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吏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北宋真宗朝,宋辽两国在多次交战之后,缔结了澶渊之盟,大宋每年都会送给辽国岁币,从此开启了和平模式,并启动经济贸易往来。在刘后垂帘听政期间,也忠实地履行着盟约。



    正是在此之后,两国往来增加,于是有了比较完整、规范的外交礼仪。相互之间比较常设的使节是正旦使和生辰使,前者贺元旦,后者贺皇帝生辰。



    因为两国相邻,辽国又战斗力爆表,所以他们在大宋的待遇比较高,来了后有御筵吃,其他国家则由枢密院安排。



    而各个国家在长途跋涉之后,进入大宋领域时,朝廷会派接伴使,一路上陪同他们来到汴京,保证路上不会出现各种事故。入京之后,又有馆伴使,陪同在汴京内的行程。



    这些陪伴的人都是枢密院礼房或者鸿胪寺的官员,他们全程陪着从元旦前几日到京起至初五左右辞行,那时还会有送伴使接班,把他们送出国界,总之要保证整个过程的严谨,不能出差错。



    既然要搞接待,外语肯定不能差,这两个部门都要求官员学习外语的,据说最牛叉的能掌握五六门语言。



    当初郑凌就是被逼着学契丹语,差点疯掉。



    现在鸿胪寺缺人,忙得很,但是他们也知道郑凌基本上是图画院的人了,怕使唤多了他直接装死,于是把他派去和开封府对接宴会菜品事宜。



    这接待使节的宴席,菜品都是要各部门都确认的。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十二月底各国使节就会陆续抵达,时间其实并不多了,而大家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前段时间检查出了一些驿馆有些地方需要修缮,现在正在安排工匠,专人督工修缮。



    这驿馆其实每年都会集体检查两次,但是架不住意外嘛。



    郑凌那边,他在开封府有个熟人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了,和郑家关系比较近一点的,还知道那其实是他亲戚。反正每次开封府有什么新菜,这家伙绝对能第一时间吃到。



    所以,与其看他每天在鸿胪寺鬼哭狼嚎,不如派他去对接开封府好了。



    郑凌觉得自己一下子从炼狱解脱了,笑逐颜开地就去找云雁回。



    云雁回也挺高兴的,枢密院派了个吃货过来,这还好说,现在就怕鸿胪寺来的人是个事儿逼,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既然来的是郑凌,那就好办了!



    郑凌基本上是雁哥儿说什么他都“好好好”,而枢密院的吃货十分实诚,此人年约三十多,也是进士出身,姓高名铭诚,为人很是随和,刚来的时候,云雁回还没定菜谱,跟他非常抱歉地说了,大概要多等几天。



    高铭诚就笑呵呵地说:“没事,你忙你的,我来主要是蹭你们食堂的饭。”



    云雁回:“……”



    高铭诚还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告诉云雁回:“你不知道,礼房为了争这个名额,差点打起来了!”



    “……”云雁回直擦汗,“好说,我叫厨房把叉烧端上来……这个倒是已经做出来了。”



    高铭诚居然还知道叉烧,大概听他那位同僚说的,但是并不解背后的嘲讽之意,快快活活地试吃了叉烧。



    云雁回叫厨房做了两道叉烧出来,一道是蜜汁叉烧,一道是脆皮叉烧。



    二者虽然都是叉烧,但是口感很不相同。



    蜜汁叉烧的“肉感”比较重,肥瘦相间,滑嫩甜蜜,风味极佳。而脆皮叉烧则咬下去脆脆的,且颇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咸味相较重一点点,是更明显的甜咸口。



    这叉烧选用的猪肉,更是从大相国寺的烧朱院买来的,他们常年养猪吃肉,肉质极好。但是,若非云雁回是自己人,还买不到猪肉呢,他们是小规模养殖。



    这时候猪肉的吃法种类不多,或者说“士”这个阶层本来就很少吃猪肉,然而做成叉烧之后,实在令人耳目一新,非但极为美味,合乎东京人的口味,而且色泽金黄,香腻欲滴,卖相极佳。



    高铭诚是汴京土著,吃得两眼笑眯眯。



    郑凌也是第一次吃到,感觉很不错。



    云雁回介绍道:“一个是蜜汁叉烧,一个是脆皮叉烧。我不知道是该从其中选一道,还是两道菜都放进菜单?都放进去的话,会不会过于重复了?”



