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金人骑兵从山谷中冲出,笔直地插向正与当面金军鏖战的宋军阵营。

鼓噪喊杀之声,犹若滚滚而来的钱塘江水,仿佛要吞没一切。

左翼的战斗本已告一段落,敌我双方都死伤惨重。

攻方已经难以形成有力的进攻,守方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清理和补位,再重新形成紧密的防御阵形。

而山中的金军显然早已探查到了山外的战斗,选择了一个最好的时机杀来。

他们的马由轻驰变成了狂奔,闪亮的砍刀长矛都高高举在了手中。

奔跑的骑兵渐渐化作了一个箭头形状,犀利地切开了宋军左翼已显薄弱的防御,深深地凿穿了进去。

但是,在他们的右翼,宋军的八百具装重骑也到了。

轰隆隆的马蹄声让大地颤抖,宋军的重骑就像是从高山上滚滚而落的泥石流。

从山中杀出的金军在驰骋过半时就已发现了他们,问题是金军这时候已经无法停下。

所以他们只能加速前进,只要和宋军缠战在一起,宋军的这支重甲骑兵也就没有了威胁。

但是,在金军的前锋像一口尖刀般刺入宋军左翼阵营时,宋军二线队伍中杀出来的这八百重骑也刺进了他们冲锋的阵营之中。

尖刀,切断了尖刀。

同样的凿穿战术,只是各有目标。

陷阵的重骑根本不是轻骑兵乃至普通步卒可以抵挡的。

人马俱甲,使得他们可以隔绝大部分伤害。

重甲骑兵使用的兵器也都是长大粗重的武器,铜锤、大斧、劈山刀、铁枪……

冲锋的重骑如同冰雹倾泻在庄稼地上,铁骑过处,趟出了一道三百多步的空旷地带。

在这片空旷地上,遍地都是死人、死马,其中偶有侥幸未被砸死、也没被踩死、撞死的人,也是重伤倒地,惨叫不已。

这种冲锋,完全就是一面倒的大屠杀。

横冲过去的具装铁骑兜了一个圈子,他们还有力气再发起一波攻击。

山谷中尚未及冲出来的金兵恐惧地勒住了战马。

他们想退,但后方不明所以的金兵还在飞快地向外冲来。

一时间前方止步不前,后方飞快向前,山坳中登时人满为患,拥塞成一团。

而重新完成了冲锋阵形的宋国重骑兵,就迎着谷口密密匝匝的金军撞了过去。

……

被切断的金军队伍中,已经凿穿进了宋军阵营的一半人马变成了孤军。

由于后阵被宋军的重骑兵切断,他们的后路迅速被涌来的宋兵如潮水般合拢。

被困在宋军阵营中的金兵渐渐失去了机动能力,又没有后续人马继续冲撞进来扩大战果,开始被宋军反向穿插了。

迎击、分割、穿插、歼灭……

双方甚至都来不及有太多的反应,完全是靠本能在结阵、在战斗。

在这电光石火般的激烈搏杀中,任何一个迟滞或混乱都可能要了他们的性命。

山口那边,宋军的重骑兵仿佛烧红了的刀子切进了一块牛油,显得无比丝滑。

第二路军中的轻骑和步卒也跟了上来。

重骑一旦失去速度,就是待宰的羔羊。

好在这些羔羊皮厚,虽然他们向着山谷中冲进一段距离,留下一地肉糜之后就失去了速度,但金兵在短时间内想砍断他们的马腿,把他们拉扯下来,用钝器杀害也需要时间。

而这时宋军的轻骑和步卒已经跟了上来,宝贝疙瘩的重骑兵开始撤退。

这厢厮杀着,群山更深处,李显忠也察觉到了金军的异动。

他的人马在第三天下午的时候,终于和陆天明部汇合了。

但汇合之后的结果,也只是控制了呈品字状的三座山峰,有了一定的腾挪空间,最重要的是有了水源。

在他们的外围,仍旧是团团围困的金军。

李显忠部携带的粮食由于要和陆天明部分享,虽然一省再省,也在一天半以前彻底耗光了。

他们现在是靠战死的马肉裹腹。

由于迟迟不见援军,李显忠也终于明白他的“中心开花”战术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了。

他对淮东战场上的诸路人马,缺乏绝对的指挥力。

不能如臂使指,就会造成诸路兵马对于将令的执行大打折扣。

只要各路兵马不能及时、果决地赶来支援,就会给金军的包围腾出宝贵的时间。

到那时,宋军各路兵马就算想来支援,也会因为先机已失,被金军一路路地吃掉。

今天,李显忠已经准备趁夜突围了。

不管死多少人,今夜都必须得突围。

再不走,彻底断粮断水的他们,将很快彻底失去战斗力,只能任人宰割。

而且他们被牢牢地困在山里,未能及时赶来的援军此时再来也只能是白送。

葫芦娃救爷爷,挨个送。

但是将近傍晚的时候,在他正秘密集结全军,准备等天再黑一些,便全力突围的时候,金兵突然有了异动。

此时,只有山峰还沐浴在夕阳之中,谷坳中已经染上了墨色。

站在高处,可以看到金军正在迅速向山外转移。

当然,金军还是留下了人马借助工事在防御他们,但主力确实在向山外转移。

“天明,你来看!”

