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作者:月关

李凤娘冲出车轿,看到站在人群之中,正大放厥词的方蛟,伸手就去拔剑。

她芳龄十二,拿的却是一口大剑,臂长难以把剑一拔出鞘。

气火攻心的李凤娘当下就双手擎剑,连着剑鞘向方蛟当头劈下。

“砰!”

这一剑正中方蛟的头顶。

尽管劈下的是剑鞘,方蛟还是两眼一直,一道血蛇迅速从他额头发丝中淌出来,爬向了他的鼻尖。

李凤娘尖声叫道:“你去死!”

她人随剑走,错步一旋,手中的大剑又斩向方蛟的后颈。

动作敏捷,剑法犀利,倒也似模似样。

“噗!”

大剑斩在方蛟后脑处,方蛟白眼一翻,便软软倒向地面。

李凤娘咬牙切齿地又瞪向方虎,方虎骇然后退,尖声叫道:“杀人啦,杀人啦……”

“吱轧轧轧……”晋王府紧闭的宫门打开了。

四个宫装少女从宫中走出来,左右分开一站。

接着便有一个小姑娘从宫门下走出来,顶多六七岁模样,一身鹅黄衫子,纤纤细腰间束着一条紫纱的绸带,上面以珍珠作为钮扣。

小姑娘杏眼桃腮,眸若点漆,行走之间,裙袂衣袖间金绣的凤凰熠熠生辉。

她往石阶上一站,往下面看来时,小小年纪,粉嫩的脸颊上竟有一种尊贵的雍容。

“无赖之徒,竟敢口出不逊,污辱本宫,给我掌嘴!”

在赵宁儿后面随之而出的,就是几个太监和大内侍卫。

听了赵宁儿的吩咐,几个大内侍卫一拥而上,把方老太爷和方虎反剪双手摁在了地上。

几个貌相阴柔的太监快步走上前去,那脚步轻盈的仿佛蚂蚁都踢不死,可他们下手却够重。

他们只一巴掌下去,声音都不响亮,方老太爷和方虎的脸颊便肿起老高。

方老太爷口中尚未致仕的几颗老牙被一巴掌扇飞了出去。

“你……你们是谁,晋王府打人啦。”

方虎挣扎着叫起来。

赵宁儿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娇叱道:“本宫就是被你编排入监,私会成都侯爷的女子!”

方虎一听,顿时瞪大眼睛,张口结舌。

打死他也想不到,被造谣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小姑娘。

她这才多大啊?造她的谣能有人信吗?

而且她自称本宫……

方虎是看过戏的,能自称本宫年纪又这么小的,这怕不是一位公主吧?

刚想到这里,站在他面前的太监反手又一巴掌。

也没看这太监如何作势,手臂挥动的幅度也不大,可这一巴掌扇过去,方虎的脑袋“嗡”地一声,剩下这半边脸也没了知觉。

方老太爷和方虎被“啪啪”打脸,李凤娘瞧见了,用大剑戳了戳昏迷在地上的方蛟,叫道:“喂,这里还有一个,你们要不要打?”

有几个没抢上槽的侍卫正不知道该干点什么,一听这话,也不管方蛟满头是血,就把他扣着肩膀提了起来。

一个太监见状,这是来活了啊,赶紧飘也似地走过去,阴阴柔柔地就是一巴掌。

看着动作是那么的优雅、矜贵,可是昏迷中的方蛟,被这一巴掌打得脑袋跟拨浪鼓似的左右一阵剧烈晃动,竟尔醒了过来。

他刚睁开眼睛,就看见一只手掌反着抽向他另半边脸。

赵宁儿看看李凤娘,李凤娘拄着一口快赶上她身高的大剑,正站在阳光下。

小小年纪的她,还没完全长开的眉眼,却有一种国色牡丹的明艳感。

气呼呼站在那儿的李凤娘,就像一头生命力旺盛的幼豹。

那种带些野性的饱满的生命力,恰是温温柔柔,自幼体格不好的赵宁儿所欠缺的。

一见之下,她对这位小姐姐顿生羡慕与好感,便向她打声招呼,道:“这位姐姐,你也被这几个无赖之徒羞辱过吗?”

李凤娘这小丫头年纪不大,却是一身的心眼子。

早在听见赵宁儿自称本宫的时候,她就知道眼前这小女孩是谁了。

这时她却佯作不知,上前拉住赵宁儿的手,亲亲热热地道:“是啊好妹妹,这些泼皮无赖,张嘴便玷污咱们女儿家的清白,实在是太可恶了。”

赵宁儿只有哥哥,因为宫里的规矩,便是哥哥们也接触不多。

她自去了杨沅府上,才多了几个年龄相差不是太多的小姐妹一起玩耍。

而这李凤娘和阿它年纪差不多,都是最能和她能玩得起来的年纪,说话也中听,顿时就喜欢起来。

赵宁儿点头道:“嗯,人家听叔母身边的人提了几嘴,才知道府前有人中伤成都侯,还往人家身上泼脏水。”

