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枝繁叶茂的新山头
在这个商业炒作还不流行的年代,杨沅对“水云间”酒家的运作,使它当真成了一个科举圣地。
这个年代的读书人,虽然学的是“敬鬼神而远之”,但是他们当然比现代人更加相信这些东西。
而且科举远比高考更有重大意义,那可是能够马上变现的,而且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
这种情况下,现代社会高考前去拜文殊菩萨的学生都摩肩接踵,何况是这个时代。
更何况,“水云间”本来也是一处极好的饮宴交友之所、更是一处适合游览的风景殊胜之地。
李凤娘和赵宁儿走下轻车,就看到湖畔有士子漫步,酒家有书生进出。
原本她还未必会去认真看那些人物,可是有了贝儿的一句话,李凤娘再看他们时,忽然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也许,自己的男人就是其中一人呢?
于是,李凤娘和赵宁儿的举止便有些“狗狗祟祟”了。
好在她们年纪尚小,而且都是五官精致的俏女娃儿,怎也不至于表现出男凝的猥琐、女凝的花痴。
高了、矮了、胖了、瘦了、老了、黑了、丑了……
一旦带上审视的目光,李凤娘总能找出他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弱点,所以脸上开始露出嫌弃的模样。
“宁儿,你有看上的人吗?”
大失所望的李凤娘自己一个也没看上,这才想起问问赵宁儿的看法。
宁儿吓了一跳,小手连连摆动,生怕沾上什么脏东西似的:“我不要我不要,我才不要呢,我还小呢,你想看自己看吧。”
“嘁,就没一个能看得入眼的。”
李凤娘皱了皱鼻子,嫌弃地道:“算了,咱们还是去‘水云间’拜一拜吧。”
赵宁儿萌哒哒地问道:“你去拜什么呀,你又不考状元。”
李凤娘理直气壮地答道:“我是不考状元,可我早晚得拜状元啊。”
“你拜他做什么?”
“夫妻对拜呀!”
于是,两个人就手牵手,跨进了“水云间”酒家的大门。
一进门,她们就看到一个人在舞剑。
那是杨沅在舞剑!
本来,酒酣之际,最先兴起,下场舞剑的人是陆游。
陆游的一手剑术当真不凡,他可是凭着一口剑,就杀过猛虎的人。
当然,我们一般提到猛虎,首先想到的就是东北虎。
而陆游杀的是一只华南虎,华南虎的体形可是比东北虎小了一倍。
但那也是一头野性难驯的猛虎,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陆游的一口剑使出来剑光缭绕,煞是好看。
但是在杨沅这等行家眼里,却知道那不仅仅是好看,而且都是真正的杀招。
陆游的每一剑都颇见功力,绝非花拳绣腿。
待陆游收剑,便赢得了满堂喝彩,杨沅便起哄让虞允文也露一手。
虞允文自幼就有志从军,虽然和他爹闹了一辈子的别扭,最终还是走了科举之路,但他必然是有一身好武艺的。
不过,虞允文都快五十岁的人了,他的心性脾气怎么可能还和年轻人一样。
这种游戏他玩不来,便笑着婉拒了,反过来他又将了杨沅一军。
灵壁大捷,那可是数遍两宋也极其罕见的一场大捷。
这一战双方精英死伤之众,战况之惨烈,战果之辉煌,足以彪炳史册。
因为刚刚举行不久的“阅兵礼”和“献俘礼”,关于这场战役的消息更是甚嚣尘上。
由于此战的主帅乃是一个文人,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这就使得天下读书人宣扬起来格外的热忱。
杨沅之名,借由这些文人之口、文人之笔,已经是老幼妇孺,无人不知。
虞允文反将了一军,杨万里、范成大和陆游群起响应,杨沅不好忸怩,也就接过陆游的剑,也舞了一回。
杨沅不仅修习了上乘的内功心法“蛰龙功”,而且随着官位的提升、地位的提高,他的养气功夫也愈加深厚。
如今一口剑在手,不仅显得气度非凡,他对于武技的理解,也已是更上层楼了。
单是他捏个剑诀,长剑一挑,便有一种无形的气势扑向围观的众酒客,仿佛杨沅瞬间人剑合一,整个人都化作了一口锋芒毕露的宝剑。
手、眼、身、法、步……
杨沅剑势展开,便有凌厉的杀气洒满全场,所谓“一舞剑器动四方”,观杨沅之剑,才叫人有如此切实的感受。
赵宁儿和李凤娘手牵着手,蹦蹦跳跳地走进水云间大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满堂宾客贴壁无言,大堂之上一剑独舞。
剑气纵横,英姿勃发!
