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杨沅和李显忠走下金山,迎接兵部侍郎张舒宁。

后边,士兵正按杨沅的要求,把七颗人头一一悬挂上高杆。

罗鑫是C位。

七颗血淋淋的人头挂在高杆上,还在滴着血。

风一吹,那血滴便飘过来。

刚刚登上山坡的张舒宁再也顾不得兵部大员的威仪,加快脚步走进了大帐。

朝廷获悉灵壁大捷的消息,当真是朝野为之震惊、振奋。

振奋的是,自从岳飞含冤而死,宋军已经很少能在大规模的野战中取得胜利了。

震惊的是,这一仗竟然如此惨烈,简直不可想象。

抚恤、奖励什么的,得等前线总结成战表报送上来,但是犒赏慰劳以及善后事宜,却是需要马上做的。

于是,兵部侍郎张舒宁便主动请缨,要来前线主持其事。

让兵部派人来,此时倒也是最合适的。

因为兵部管后勤和厢军。

大宋这一战损失了那么多的战兵,是需要及时补充兵员的,尤其是各州府的屯驻军,他们常驻一线。

如此一来,让兵部派个大员去,就能很好地完成各种衔接。

可惜张舒宁终究是迟了一步。

想到悬挂在高杆上的罗鑫的人头,张舒宁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罗鑫固然有畏战怕死的心思,可也是因为有了他的授意,存心给禁军拖后腿。

不过对此他倒并不担心,罗鑫无凭无据的,不会也不敢攀咬他。

不过,要在军中培养一个可用之人,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张舒宁此来,也是为了保下他。

只要张舒宁接收了两淮防务,把杨沅打发回临安,要保下罗鑫还不是举手之劳?

张侍郎并没有急于赶路,因为他压根就没想到前线会有人擅杀大将。

上一回这么干的人还是张浚,可张浚是什么资历?

两淮战场上,谁有这个老资历,敢擅杀一员大将?

所以张侍郎走的四平八稳,结果等他赶到,看到的却只有罗鑫的一颗人头。

张侍郎眼神复杂地看了杨沅一眼,见杨沅一脸淡然的模样,张侍郎在心头冷笑一声,按下隐隐的杀机,微笑道:

“杨监军此番立下不世之功,监国欣喜莫名。得到捷报之后,马上就派金牌急脚递,传报官家御前了,恭喜呀。”

杨沅欠身道:“此战,谈不上兵法,也没什么韬略,全是将士用命,上下一心,非杨沅之功。”

张侍郎笑吟吟地道:“什么叫兵法?什么叫韬略?都是有人用出了它,后人加以总结,再赋以一个称呼罢了。

杨监军能独辟蹊径,且十万大军,分属不同,各有统制,杨监军偏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斗志,以劣势对强势,以寡兵对众兵,便是一等一的好兵法。”

李显忠道:“杨监军用兵,用的是军心,军心战术,浑然天成,我等都是深深钦服的。”

张侍郎哈哈一笑:“公弼对你都钦佩的很,杨监军,你就不要客气啦。”

说着,张侍郎便捧过黄绫包裹的锦匣,打开来取出监国的“令书”。

杨沅、李显忠等人忙肃立帐下听旨。

张侍郎把监国的令书念了一遍,大意就是从即刻起,由张侍郎接手两淮防务,监军杨沅使命完成,即刻回京。

令书上,对于杨沅卸任还京,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更多的是对李显忠等人交代善后事宜。

李显忠是禁军将领,但是在此非常时刻,他还不能马上回京,得和张侍郎一起留在淮东。

屯驻军是必须扩招的了,扩招的标准,各州府的屯驻军各给多少兵员数额等,令书上皆有交代。

至于禁军倒不必急于一时,他们可以等回到临安再行招募。

杨沅作为监军,倒也没有太多可以交接的东西,主要就是由他负责的后勤补给。

杨沅回到自己帐中,取出几位娘子军写下的账本,又听她们交代了一番,便返回中军大帐与张舒宁做交接。

张舒宁能做到兵部侍郎,自然不是一个庸人,看了杨沅的帐本,再听他介绍一番,再看他时,眼神儿便有些不同了。

想不到,这杨沅打理后勤补给的本事,比得上一个干了一辈子粮曹的老吏!

原就想着,他年纪轻轻,如何能这般精于军事,竟能指挥得了十万大军的战役,创下如此赫赫战果。

这个状元,果然是个全才。

可惜,这等人才,却不是我道中人。

张舒宁目中飞快地掠过一丝怜悯。

用不了多久,杨沅的人头,也该挂到高杆上去了。

可惜,可怜,可叹!