李显忠喊住了陆天明。

陆天明因为他的冒进中伏而牵累了李显忠,心中对此一直深为不安。

今夜突围,他向李显忠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率领死士率先突击的资格。

听到李显忠的话,正把大刀横在膝上,闭目积攒气力的陆天明忙走到他身边。

“你看……”

李显忠向远处指着,振奋地道:“有援军到了。”

陆天明定睛细看,见金兵匆匆向山外转移的模样,不禁大喜:“围困我们的金兵正向山外转移,也就是说,这支援救我们的力量,足以威胁到他们设伏于山外的人马!”

“不错!”

李显忠思索地想着:“照理来说,各路兵马没有统一指挥,各自分兵而进的话,只要错失了救援的最佳时机,就会陷入被动,被掌握了主动的金军逐一歼灭。可是现在这情形……”

二人虽然不清楚山外情形,却也没有怀疑是金人用计。

金人已经把他们围困在此,防守、困死他们就是最优解,完全不需要节外生枝。

虽然不清楚山外的具体情形,但二人却知道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

陆天明振奋地道:“都统,我立即下山,突破金狗防御!”

李显忠摇头道:“不需要做试探进攻了,集结全军,全力突破,杀出一片生天!”

群山之外,在升起白虎信幡之后,杨沅这边就进入了防御状态。

后阵的二线部队除了分出一支重甲骑兵和部分骑兵步兵去截击山中冲出的金兵,其余人马纷纷向前移动过来。

宋军与金兵在缠斗中完成了“换班”,疲惫不堪的宋军一线人马撤了下去,三线兵马的阵营刚刚吃饱喝得,正缓缓向前推进,撤下来的一线战斗人员,正向他们留下的营地赶去。

那营中烧好的饭菜和饮水就留在那里,到了就能立刻享用。

而最前方,刚刚换上来的生力军在全部到位之后,马上切换成了进攻态势,再度凿进了金军的阵营。

耶律元宜站在中军高高的望楼之上,远远的将宋军这边的临战换班看了个清楚,马上下令前军构筑防御,后边上前换班。

这场战斗,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结果。

金军的前阵兵马从申时左右投入战斗,到现在已经过了酉时,也该轮换一番了。

看这情形,双方最多再战一个时辰,就得各自收兵扎营,明日再战。

只是,耶律元宜已经萌生了退意,他想连夜撤走。

此战,他们是为了配合“血浮屠”在宋国内部所搞的手段,所以才发起的一场战争。

在呼应血浮屠计划的同时,他们想尽可能地消灭宋军的精锐力量。

至于夺取并占领两淮地区的城池,眼下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因为宋国已经退无可退,对宋国来说两淮断不容有失。

如果金国了占据了两淮的军事要塞,宋国必然倾力来打。

而完颜亮现在的计划是彻底打消来自于宋国这边的威胁,然后就可以放心大胆的抽调南线精锐,全力北上,消灭新金这个金人心窝里的大患。

现在仗打的一团乱,已经不太可能在不付出重大代价的前提下消灭宋国精锐,那么继续僵持下去,对金国来说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杨沅在中军望楼之上,眺望着金军中的动静。

暮色苍茫,天际的红日还恋恋不舍地挣扎着小半轮的红晕。

金军又发起了几轮的反击,在相互的几轮惨烈绞杀之后,经过了半个多时辰的争夺,终于稳住了阵脚。

随后,金兵开始进行“战中换班”。

后阵的金军开始向前移动,前方的金兵在接受到支援后开始陆续后撤。

这时金军铺在最前面的兵马虽然多,阵形却也是最混乱的时候。

此时,太阳已经完全落山,天地一片苍茫。

宋军望楼之上,中间位置高高竖起着一根旗杆。

杨沅接过一面大旗,系上绳索,将它缓缓升到了最高处。

“咔!”

旗上的卡环卡进了旗杆顶端的环槽。

杨沅等人纷纷下了望楼,乘上了战马。

火从望楼之下升起来了,火势距望楼顶上还早,但火光早已映亮了望楼顶端旗杆之上的那面大旗。

那是一面牙旗,是主帅的大旗。

战斗中,若是牙旗倒了,就意味着主帅已死,会引起三军溃败。

但此时,杨沅的牙旗却在自己的军营中,被立在望楼之上,其下大火熊熊。

它在传递最后的一道军令,“死战!”

从这一刻起,再无主帅指挥,再无命令下达,人人各自为战,不死不休!

目录: 临安不夜侯
下一篇:第634章 点将台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