李凤娘和赵宁儿入目的,全是杨沅一个个仿佛定格在她们心里的矫健身影。
那一口剑忽如紫蛇迸放的漫天电光,忽如东风夜放的花苞千树,剑纵横,人倜傥。
李凤娘看得一颗少女芳心怦然一跳,那魂儿刹那间便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仿佛迷失了归路。
赵宁儿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那剑如虹人如玉,忽然就想到御街之上,自己坐在他臂弯里的情景。
这一刻,赵宁儿心中便涌起了一种冲动,她好怀念坐在他坚实臂弯里的那一幕。
杨沅看到她们进来,心中微感诧异。
于是,漫天剑光一收,杨沅剑藏于腕后,向她们莞尔一笑。
他却不知,这一笑,就像沾了糖霜的白月光,一下子甜进了她们的心里。
……
十二月二十,杨沅不公开地但一样礼数不少地迎娶了肥玉叶过门儿。
杨沅只请了极少的朋友到家里吃喜酒。
礼部的陆游,兵部的杨万里,崇政殿说书的范成大,枢密院制置兵马司提举虞允文,枢密院雀字房承旨刘商秋,都察院的樊江、王烨然、李泽平、文天,隗顺,吏部的萧毅然、卢承泽……
这是杨沅在文官系统里的密友。
军伍方面,淮西方面军的司令邵宏渊,淮东方面军的司令李显忠、军长陆天明,鄂州方面军的司令李道,相继送来了过年的礼物。
不过,能被派出来送礼的,哪有一个不机灵的?
得知杨沅纳美妾过门儿,而且规格如此之高,显见他对此女的宠爱。
所以这“送礼人”顺势就把正旦贺礼改了名义送上,至于新年贺礼,另行置办就是。
这么做主人绝不会骂他们擅作主张,只会更加器重他们。
萧千月,寒千宸,曲大先生,王长生还有计老伯,老苟叔他们自然也是杨家的座上宾。
这些,基本上也就是杨沅现在的班底了。
三年前,他还是临安市上一个跑索唤的闲汉,草鞋跑得大拇指都露了出来。
三年后的今天,杨沅隐隐然已经成了一座高高的山头,他自在峰上逍遥,风光无限。
肥玉叶见了这等规格,心中暗暗感动。
鹿溪是被皇帝认作义妹的,有长公主的身份,她就算是明媒正娶,再如何大操大办,那规格也是比不了的。
但是如今这般规格,显然是杨沅已极尽所能,也足见对她的呵护。
玉叶姑娘自然要对郎君投桃报李一番,奈何她此时偏偏已经有了身孕,不敢颠狂。
所以少不得先叫杨沅得唇进齿,接着再拿一血,终是遂了他的心愿。
……
杨沅家里的“班底”也是愈发地兴旺了。
过年的时候,去祖祠里祭拜祖先,杨沅对大哥说,杨家添丁进口,很快就能如大哥所愿,让杨家如当初一般,重现大家族的兴旺气象。
正月里,薛冰欣和丹娘的孩子便相继问世了。
起名一贯随意的杨大官人,给这前后只差三天的两个儿子分别起名为杨果、杨志。
薛冰欣和丹娘只觉得这名儿倒还好听,却也不太明白杨沅给孩子取名的依据。
直到有一天杨沅吃醉了酒,这才对她们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薛冰欣是卖果子上了当,赔了个底儿掉,这才“以身还债”,赔给了替她还债的杨沅,所以二人这份缘,就结在那个果儿上。
至于丹娘,却是因为他当初想帮乌古论盈歌解除婚约,于是想到了西湖岸畔“水云间”酒家,有个左眼角上有颗美人痣的姑娘可以引完颜屈行上钩,所以寻去“水云间”,这才与丹娘结缘。
所以,这孩子就叫杨志。
薛冰欣和丹娘听了杨沅的解释,自是又气又笑。
薛冰欣不服气地道:“那人家再给你生个儿子时,你又如何取名?”
