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杨政接过药碗,那药汤黑褐色,闻着便极苦。

杨政似乎早就习惯了,喝着竟全无异色。

一碗药汤喝罢,用手帕擦了擦嘴,挥手示意了一下侍奉汤药的郎中。

郎中会意,收拾了药碗,在两名杨政亲兵的监护下,背起药箱退出了卧室。

杨政是去年末才检查出患了肝瘤的,依照郎中诊断,这是绝症,若换一个人,现在就已去世了。

杨政身体底子好,再加上有足够的财力调养,这才撑到现在。

杨政也从早期的厌食、腹泻发展到现在腹部持续胀疼难当。

不过,他必须撑下去,至少撑到安排好后事。

可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眼见说服不了诸将,才决心以雷霆手段达到目的。

这个郎中是西川名医,自从聘请入府,就受到严格管制。

杨政是担心自己的病情一旦泄露出去,会引起意外的变化。

忽然,一阵喧哗声传来,杨政霜眉一皱,不悦道:“外面何人喧哗?”

但,本该守在寝室外的侍卫却没能如往常一般及时回答,而且,室外还传来了清晰的刀剑撞击声。

杨政脸色一变,穿着一身小衣就下了榻。

他鞋也没穿,赤脚抢到墙壁边,一把摘下了他的七星宝刀。

院中四处,刀光剑影。

杨政经营多年,忠于他的兵马还是很多的。

当然,这兵马并不驻扎在帅府里,但帅府里两百多名侍卫,也都是绝对的忠耿耿耿。

潘泓岳领兵抵达帅府是很顺利的。

这里本就是一座边城,最高首脑不是知府、知州,而是兴元府御前诸军都统制杨政,是军政府。

有兵马调动来去,乃是常事。

更何况还有时寒、周无翼、刘入溪等人暗中策应。

但,进入帅府之后,就要靠硬碰硬的打进去了。

府中处处刀光剑影,潘泓岳则领着数十名亲兵,直接杀奔杨政的卧房。

杨政提刀走出卧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他的侍卫正个个以一当三四,陷入刀光剑影的苦战之中。

潘泓岳在十余名护卫的簇拥下,正穿过激战的一个个小团体,缓步向他走来。

杨政微微眯起了眼睛:“小潘!”

潘泓岳站住了,按刀站定,欠身道:“太尉。”

杨政冷冷地道:“你这是……要造反?”

杨政虽老,余威犹在,哪怕潘泓岳已经存了必死之心,见到他还是不由自主地产生敬畏之意。

他沉声道:“不,末将只反太尉,不反大宋。”

杨政想了一想,缓缓问道:“哪里出了问题,叫你铤而走险?”

潘泓岳道:“掌书记陈涿光往定军山去做什么,太尉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何必明知故问。”

杨政恍然,轻呵了一声。

潘泓岳道:“末将追随太尉逾二十余载,一向敬重太尉。今事已至此,太尉,不如给自己留个体面吧。”

杨政放声大笑,随着咳声起来,他才止住笑,缓缓拔刀出鞘,沉声道:“杨某一生,为战而生,以杀证道,若死在刀下,那也算是兵解了。

如今既已提刀在手,安有束手就缚之理。小潘子,来吧!让老夫看看,你这几年,有多少长进。”

潘泓岳轻轻摇了摇头,缓缓拔刀出鞘。

老太尉是他敬重的人,如果非要送老太尉上路,那也得他亲自来,岂能让杨老太尉被乱刀砍死?

那不该是这位迟暮英雄的死法。

但,这时候,杨福和杨禄被推搡着押解过来。

“爹!”

“爷爷!”

这一子一孙一叫,虽已形销骨立,却仍虎眸贲张的杨政杨直夫,登时泄了杀气。

扭头看一眼他唯一的儿子和长孙,杨政举起的刀,缓缓地垂了下去。

潘泓岳怜悯地看着杨政,低声道:“太尉,末将保证,令子与孙,绝不会受到牵连。”

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一个才干庸碌、性格懦弱的杨福,一个妻妾成群却一无所出的酒色之徒,还有一个智商顶多十一二岁的小傻子……

太尉一世英名,从一介无名小卒,直到今日俨然一镇王侯般的存在,子嗣却是这般不争气,还能指望他们有什么出息?

听了潘泓岳这番话,杨政闭上眼睛,仰天长叹了一声。

刀,呛然落地。

彼此相交相知数十载,他相信潘泓岳的承诺。

事已至此,他还能如何选择?

杨政一生杀戮之重,致有“虎将”之称,此虎谓之西方白虎,主杀伐之神兽。

可是,哪怕儿孙再不争气,在迟暮之年的他眼中,也是超越了其他一切的,必须庇护的存在。

……

杨沅安排好了定军山的一切,着令韩金勋暂摄裘皮儿职权,自己则押解着徐夫人,带着裘氏一家回南郑。

重伤未愈的陈涿光乘着一辆车子,加上裘家家眷的车队,绵延一路。

陈涿光恨不得立刻插翅飞回南郑,太尉要知道栽赃成功才能动手。

可是这个动机,他又不能直白地告诉杨沅。

杨沅就算真是太尉的族弟,这才刚刚认下的亲戚,对方又是钦差,他也不敢轻易信任,以如此秘密相告啊。

可如此一来,杨沅觉得他伤重,须静养,不宜奔波,他就没理由拒绝杨沅的好意了。

也罢,就这么回去最多也就慢了两天,来得及。

陈涿光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他们可以慢慢而行,杨沅却不想伴着大队缓缓而行。

定军山发生的这些事,他需要尽快见到杨政商量。

杨沅觉得,有定军山之事的发生,再加上陈涿光发现的书信,他应该有把握说服杨政,放弃交兵于吴家的打算。

此事已经被他知道,杨政便也无法再对彼此勾连密谋的时寒等人进行报复打击,但双方的关系却必然因此恶化。

这种情况下,只要他晓以利害,杨太尉审时度势,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老太尉不就是想为子孙谋划吗?

