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事发矣
刘以观带着临安府推官、司法参军、捕头捕快等一大票人,匆匆赶到了教睦坊的会子库。
青玥姑娘一见这般阵仗,不禁紧张了起来。
刘以观一到,立即向她发起讯问,青玥不敢怠慢,马上向刘通州说明,这会子是她在翠玉楼接待客人时收到的,并详细说明了当日情况。
刘以观也知道汤相公在翠玉楼宴客的事,还知道杨沅带人也去了翠玉楼,最后竟以汤相公匆匆离场作为结局。
此事,早就在临安官场里传开了。
刘以观如今也不知道出钱让青玥陪侍杨沅等人的,究竟是什么人。
当下不敢怠慢,他立即带上青玥主仆,收缴了假会子,马不停蹄地又赶去了翠玉楼。
翠玉楼中此时十分安静,上午不开张的。
但刘以观一到,直接封了全楼,带着青玥主仆进去拿人讯问。
翠玉楼的人一见是临安府专司律法的刘通判亲自带人赶来,一个个战战兢兢,惶恐不已。
唯有水芙慵懒起身,不以为然。
刘以观知道她是汤相公宠爱之人,却也不敢得罪她,对她十分的礼敬。
青玥姑娘很快就认出了那晚从中接洽,引她下楼款待五公子的那个小二。
刘以观又向小二询问一番,小二听说付给青玥姑娘的会子是假的,顿时害怕不已。
他不敢隐瞒,立即把他所知一一供述了出来。
刘以观听罢,马上叫司法参军带些人,去当日收了会子的其他几位名妓处,查看她们收到的会子是真是假。
刘以观自己则带着那小二风风火火地又奔向龙山市去了。
至于青玥等一干涉案人员,真相未曾查明之前,全部收监待审。
走在路上,刘以观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他觉得,困扰朝廷许久的这桩金融大案,似乎就要在他手中破获了!
……
洛氏医馆里,洛承安将他的针疗之法说了一遍。
两位太医私下交换了一下意见,从洛承安所说的用针的经络、穴道来看,没有对身体有害的地方。
他们甚至能从洛承安所说的针炙之法,大概看出它的用处。
其实治疗不同的病症,涉及的经络、穴道,也就是相对应的一些经络和穴道,并不会因为你的医术更高明,就发明出别的名医压根儿不知道的新的穴位出来。
区别只是,行针手法的选择不同,以及所涉经络、穴位的用针先后顺序和时间不同。
这个才是每个医士凭着自己对医术造诣的深浅,以及对于相应病症的理解,所进行的独门规划。
既然洛承安的医案中所涉及的经络和穴位并没有害处,且太皇太后已经默许,监国晋王已经同意,他们也想看看效果。
毕竟他们俩是不可能天天跟着小公主出来的,看过一次,更放心些。
于是,洛承安便把小公主请进内室,由两名医女侍候。
他则在帷幔之外,按照之前已经讲解了一遍的医治方案指点用针。
杨沅、两位医官、鹿溪、阿它等人就等在帷幔之外。
两个医官小心替公主宽了衣裳,只着小衣趴在医榻上。
尽管还穿着小衣,也可见宁儿那小胳膊小腿儿,瘦的厉害。
一瞧两位医女拿出银针,小公主又慌张起来。
从小不停地用药、针治,让赵宁儿对此充满了恐惧。
以前有母亲陪在身边,握着她的手安慰她还好些,此时陌生的环境,又没有母亲安慰,赵宁儿十分惊恐。
虽然她也知道大家都是为了她好,所以很懂事地没有叫喊、拒绝,可她瘦削的身子因为恐惧和抵触绷得紧紧的,两个医女手中的银针竟然刺不进去。
一番折腾下来,生怕弄疼了小公主的两个医女折腾出一身汗来,赵宁儿体质弱,更是精疲力尽。
阿它隔着帷幔听到诊治不顺利,便掀开帷幔一角,钻进去安慰,结果却还是不管用。
赵宁儿拉着她的手,只是默默地抽泣、流泪,把阿它也弄慌了,忍不住陪着哭了起来。
鹿溪听到动静,忙也进去安慰,还是没有效果。
外边两名太医急得陀螺一般,最后向杨沅道:“侯爷,要不还是算了,小……小姑娘胆子小,抗拒针疗,一旦有个好歹,侯爷也不好向她爹娘交代啊。”
算了,也就意味着放弃,这孩子……
想到赵宁儿那瘦弱的连她爹娘都绝望的不认为她能长到成年而不夭折的模样,杨沅狠了狠心。
还是再试试吧,洛药师给仁美坊那些老迈苍苍的官绅调养,水平如何,可是众所皆见的。
也许这会是小公主唯一的机会,一旦皇后回来,更不可能了。
可如何哄得小公主听话呢?