“什么,妹妹这么小,还生得这么可爱,这些坏人都舍得欺负你,太不是东西了。”

赵宁儿被她一夸,心中欢喜,道:“姐姐生得才美,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李凤娘道:“妹妹你才是个美人胚子呢,待到豆蔻花开时,必然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方老太爷一张脸都被扇麻了,被面前的太监掴着,已经感觉不到疼痛。

他忍不住嘶声大叫起来:“报官,快报官啊,老朽情愿送官究办,不要再打啦……”

……

政事堂上,一众大员纷纷落座。

正上首是监国晋王赵璩,左右排开,先是两府首脑沈该和杨存中。

接着是参政汤思退、陈康伯、陈俊卿。

副相魏相臣和参政张浚随御驾去了成都,不在此地。

再往下便是六部尚书。

众人坐定,汤思退便把一份份参议、弹劾的奏章送到赵璩案上,说道:“监国,都察院佥都御史杨沅,非议缠身。

是否是新金间谍,时有大臣猜议。今又有关于他私德沦丧的诸般事情爆发。下官以为……”

汤思退事先已经和六部、和从参政、和首相沈该通过气儿,大家都已表态赞成了他的提议,因此底气甚足,这一次终于赤膊上阵,主动发起了进攻。

汤思退侃侃议论一番,总结道:“此等乱象,不可以再继续下去了。

若官家回来,眼见朝中纷扰不休,那是臣等的耻辱。

下官以为,可以让杨沅右迁于泉州知府,于杨沅而言,不负他的功绩,不会寒了功臣之心。

于朝廷而言,这非议之人不在眼前,围绕他而产生的诸般纷争也自然散去……”

赵璩听汤思退说罢,沉吟片刻,道:“汤相公所言,不失为老成谋国之见。不若把杨沅唤来,问问他的意思。

若是杨沅也赞成汤相公所言,那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汤思退听了不由得眉头一皱,说道:“监国,下官等与监国便殿议政,杨沅还不够资格与闻吧?”

其他参政和六部尚书们或彼此递个眼色,或微微靠近窃窃私语几句,对晋王的提议都有些抵触。

主要是杨沅这个级别,不应该参与这个级别的会议。

这让他们多少有些不满,不过大家看了看首相沈该,老先生并没有露出一点反对的态度来,大家便把反对之意又咽了回去。

晋王笑道:“毕竟是要对杨沅做出安置,不让他心服口服,又如何不寒功臣之心呢?

再者说,杨沅有事报与本王,如今就在外面候着呢,来都来了。”

中国八大原谅,“来都来了,都不容易,都是朋友,还是孩子,人都死了,大过年的,给个面子,为了你好”……

饶是汤思退这般人物,人家“来都来了”,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于是,杨沅就被唤入了政事堂。

赵璩当着两府六部众宰执,把汤思退方才的提议一说,杨沅就跟个炮仗一样,当场就炸了。

“汤相公一番美意,下官年纪轻轻,便能主政一方的话,更是求之不得,本没有拒绝的道理。”

“可是,清白乃做人根本,名声是立世基石。既然有这许多诽谤之言加身,下官若是不把它洗刷干净,还有何脸面生存于天地之间,更不要说主政一方为民而谋了。”

“有人诽谤下官谋方家之财,查呀!诽谤下官建拈花小筑而蓄妖姬,查呀!诽谤下官为新金奸细,查呀!下官宁愿不要这大好前程,也要一身清白!”

汤思退眉头一皱,不悦地道:“杨佥宪,关于你的诸多非议,一时之间,哪里就能查的清楚?

难道为此就任由朝野纷争不休,你要顾全大局!”

杨沅道:“查不到,那就是没有。没有,就该还下官以清白。无据而猜议,就是诽谤。诽谤就是妖言惑众,这是罪,以罪治之,何来纷争?”

汤思退鄙夷道:“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杨佥宪你不以家国为重,耿耿计较于一己之名,亏你还是三元及第的状元之才,钓名之士,非贤士也。”

“汤相公,你这是不是诽谤?曲尚书,你说他这是不是诽谤,他诽谤我……”

汤思退大为不悦,拂袖道:“监国,国之忠良,当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

杨沅此人,好大喜功,贪名者必败德,此人断然不应留于中枢了。”

杨沅晒然道:“汤相公这是要欲加其罪么?下官只是要洗刷清白,怎么就败德了?汤相公这是要以莫须有而加罪不成?”

汤思退听了勃然大怒,他怎么敢的,敢把本官比作秦桧老贼!

汤思退立即对晋王道:“监国,杨沅此人目无尊卑,诽谤上官,下官请监国罪之!”

杨沅摊手道:“下官还什么都没做,刚刚被监国唤上堂来时,还要下官顾全大局,含冤忍辱。

下官只是爱惜名声,不愿将就,这就败了德,还有了罪了?”