……

次日一早,杨沅率领部分禁军返回临安。

李显忠率领禁军和屯驻军众将领,将他一直送出十里开外,然后下马再拜,目送杨沅的身影消失在天尽头,方才折返。

张侍郎冷眼旁观,对于杨如此得淮东将士的崇敬,心中难免嫉恨。

而此时,邵宏渊已经快快乐乐地一路杀着金兵的散兵游勇,割着人头,返回淮西去了。

一到淮西,邵宏渊便立即写了战报。

他杀的人当然没有淮东战场上死亡的金兵之多,可他捡漏捡了好几个“大脑袋”。

混战中由于有亲兵的保护,将领的战死率是最低的。

可是很多金军将领实在没有想到,他们会在回到金国之后,又碰上一支宋军。

除了金国的兵部尚书、此次金国对两淮战役的主帅耶律元宜,邵宏渊还捡了好几个猛安、谋克的人头。

邵宏渊也不是不知道投桃报李的人物,战报之上,对于杨沅极尽赞誉之辞。

看他那说法,那就是杨监军神机妙算、料敌如神,早就判断到了金军的大败,因此命他佯袭徐州,实则阻击北返的金国溃军。

邵宏渊把杨沅夸成了孙子吴子诸葛子的复合体,他自己听了都觉得肉麻。

所以,邵宏渊都没好意思再读一遍找找错字啥的,就叫人急递临安了。

此战,临安从三衙禁军中抽调了五万余人分赴两淮。

淮东战场有三万多人,淮西战场一万多人。

灵壁一战,禁军承受的打击最大,足足过半的战损。

如今轻伤者暂留于前线,重伤者暂时不宜移动,随同杨沅回返临安的都是伤势不轻不重,可以返回临安养伤的士卒。

所以,杨沅行军的速度并不快,他要照顾到这些伤兵的身体。

血战当夜的亢奋,战胜之后的振奋之后,行军路上,便只有对死去袍泽的缅怀,对自己残疾的担心了。

士气渐渐不振,倒给人一种打了败仗的感觉。

杨沅没有坐在车中,他骑马伴大军而行,众人的气色变化,他自然看在眼中。

“兄弟们,我教大家一首歌儿,你们先学会了,再教给众将士,走的闷了烦了,大家就一块儿唱首歌!”

沿太湖而行,当地官府、士绅杀猪宰羊前来犒军的时候,杨沅把军官们集中到了他的大帐前。

自拥队、押队、旗头往上,所有的基层军官和中级军官,俱都在此。

大锅中大块的肉在翻滚,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一坛坛好酒也被犒军的官绅搬上了上来。

杨沅端着一碗酒,对所有军官发了话。

杨沅领着八千余禁军伤兵抵达湖州的时候,消息便已报到了临安。

“传本监国的令谕,我大军凯旋之日,京中五品以上官,皇亲国戚、勋贵功臣,耆老名士,至武林门迎候!”

监国的一道命令,临安府乔贞先忙碌起来,毕竟要有诸般的准备。

十月初二,大军回城。

武林门外,文武百官,权贵豪绅济济一堂。

临安城中,从武林门进去再到御街大道,沿途都有各厢坊派人维持秩序。

在他们之前,更有禁军殿前司官兵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封锁了整条大街。

街道两侧所有的茶楼酒肆俱皆爆满。

大宋禁军将士们自远方列队而来。

他们披着已然残破的灰甲,持着满是刀痕剑痕的盾牌,看到临安城楼,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躯。

有的战士,兜鍪的护耳已被砍去,盔缨满是鲜血涂染后洗不去的颜色,但是眼见朝廷竟然摆出如此盛大的阵仗迎接,将士们顿时斗志昂扬!

他们每一个都是英雄,值得朝廷拿出最为隆重的迎候规格。

赵璩本来还在翘首寻找杨沅的身影,可是看到这样一支衣衫破烂、肢体残缺、身上满是渗血绷带的队伍,也不禁肃然立正,对他们行起了注目礼。

走在最前面的一员正将,心怀激荡地引吭高歌起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他这一唱,一路上经杨沅传授,已为全军所熟唱的《满江红》登时响彻了临安城的上空。

随着朝廷为岳飞将军平反,这首《满江红》的词也已家喻户晓。

但,《满江红》本是一个词牌名,而非曲牌名,岳将军的这首词也只是用了《满江红》的词牌,没有相应的曲子。

但杨沅有啊,他把“煇黄二圣”的顾嘉煇为《射雕英雄传》中《满江红》所作的曲照搬过来了。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队队禁军将士,脚下的步子铿锵起来,手持刀盾的便刀盾互击,和着节奏,犹如沉声的大鼓。

手持长枪的,便以长枪顿地,用他们嘶哑粗砺的嗓音,高唱着岳武穆的满江红,井然有序的凯旋入城!

一向跳脱,惯喜游戏风尘的鹅王,听的汗毛都为之竖了起来。

崩口卷刃的刀,遍布创痕的枪,残破血污的旗,还有那身姿挺拔的人,粗砺高亢的歌声……

杨沅有意地放慢了马速,落在了后面。

这一刻的荣耀,理应属于他们,能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英雄。

上一篇:第638章 立威
目录: 临安不夜侯
下一篇:第640章 变阵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