杨沅急急一想,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便道:“宁儿,你乖乖听话,放松身子,针炙不疼的。
你若听话,我就给你讲个有趣的故事听,好不好?”
赵宁儿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问道:“姑父要讲什么故事呀?”
杨沅清咳一声,道:“这是一个真假千金的故事。有个小女孩,她叫顾晚,是个孤儿,从小被丢弃在慈幼院。她长到……九岁的时候,被亲生父母寻到了,把她带回了家中。”
杨沅想着赵宁儿年纪小,如果说个十八九岁,这位小听众未免没有代入感,所以便选了个只比她大两三岁的年龄。
“顾晚这才知道,她的亲生父亲是临安首富,她还有五个哥哥,每个都很英俊,也很有本事……”
赵宁儿听的开心起来,忍不住接口道:“她以前好可怜,这下终于苦尽甘来了。不过,她家里那么有势力,怎么会把女儿丢了呢?”
杨沅暗赞一声,到底是皇家之女,从小培养,小小年纪,还有这个脑子。
杨沅便道:“那当然是有原因的啦,不过这个秘密要慢慢揭开。咱们先说她被认回去的事。”
赵宁儿柔柔地答应一声,心想,被认回去了,就一家宠、一家爱呗,还有什么事?
却听杨沅道:“顾晚儿回到顾家,才发现她失踪之后,母亲悲痛欲绝,父亲便收养了一个与她同名的养女,名叫瑶瑶。
她的爹爹、娘亲还有五个哥哥,都很宠这个养女瑶瑶。他们怕晚儿回来会让瑶瑶不开心,所以就告诉晚儿,不对外公布她的真千金身份,对外只说她是养女。还警告她,绝对不许惹瑶瑶不开心……”
“啊?”赵宁儿听得瞪大了眼睛,脑子有那么片刻,变成了一团浆糊。
她不“李姐”,她完全不“李姐”。
一见赵宁儿的注意力全被侯爷吸引了,两个医女互相递个眼色,急忙按照洛药师所说的步骤用了几针。
赵宁儿浑然未觉,愤怒地道:“晚晚的一家人是不是脑子坏掉了呀,他们怎么可以这样。”
杨沅道:“这算什么,他们还让晚晚住比佣人还差的杂物房,衣服只穿瑶瑶穿过了不要的。
瑶瑶想把真千金赶走,独霸首富之家,她就陷害真千金。
她把娘亲的珠宝放到真千金住的杂物间,说真千金偷的。
她打碎父亲珍爱的古董花瓶,说是真千金摔的。
她故意滚下楼梯,说是真千金推的。
结果她说什么,家里人都信,谁也不相信晚晚的解释。
他们逼她罚跪,抽她耳光,饿她肚子……”
这回,就连鹿溪和阿它都听的怒发冲冠了。
两个医女都差点儿溜了号儿,赶紧打起精神,趁机下针。
外边,洛药师和两个太医已经皱起眉头,从病患的可能,开始琢磨这一家人是不是真的脑子有病!
难不成是疯疾?什么疯疾这般严重?
赵宁儿气的小脸通红,连声道:“姑父,后来呢,晚晚姐姐就这么被他们欺负吗?”
杨沅道:“晚晚从小是孤儿,很希望能有家人,能得到家人的宠爱,所以她一次次地忍了下来,还孝敬爹娘,对几个哥哥巴结讨好,希望他们能喜欢自己一些。”
赵宁儿气到发抖,恨得捶榻道:“可恶,可恶啊!”
接着,杨沅又讲假千金如何一步步陷害真千金,一家人认为真千金如何恶毒、阴险,最后断腿瞎眼,脸被毁容,赶出家门,捡垃圾度日,最后冻饿而死在阴沟里,还被野狗吃了……
不说宁儿愤怒,鹿溪和阿它都鼻孔冒烟,要化身喷火龙了。
杨沅道:“这时候,被啃成白骨的晚晚,忽然重生了。也许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让时光倒流,顾晚回到了被亲生父母从慈幼院认回领走的那一天……”
“然后呢,然后呢?”
