。

而且杨沅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火器才是未来。

他现在主动推动火器的运用,才能促进火器更快更好的发展。

哪怕它一时间还达不到近代火枪兵的威力,只要能达到明朝神机营的效果,在这个时代的大部分战争环境里,就足以应付了。

“砰砰砰……”

炒豆般的枪声不绝于耳,手雷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战场上浓烟滚滚。

好在今天还有风,硝烟消散的快。

杨沅策马高坡,俯瞰着战场,一边观察战斗,一边暗暗分析着。

如果是在广阔平原的战场上,遭遇了大队骑兵,再配备上足够数量的远近程火炮的话,应该也能抵消骑兵集团冲锋的威力。

宋军火器兵原本就对训练步骤滚瓜烂熟了,一共也就那么几步,装铳,换排,射击。

真正能影响他们,让他们手忙脚乱甚至乱了队列的,是心理素质。

但他们在叙州已经打过仗了,而且当时面对的并不是迅疾如风的轻骑兵集团冲锋,他们得到了磨砺意志的最好机会。

从此,他们就成了老兵,一代代新兵将在他们的传承带领下,迅速适应这种战斗模式。

如今经过战争洗礼,他们的心理素质已经大为提高,根本不理会对面的叫喊与疯狂。

他们清楚,只管做好自己的事,越是冷静,发挥出来的杀伤力才越大。

何况,在他们背后还有六百多名骑兵,正提着马刀跃跃欲试。

排枪激射,光着大脚板、穿着布衣冲锋的阿勒城部落兵顿时遭受了重挫。

尤其是那不绝于耳的射击声,尤其是他们的肉眼看不见子弹,却能被子弹贯穿肉体、射翻在地。

根本接触不到敌人的沮丧尤其强烈。

刀部长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

铜锣在后阵急促敲响了,他要收拾残兵,改变战术。

但是,在吓破了胆的部落兵仓惶后撤的时候,大宋的火铳兵迅速集结,竖排站立,让开了一条条的跑道。

后队密集的骑兵便一催胯下马,一举手中刀,嗷嗷叫着冲了出去。

骑兵冲阵,以排山倒海之势,撞进了正在仓惶后退的阿勒部落兵阵营中。

骑兵一往无前地冲过去了,撞开眼前的一切,踢开眼前的一切,砍断眼前的一切。

骑兵所过之处,残肢断壁,血污遍地。

后面,火铳手长长的火铳上面,已经装好了锋利的刺刀。

火铳变成了长枪,端着枪的火铳兵在鼓点声中,“嚓嚓嚓”地整齐步伐中向前走来。

那些侥幸未死的,躺在地上惨叫凄嚎的,在他们梳篦一般地趟过之后,再无活口。

……

刀擒虎伏在马上,领着几十个残兵落荒而逃。

他已经顾不及那些退下来的残兵败将了,他现在只想逃,逃回他的阿勒城。

虽然那城不及中原的大城,没有护城河,没有高大而宽厚的城墙,但好歹也是一处倚仗。

他相信,逃回去他就安全了。

再不济,他还可以向其他部落首领求助。

他只心疼,不知道他带来的三千兵还能有多少活着回去。

此战之后,在凉山州地区,他再也无法保持现在这样举足轻重的地位了吧?

也许最少得需要十年他才能恢复元气、恢复兵力。

三千青壮的消耗,就让刀部长不得不考虑青黄不接的局面了。

也许,我可以放开规矩,允许平民纳妾或者双妻?

刀擒虎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胡思乱想这些东西。

或许是因为他的潜意识里,不敢去面对眼下的惨烈损失。

三千精锐一战尽殒,这么惨烈的仗,他根本没打过。

如果大理国也像灵壁大战一场,双方战损达到十万之巨,那大理就得举国缟素,彻底崩溃了。

这就是大国的底蕴,小国无法禁受如此巨大的损耗。

阿勒城到了。

刀擒虎心中一暖,热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他那几十个光着大脚板,跑得气喘吁吁的部落兵率先放慢了脚步。

他们止不住的悲伤,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啊?

明明从这座城离开的时候,他们兵强马壮,绵延数里,阖城百姓相送,期待他们凯旋。

可是……

等等!

那是什么玩意儿?

一名部落兵擦了擦眼泪,看到了城头飘扬的旗帜。

那是……大宋的旗帜?

城上有两杆大旗,一个“宋”,一个“杨”。

大理国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汉字和僰文,但实际上,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流行使用的一直就是汉字。

跟在刀擒虎身边的这些亲兵,家族在部落里也是比较有身份的,所以多少识些字。

此时,杨沅麾下正将尉迟守礼正大马金刀地坐在刀擒虎的部长府里,拿着竹筒喝酒。

看着士兵们推搡到面前的刀擒虎的妻妾儿女,尉迟守礼大声吩咐起来。

“遵抚帅令,城中所有高过车轮的男子,全部送去挖矿,不从者,死!”

“城中十五岁以上女子,依战功大小,由将士们择选为妻。”

尉迟守礼又看了看面前那几个容颜俊俏的女子,咧嘴笑道:

“似这般姿容妩媚者,先送去给抚帅掌掌眼。抚帅若不要,再依官职,依次而降,由诸位将官挑选!”

……

据说,刀擒虎刀部长领大军三千,讨伐宋师,只一柱香的功夫,三千大军,灰飞烟灭。

据说,阿勒城中高过车轮的男丁,全部贬作战奴,拖到会川绿水湖畔给杨抚帅修建别业去了。

会川这个地名,倒是唐朝时就有了,唐高宗前此地叫会无,唐高宗为其命名为会川。

取“川原并会,诸酋听会之所”之意。

据说,刀擒虎被阉割了,成了宫奴。

他的妻妾,现在都是杨抚帅的侍妾,他每天就在寝室里侍奉……

据说有很多版本,凉山州各部落首脑是一听一个不吱声儿。

据说杨抚帅还说了,凉山州要从此归属大宋,凉山诸部从此为大宋臣民,只要臣服归降,接受大宋官职,则一切如旧。

若不然……

大理国凉山演览(都督)袁顺为的幕客师爷已经开始翻阅古籍,引经据典地考据起来。

凉山州,西汉元鼎六年正式建越嶲郡,置十五县,隶属益州(成都)。

隋代越嶲郡仍属益州总管府,唐代改称嶲州,归属剑南道西川节度使管辖。

唐至德元年,吐蕃、南绍联兵攻陷越嶲郡,四十一年后,复被大唐收复。

又过了六十八年,再被南诏攻陷,后由大理国继承,直至今日,再被大兴国继承……

幕客师爷大喜,立即抓着古籍去见袁都督。

“大演览(大都督),属下都查明白了,一千三百年前,我凉山州就属于中原王朝,我们归属大兴国才不过一月有余,我们……我们其实是大宋臣民啊!”

幕客师爷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袁大演览震惊地道:“是……是吗?老夫昏聩啊,居然认贼为君,我是大宋之臣,我要去见杨抚帅,我要重归大宋!”

凉山州其他诸部怎么想,袁顺为可管不着了。

他可是住在城里的,想往深山里避都没地方去。

爹死妈嫁人,各人顾各人吧!

他没功夫去联络其他部落,虽说若能联络诸部一起去降,他的功劳会更大。

但他就怕降的迟了,会落得刀擒虎一般下场。

不过此时,刀妃妃已经选定了几个与她的家族有亲戚关系,彼此间常有走动的部落,主动前去招揽了……

上一篇:第766章 杀鸡
目录: 临安不夜侯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