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之1976

作者:想见江南

    “我的意思是,对,咱还拿你的比喻来说,您方才说了,两条鱼能让一家人高兴吃上半拉月,三块钱够一个娃娃一年的报名费,可您老想过没,这两条鱼再省着吃,也就半拉月,可半拉月以后呢,不该苦还得苦,该馋还得馋么?至于,那三块钱的事儿,充其量也就够个报名费,可娃娃们要上学,不是只要报名费就成了的,笔本墨水,水包文具,哪个不要钱,就咱们云锦的老百姓,承担得起么?

    老头儿哑然,闷了头抽烟,他没念过书,一点文化也是加入部队后学的,跟文字打过最多交道的还是主席语录,这样的水平,自然不可能是薛老三的对手。

    老头儿闷头抽烟,汩汩的烟气快撵上锅里的动静儿,半晌,梗着脖子道:“我不听别的,你们当官的要是有能耐,云锦的群众就不会受穷,不受穷就不会闹腾,你是云锦的书记,我问问你,云锦普通老百姓,人均年收入是多少,基本开支是多少,农田产量是多少,人均提留是多少……”

    薛向默然,他不是不知道这些数据,而是实在说不出口,因为真实的数据,实在有些吓人。

    且按那个数据看,政府非但不是在利民,反倒有横征暴敛的嫌疑。

    “说啊,你怎么不说?”

    老头儿用力敲着烟锅,瞪着薛向道:“我就跟你摊开了说,这些年,云锦的老百姓不靠着闹腾。混些补助,这日子早都过不下去喽,你当老百姓都不怕死,不要命,当兵的都端着枪来了,还扑扑往上冲?不是!但凡有丁点儿活路,谁愿意不要命,实在是穷得没办法喽,就没什么好怕的了嘛……”

    薛老三算是看出来了,眼前的老头儿哪里只是完全符合党章上那夸张要求的党员。分明就是领袖说的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看透此点。薛老三就看透了老头儿的底牌,看透了底牌,这局自然就没有输得道理。

    却说,此刻。老头儿神情激动。义愤难平。薛老三知晓,这当口,跟老头儿说什么都白搭。干脆不理会老头儿,抄起灶沿上的土碗,径自揭开锅盖,也不用锅铲,伸碗就进锅里舀了满满当当一碗,拣过筷子,就稀里呼噜地往嘴里扒拉起来,边扒拉,还边嚷嚷着不错,评价起这红薯稀饭的成色。

    老头儿正瞧得木木瞪瞪,薛老三第二碗已然下肚,又伸碗入锅。

    这下,老头儿急了,从灶边的水缸抢起把秃了皮的木瓢,学了薛老三模样,入锅舀起半瓢,这才松了气儿,“你小子饿死鬼投胎?这可是我老头子一天的口粮,叫你小子一搅合,中午饭都没地儿寻摸。”

    说话儿,弯腰从坛子里,拣出个炭黑的酱萝卜,拿水冲了冲,对半切了,抛一半进薛老三碗里,“行了,吃晚饭,赶紧走人,你这大肚汉,我老头子可养不起。”

    薛老三小心的咬下小块儿酱萝卜,扒拉一大口稀饭,含糊道:“您老这也太抠门了,我好歹也是堂堂一区委书记,您拿这稀饭咸菜招待我,我都没嫌您,您反倒嫌起我来!”

    老头儿瞪眼道,“怎么?瞧不起稀饭、咸菜?云锦的老百姓要是顿顿都吃得起红薯稀饭配酱萝卜,你小子就用不着来缠我老头子了,那时,你就想人家闹腾,也没人愿意闹腾了。”

    “您这话说得可过了,我哪有瞧不起,瞧不起,我能吃这样?您老太敏感了。“

    薛老三连连摇头,三两下扒完,丢了碗筷,“实话实说,让云锦的老百姓顿顿吃得起红薯稀饭配酱萝卜,在我看来,根本就是芝麻大的事儿!”

    “芝麻大的事儿?”

    蹭地,老头儿站了起来,“芝麻大的事儿,你小子立马给老子办喽!”

    薛老三盯着他道:“您老还真别当我瞎白话,您要说家家顿顿大鱼大肉,我暂时可能力有不逮,可要说顿顿红薯稀饭配酱萝卜,一年,顶了天的一年,我一准儿办了,但前提是您老得配合我工作!”

    “一年?真的!”

    老头儿眼睛险些飞出眶去,怔怔许久,眼中精光逐渐黯淡,摇摇头道:“不可能不可能,你小子诳我老头子,你又不是财神爷,能拉金尿银!”