杨沅从容答道:“杨翟(债)如何?”
回答他的,便是薛冰欣抛出来的杨果的一块尿布。
丹娘想起自己之前那般凄苦,倒是因为盈歌的一个委托,改变了自己一生命运。
说起来,盈歌这可算是自己的大贵人了。
盈歌是北地姑娘,性格比较直爽,和水乡女子的丹娘平时走动并不密切。
因此一来,两人的关系肉眼可见的亲密起来。
至此,上了杨家族谱的这一辈儿,已经有子四人,分别是杨捷、杨钦、杨果、杨志。
李师师那儿还有一个杨省,那才是大哥,只是认祖归宗也不知还要到几时。
已经有了身孕的玉叶忧心忡忡,人家生的都是儿子,夫君纳她过门儿,给了她那么高的规格,这要是第一胎生个姑娘,可不比姊妹们矮了一头?
鹿溪倒是不太担心,因为李夫人帮她号过脉,铁口直断,说她怀的是个男孩。
至于玉叶,因时日尚短,还不能判断出来。
这回换杨沅忧心忡忡了。
其实在这个年代,子孙满堂是好事,大户人家更不担心养不起的问题。
比如他那好友,陆游有子六人,这还是只算男丁。杨万里也是光儿子就有七个。
只是杨沅多少还是受到了后世观念的影响,一想到有这么多的子嗣,而且还都是男丁,就觉得头大如斗。
夜晚与鹿溪同榻,杨沅抚着小娇妻日渐隆起的肚皮,叹息道:“这要是个女孩儿该多好,家里男丁太多了呀。”
得了便宜卖乖是吧?
鹿溪白了他一眼儿,又蹬了他一脚,傲娇地捧着肚皮翻了个身,丢给他一个背影。
当爹的这么说话,肚子里的小宝贝指定不开心,叫他好好反省一下。
此时,北金的百里冰和西夏的拓跋黑衣已经相继赶到巴蜀,并且摇身一变换了身份。
有一个国家暗中支持,他们想以新身份在巴蜀地区出人头地还是很容易的。
当他们在巴蜀站稳脚跟以后,关于西军的诸多不利消息,便渐渐传到了临安。
西军历经几代更迭,一座座山头倒下,又有一座座山头起来,如今活跃在川陕地区的西军,还有三座山头,分别属于吴家、杨家和郭家。
家大业大,自成山头,他们当然就有把柄可抓。
比如那势力最大、声誉也最好的吴家,光是吴玠就有五个儿子,吴璘有十二个儿子,龙生九子还个个不同呢,他们自然也不可能个个无暇。
何况还有众多依附在吴氏门下的亲朋好友、死忠部门、同乡子弟,哪一个不是骄兵悍将?又岂能没有一点不法行径。
百里冰和拓跋黑衣不需要炮制关于他们的假消息,那样的消息也很难经得起查证。
他们只需要把涉及到这些将门的一些劣迹恶行张扬开去就行了。
以前只是没有人去刻意传播他们的事迹罢了,天高皇帝远这句话并非空谈。
可此时,恰值金国大败,偃旗息鼓,而西夏重新与宋接壤、开始趁火打劫,川陕地区因此重新成为了大宋朝野最关注的地方。
再加上有心人的刻意传播,诸多黑料开始陆续传进了大宋朝廷的耳中。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