赵宁儿和阿它几乎同时追问。
杨沅看了眼洛承安,方才他在讲故事的时候,洛承安就在不断提示着该用的针法和下针的穴位,听他所言,现在应该用针已毕了。
杨沅便道:“重生以后啊……,重生以后的事,咱们明天再说。你现在乏了,推拿一番,先睡一觉。”
“姑父,我还想听。”
“二哥,我也想听。”帷幔后面,鹿溪也入坑了。
杨沅道:“想听就等明天啊,因为顾晚重生之后,如何一步步复仇,揭穿假千金的险恶嘴脸,让她的父母家人痛悔不已的故事还很长很长,讲个三天三夜都讲不完,慢慢来。”
“哦,那姑父明天一定要讲给人家听。”
“好好好,一定讲给你听。”
洛承安这边又指点了几句,里边两个医女便为小公主起了针,开始轻柔地推拿身体。
赵宁儿体质太虚弱了,之前紧张挣扎就耗尽了体力,听杨沅讲故事又讲的几乎血管爆掉。
这气愤对她这种常年气虚体弱的人来说,倒是活络了血脉,但身体也更累了。
这时被两个医女一番推拿,眼皮就张不开了。
她迷迷瞪瞪的,犹自呢喃道:“姑父,不应该这样啊。就算宠爱养女,哪有亲生女儿一回来就这样虐待的?
假千金还没陷害她时,亲爹娘就已经让她住柴房了啊,首富之家,有必要这么欺负她么?这得是死仇之女才合理吧?想不通……”
杨沅笑道:“这种故事不需要脑子的,你把脑子丢了,再听就会很好听了。”
“哦,不要脑子,不要脑子……”
赵宁儿昵喃着,终于脑袋一歪,沉沉睡去。
……
刘以观带着那名指认王二少的店小二赶到龙山市,此时已经是下午。
刘以观连午饭都顾不上吃,立即带人围了王家。
如此浩大的声势,去的又是龙山市上最富有的王家,登时引起了整个龙山市的注意。
许多商贾百姓,都赶来看热闹。
王老太爷闻讯慌忙迎了出来,打躬作揖地道:“官人是临安府刘通判?犬子烨然,也是在临安府当差的,还请官人赏个薄面,有什么事,咱们慢慢说,老朽是生意人,搞出偌大的阵仗,可就影响了生意……”
刘以观微微一愣,道:“王主事是你的儿子?”
“正是正是,王烨然乃是老朽的长子。”
刘以观双眼一眯,心中警铃大作。
听说这王家是龙山首富,别是他们这财,就是用了这样手段骗来的吧?
他那儿子,在府衙做官,正好做了他的掩护?
等等……
王烨然……
似乎是杨沅到临安府做通判时带来的人啊!
刘以观心思电转,脸上的法令纹便抿的更深了,宛如两道沟壑。
“原来如此,王员外,令郎是本官同僚,照理说,如果是小小麻烦,本官不该不予关照。
只是此案重大,别说令郎只是我临安府一主事,就算他是六部中一郎中,今天,也得跟刘某走。”
王员外听的脸色发白,颤声道:“刘通判,我们王家究竟犯了什么事儿啊?”
刘以观扫了眼四下围观的百姓,沉声道:“事关重大,在此张扬不得,叫你二儿子王烨凡出来。”
王员外惊道:“是我家老二犯了事?这个混账东西,他又惹了什么祸事了,快,快叫他来。”
王二少昨儿回来的晚,此刻才刚起没多久,穿着小衣,漱洗才一半,含着一口青盐拎着牙刷子就被人带了来。
刘以观把脸色一沉,喝道:“驱散围观百姓,封了王家宅邸,彻查府中一切,王员外父子全部带往临安府听候问讯!”
刘以观带着大队人马匆匆赶到龙山市,围了王府之后,消息便龙卷风般迅速传开了。
龙山市“寄付兑便钱会子处”里,一个来换兑的客人绘声绘色地对掌柜的讲了一番他的所见所闻。
待他一出去,那掌柜的便换了脸色,沉声道:“关门,打烊!”