    老头子有为民之心不假,做过相当级别的干部不错,但思维还是农民式的,眼界极窄,盯着的就是眼前的仨瓜俩枣,如何看得长远,在他眼里,二十万口子吃饭,就是登天一般的困难。

    “怎么不可能,新区的事儿,您老也了解吧,短短一个月功夫,我解决了六千多人用工,向云锦群众输送现金近四十万元,这可是实打实的成绩!”

    “四十万,这是真的,他们挣了这么多?”

    老头儿满脸的难以置信,他知道新区管委会在大搞基建,也知道那边人头不少,可没想到竟能挣这许多钱,“你一天给他们开多少来着?按你说的这四十万,怕得有一块吧。”

    “两块,就两块!”

    薛向伸手比了个二,知晓老头儿吃惊,心中却无甚得意。

    这年月的,工农剪刀差依旧惊人,普通工人一月能拿到六十多了,农民全年纯收入摊薄到单月也不过十几二十几。

    其实,工地用工,薛老三开个一天一块,也都有的是人抢着干,开了两块,简直成了打破头的营生,也就难怪施工队那帮人万分不愿意解散。

    而薛老三之所以开如此高的工价,除了以利结人心外,也的确是想给当地的百姓做些利益输送。

    瞧见老头眼中疑惑更甚,薛老三笑着道:“您要是不信,不用我跟您拿账单,你随便找人打听就是,五六千人,干了三十来天,一人一天两元,到底是多少钱,您自个儿算。”

    “可,这……”

    老头儿实是信了,可心中纠结愈甚。

    薛老三察言观色,知晓老头儿心中防线松动,继续猛攻,“您的心情我理解,可总靠对抗政府,获取补助,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新区的规划,我已经想通了,我可以跟您详谈我的执政思路,另外,对我个人,您可能还不理解,我觉得有必要向您详细地做个自我介绍,尤其是本人在另外两地的任职情况……”

    薛老师三顿时化身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开始疯狂地自我推销,这家伙雄辩滔滔,偏生口才极佳,像讲故事一般,讲起了自己在靠山屯,萧山的任职经历。

    老头儿时而惊呼“什么,分田到户就是你小子捣腾出来的”,时而大喊“不可能,政府不征粮,各单位怎么运转,你莫糊弄我老头子”,间或拼命挥手“这么快,就富成这样了,你当天上在下钱雨啊”……

    老头儿不能算是极好的听众,却是最好的捧哏,他哪里不明,薛老三就细细与他分说。

    待话音落定,薛老三从公文包里,抽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一叠旧报纸,递过了老头儿。

    老头儿茫然接过,初始不知薛老三缘何如此,待看了第一页头版头条的标题《分田到户是资c阶级的复辟》,眼睛便挪不开了,继而翻开第二张,第三张……

    募地,长叹一声,“说吧,要我老头子做什么,我这把老骨头就卖给你了,只希望我老头子闭眼前,能瞧见乡亲们顿顿能吃上干实的红薯稀饭配酱萝卜!”

    说来,老头回转心意,自是这些旧报纸之功。

    原来,这些旧报纸,是薛老三来前,为做自我推销,刻意准备的,皆是历年涉及到薛老三主政地方掀起的思想界的论战风暴,从分田到户,到免除农业税以及免费教育等。

    这一叠报纸上的论战精髓,只勉强识字水平的老头儿看不懂,可那字里行间的“薛向”却是瞧得分明,由此可见,薛向先前所言非虚。

    而如此一个好干部,能干部,履职云锦,他王二娃又有什么理由不鼎立支持。?

    就冲人家干成的那一桩桩大事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打实的成绩,他王二娃就必须得供其驱驰。

    “好,好,你小子是好样的,好样的,苍天开眼啊,云锦这回算是有救了,说,你照直说,要我老头子干什么,对了,你还是先说最快多久,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

    老头喟叹罢,猛地兴奋起来,拉着薛向的臂膀摇晃个不停,一肚子问题也喷将出来。

    薛老三也不矫情,先是跟老头儿描绘了一番云锦将来的锦绣前程,随即,便道出了来意,无非有二。

    其一,请老爷子担任云锦新区人大常务副主任,协助新区人大主任卫兰同志,尽快完成云锦新区人大代表选举工作;

    其二,拜托老爷子,尽可能在近期阻止新区内的村民啸聚一处。

    却说,薛向方道出来意,老爷子便连连摆手,“你太想当然了,我老头子没那么大本事,这两样恐怕是一样都完不成。”(未完待续。。)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阳间借命人》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司夫人》 《伴娘》 《阴阳夺命师》 《出魂记》 《阴缘难续》 《诡镯》 《寒门宰相》 《灵异警事》 《民国奇人》 《我的邻居是女妖》 《小说排行榜》 《寒门状元》 《超级鬼尸》 《大唐第一长子》 《临安不夜侯》 《阴阳鬼医》 《赘婿》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乡村小说》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