“鹅鹅鹅鹅~,咳咳!”晋王听的忍不住喷笑,急忙忍住。

汤思退怒不可遏地道:“监国不可被他巧言所惑,智者当明察。”

杨沅道:“监国要是不听汤相公的,汤相公就要治监国你一个不察之罪了。”

“竖子,住口!”

汤思退怒不可遏,他不到四十岁便官居宰执之列,何曾被人这般当众嘲讽过。

汤思巡愤然道:“察不明则奸佞生,奸佞生则贤人去,贤人去则国不举,国若不举,则……”

杨沅反正是打算对保守一派发起总攻了,也无须再顾忌什么,所以今日说话才这般肆无忌惮。

他马上截口道:“国若不举,下官唯有以一腔热血酬之。公若不举,某愿拜为义父。”

汤思退听得一窒,前一句还听的明白,后一句在说什么东西?

两府六部众宰执尽皆陷入思索之中,状元公这后半句话必然有典故。

可是,关于这句话,最有名的典故就是三姓家奴吕布。

然,吕布生平与他二人此时所辩全无关系。

所以,状元公这句话,定然与吕布无关。

那么,他这句话出自何典,又是何梗呢?

惭愧啊,人家到底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吾竟不知他这句话出自于何典何故。

“鹅鹅鹅鹅鹅鹅……”晋王赵璩突然肩膀耸动,控制不住地大笑起来。

汤思退在脑海中遍搜经典,都找不出杨沅此言的出处。

此时忽见晋王笑的一脸猥琐,转念一想,不禁气的差点儿吐血。

淦!哪有什么典故,这个有辱斯文的狗东西,他就是在明晃晃地骂我呀!

沈该却是深深地望了杨沅一眼,

方才杨沅意外出现时,他心中便有些意外。

再见杨沅嘻笑怒骂,当着两府六部众宰执全无惧色,竟然当众与汤思退叫板,沈该心中愈发惊疑。

这杨沅竟敢如此放肆,恐怕……他手里掌握着的,不只是晋王殿下转给我看的那些东西吧?

想到这里,沈该觉得,他该主动表态了。

主动出手,才能把局面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如果再让杨沅和汤思退继续对骂下去,天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局面。

想到这里,一直缄口不言的沈该清咳了一声,缓缓地道:“这里是政事堂,不是市井弄巷!汤进之、杨子岳,你二人身为大臣,还当顾全体统!”

汤思退双目赤红,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沈该。

这老东西什么意思?杨沅冒犯我堂堂执政,你居然各打五十大板?

沈该端起茶来,缓缓呷了一口,老眼中一抹余光,从一脸淡定、不气不恼的杨沅脸上掠过。

他把眼皮一撩,对赵璩道:“监国,本相以为,针对杨沅的诸多非议,确如杨沅所说,不妨彻查。

若查无实据,则从此再不许人无端提起,否则就以谤罪入刑,如此自可禁绝谣言。

如果要杨沅背负一身毁谤离开朝廷,看似息事宁人了,实则隐患无穷,不可取!”

汤思退听得目瞪口呆,我向你汇报的时候,你可是点过头的呀,如今这般又是何故?

晋王听了,便漫声道:“众大臣的意思呢?”

杨存中和陈俊卿异口同声地道:“下官附议。”

陈康伯拱手道:“沈相公所言甚是。”

礼部尚书曲陌对他女婿颔首道:“沈相公资深而望重,此议不失为老成谋国之言。”

兵部尚书程真、户部尚书析折、刑部尚书张方旬、工部尚书侯可意纷纷表态道:“下官附议。”

虽说不知道他们附的是沈该的意还是曲陌的意,但显然是一个意思。

唯有吏部尚书谭鹰炆,因为对杨沅恨之入骨,所以一言不发。

汤思退眼见沈该表态,众大臣景从的一幕,一抹寒意突然袭上心头。

直到此时他才发现,自己升迁太快,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坐的时间都太短的弊端竟然如此之大。

众宰相、执政、尚书们,平时与他称兄道弟,你好我好。

可是真正需要站队的时候,竟然都不肯站在他这一边。

让他心惊的是,这只是否决了他的一个提议么?

绝对不是。

他筹谋良久,事先已经征得各部大员默许,本该十拿十稳的一个提议,竟然就这么被推翻了,这是一个征兆。

一群虎狼,原本各自在自己的地盘上游弋着,彼此相安无事。

忽然有一天,它们不约而同地向其中一方的领地逼近,亮出了獠牙,露出了利爪。

那么它们接下来,就绝对不会只是对他咆哮几声。

此番“便殿议政”,两府六部各位执政中,除了一个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的吏部尚书,全部对汤思退投了反对票。

从政事堂恍恍惚惚地走出来的时候,汤思退只觉得走在他旁边的不是一群同僚,而是一群正在觊觎着他,思量从何处下口,撕扯他一身血肉的鬣狗。

汤思退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忽地一脚便踏了个空。

还差两阶,他就能走上平地,这时却一个踉跄,单膝重重地磕在了地上,幸亏他急急以双手撑地,这才避免了狼狈地滚翻下去。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