店里伙计立即挂起打烊的牌子,上了门板,室内马上暗了下来。
几名伙计和账房都赶到了掌柜的身边。
掌柜的冷声道:“临安府偌大的阵仗,还能因为什么?必是咱们兑给王员外的会子,被人看出了真假。”
一个账房道:“未必是因为这个原因吧?那王员外不是要月底发薪吗?一个人领到的薪水能有多少?
拿去花用的话,即便收了会子的人很快就去兑现,应该也是混在他所收的其他会子、交子之中,怎么可能记得假的会子是何人付给他的,官府怎么能那么准确找到王家?”
掌柜的摇摇头道:“谨慎为上,咱们的会子,还有多少?”
另一个账房道:“还有十二万贯有余,再给咱们小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全兑出去。”
掌柜的咬咬牙道:“那些会子,慢慢再想办法花出去吧,大家取了财物便分头离开,先各寻去处蛰伏。
十五天后,我会在香积寺东墙外留下记号,你们再循记号与我汇合。”
“会子处”里,立即一阵的鸡飞狗跳。
很快,他们挑箱笼的、背包裹的,一个个从侧门儿出去,便匆匆汇入了龙山市上拥挤的人群。
……
汤府里,汤思退、言甚,还有兵部侍郎张舒宁,坐在汤思退的小书房里,正在吃茶聊天。
在翠玉楼时,惊闻晋王调兵出京,汤思退急忙离开,欲求证缘由,因此让杨沅一行人占了上风。
别看这只是一件小事,双方甚至没有明显的争锋斗气的举动,但是每一个人对它的解读不同。
有些人就是把这件事看成了新臣与老臣的一场交锋,而且新臣赢了,这让汤思退颇感郁闷。
汤思退叹息道:“先帝在时,君相互谐,君臣相契,我大宋朝堂一团和气。
如今官家,年轻气盛,纵容了这些投机钻营,一味迎合上意的佞臣,搞得庙堂乌烟瘴气,长此下去,如何是好啊……”
兵部侍郎张舒宁劝说道:“汤相公不必忧虑,鹰立如睡,虎行似病,似那般人物,不懂‘藏锋’之道,不晓得隐智省身、慎言节情,今日有多风光,来日便会遭受多少反噬!”
言甚目光微闪,也微笑道:“张侍郎所言甚是,纵观古今中外,似此等人物,有几人能得善终呢?
贤弟,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汤思退得他二人相劝,心气儿稍平,点点头,又叹息道:“汤某何尝不明白其中道理,只是蒙官家信任,身居宰执,汤某岂能独善其身便心安理得,坐视社稷被此等得意忘形之小人糟蹋。”
说完,汤思退又扼腕叹息不已。
正此时,府中老管家匆匆而入,走到汤思退身边,附耳窃窃私语了几句。
汤思退眉头一挑,起身对言甚和张舒宁道:“两位且坐,我去去就来。”
汤思退出了小书房,来到前厅中堂。
刘以观正端坐喝茶,一见他来,立即起身,拱手道:“汤相公。”
汤思退摆摆手道:“你我之间,何须客套,可是有什么紧要之事?”
两人是同年,只不过刘以观是三甲进士,官运也不及汤思退亨通。
但二人私交甚笃,只是从不张扬罢了。
偶尔会面,两人都是西湖泛舟,刘以观从不到汤府来。
所以他今日主动出门,汤思退便知道必有非常紧急之事,因此才撇下客人,马上接见。
刘以观肃容道:“汤相公,近来泛滥于市面上的假会子,怕是寻到了源头了。”
汤思退闻言大喜,道:“此案破了?是何人造假?”
刘以观道:“临安府中,正由府衙推官和司法参军对相关人等开始问讯调查,下官之所以匆忙面谒相公,是因为……
就现在已知的情况,假会子的源头在龙山市上富贾王家,而这王市户……”
“王市户怎样?”
“这王市户,实则是为杨沅所用的人。杨沅大量生意,不便自己出面,都是由这个王市户替他在前面张罗。所以……”
汤思退的眼睛立即如鹰一般锐利起来。
“那又如何?如今流入市面的假会子,怕不有百万贯了?此等大案,不管涉及到谁,都必须一查到底!”
汤思退急急踱了几步,道:“你放心去查,汤某马上让大理寺和皇城司直接介入此案,辅助你们进行调查!”
汤思退冷笑道:“汤某倒要看看,有谁敢循私枉法、官官相护!”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