他做为小叔爷,替杨政承担起照料这些晚辈的责任也就是了。

杨沅并没有怀疑杨政伪造族谱,所以他现在是真的相信自己和杨政是同一个祖宗。

只不过,就算他相信,也不会因此受到裹挟。

但,他很喜欢杨寿这个年轻人。

而且,成为杨政的族弟,至少可以部分接收杨政的政治遗产,有益无害。

杨沅把押解裘家人、照顾陈涿光的任务交给了杨寿。

他看出来了,这孩子智商不够,但有一个好处,你让他做什么,他会很认真地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此次往定军山来,他只有三十六名侍卫,陈涿光带了一都人马,由杨寿统领。

杨寿这边一百多人呢,让他们押解车队正合适。

杨沅安排妥当,便带着自己的人,轻骑快马,先行赶往南郑城。

……

南郑城,太尉府里。

时寒、周无翼、刘入溪三位将军,本来是到太尉府探望杨政的,结果被发动兵变的潘泓岳给一勺烩了。

但,潘泓岳打出的旗号是“诛杀杨贼,不反大宋”,因此,三人只是遭到了软禁,并无性命之忧。

隔壁房间,关押着杨福、杨禄父子。

战斗只发生在太尉府内,事发之后,潘泓岳又假传帅令,接管了南郑城防。

因此,南郑城中一派宁静。

太尉府外,根本没有人知道帅府中发生了兵变,不知道杨太尉已经成为阶下之囚。

杨政卧房内,潘泓岳拒绝了杨政要见一见儿孙的要求,沉声道:“太尉,潘某为人,您是知道的。我答应你,不伤你家一人,便一定做得到。太尉请安心上路吧!”

如果是二人交手,让太尉死于他的刀下,他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但,此时杨政已经缴械,让他提刀上前,杀死这位追随了数十年的故主,他真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他希望杨政死的体面一些,能留个全尸更好。

所以,他为杨政准备了一条白绫。

杨政已经提出可以让他在一旁监视着,但潘泓岳还是不肯让他们父子相见。

杨政也知道,是无法达成这一愿望了。

他把白绫捧在手上,想到自己这一生……

七岁,父亲战死于入侵的西夏人手中,由寡母和族人养大。

宣和末年,入伍成为弓箭手。

仅六年,他就累功从一介小卒,升为右武大夫……

到头来,却是三尺白绫葬一生。

嘿!

潘泓岳见杨政捧着白绫,一副百感交集、踟蹰难决的模样,不禁有些失望。

难道自己追随多年的这员虎将,临到老来,竟也如此贪生怕死了么?

潘泓岳忍不住讥诮地道:“太尉,您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有白虎杀神之美誉,一生中亲手杀死的敌寇,不下于千人。

怎么,临到老来,却也没了男儿决绝之气,如此贪生怕死了么?”

“哼!”

杨政乜视了潘泓岳一眼,笑骂道:“你个小兔崽子,老夫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的时候,你还只是刚刚入伍的军中一小卒,居然对老夫用激将法。”

他把白绫往桌上一抛,冷冷地道:“老夫还有一件心事未了,此事不了,老夫无法安心上路。”

潘泓岳眉头一皱,他不是不近情面地不让杨政父子相见,既然答应不杀杨政子孙了,他是真想办到。

这样的话,他怕杨政给儿子密授机宜,留下什么交代。

虽然杨政让他在一旁监视,但人家父子何等默契,说不定不经意间就完成了交接。

潘泓岳为难道:“太尉,末将保证,绝对不杀您的子嗣,但……不可相见。”

杨政冷哼道:“你的承诺,老夫自然信得过,也不是要见他们。”

“那么,太尉还有何心愿未了?”

杨政想起当年他带兵杀回家去,眼见家中女眷赤身露体地倒在血泊当中,有长辈,有姊妹……

她们受尽污辱,却也是又遭虐杀,难逃一死。

又有那贪生怕死,甘心事贼的亲人女眷,哪怕是父母被杀、哪怕是儿女被害,只为了苟且,便卑颜含笑,承欢于贼人身下,忍不住心又痛了起来。

杨政咬紧牙关道:“姬妾不死,我心难安!”

“原来如此!”

潘泓岳恍然大悟。

他想了一想,沉声吩咐道:“来人,把太尉的姬妾全部押来此处。”

不一会儿功夫,杨政姬妾二十一人,全部被带进了他的卧室。

潘泓岳摘下自己佩刀,双手奉与杨政案前,一步步退到室外,房门“砰”地一声关上了。

潘泓岳一撩裙甲,跪在了阶上,高声道:“末将潘泓岳,恭送太尉上路!”

他双手据地,一个头,深深地磕了下去。

上一篇:第702章 比剑
目录: 临安不夜侯
下一篇:第704章 拿钦差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