    高铭诚点点头,“不错,如若两道彘肉都加进去,不太好。我看这脆皮叉烧风味更为独特,极有特色,还是选用这一道为好。”



    “嗯,好的。”云雁回记了下来。



    高铭诚吃了一口解腻的酸辣蕨菜,端着碗说:“云小郎啊,我现在很是担忧呢。”



    云雁回:“……担忧什么?”



    高铭诚:“到时辽国使臣吃的是御筵,其他使臣都吃开封府的菜,若是辽国使臣觉得其他人吃得比较好怎么办……这可是会影响到两国邦交的!”



    云雁回:“……”



    云雁回顿时有些汗颜,这不都是你们枢密院出的主意吗?



    高铭诚又咬了一口叉烧,含含糊糊地道:“不行,我要去警告一下御厨,菜做好点儿。”



    郑凌在一旁幽幽地道:“没有用的,每年的御筵都是差不多的规格路数,便是再做好点儿,也翻不出花来。其实大家的手艺相差不大,甚至御厨要好一些,重点是开封府可以在规格里创新,御厨那边限制多一些啊。”



    “说的有道理啊……”高铭诚惋惜地看了云雁回一眼,“我回去要向上官禀告一下,须得控制新菜数量了。”



    云雁回没想到给他吃个叉烧就吃出减少工作量来,摸了摸脑袋,“你开心就好吧。”



    他还从来没见过,上赶着给别人减少工作量的呢。



    不过想想,现在给他减少工作量,就是为了之后少点麻烦。虽说辽国的人喜不喜欢开封府食堂的口味还是两说,但是一定要杜绝这种可能性。



    ……



    开封府事务繁杂,开封府事务繁杂,开封府事务繁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所以,随着冬天渐渐来临,需要准备的不止是使团来京的接待工作,社会救济工作也要开启了。



    大宋可以说是多灾多难了,几乎年年有灾情。而且据云雁回的历史知识,这时候的宋朝正在进入历史上第三次寒冷期,此前就有消息,偏北一点的国境内,已经没有梅树生长了,更遑论庄稼。



    几乎每年,都有冻死的人,甚至不止是穷人,连能够温饱的家庭也存在冻死冻伤的危险。



    但是不得不说大宋的社会福利还是很好的,除了有各种官办、民办的救济院——例如郑苹曾经待过的慈幼,每年冬□□廷还会发放物资,制度十分完备。



    而京畿地区的安排,自然是毫无疑问的由开封府负责。



    今年开封府因为云雁回的开源节流之策,可说是大丰收,鉴于改制之初的立志,将部分收益同样捐出来救济穷苦百姓,自然是毫无异议的。



    这种救济活动,很多时候要与地方上的土豪联合起来。



    ——注意,地方上的土豪,通常时候,指的就是当地的和尚道士们。



    和尚们群众基础广,道士们被朝廷强推中,各个都富有得很。



    当然了,表面上官府一般坚称他们是志愿者……



    因为云雁回挂在天庆观,又与京中各寺院熟稔,做过大相国寺方丈的徒弟,因此不得不身兼二职,一个是使节团接待筵的菜品策划,还有一个就是加入到串联土豪们展开救济的活动中。



    这个活,以前云雁回在大相国寺也接触过,所以还算轻车熟路,对接的也都是熟人,即便不是,对方也肯定认识他。



    不夸张地说,云雁回现在在汴京宗教界基本是传奇人物了,虽未出家,也都被认可是自己人。



    开封府收获的蔬果也被分了一批出来,送往各处救济机构,其中更贴心地准备了一些宰相油条,虽说如今宰相油条已飞入寻常百姓,但大家都默认,开封府出品才是最正宗的。



    云雁回习惯了上一线,于是在场一起发放物资,朝廷的发完,又发开封府私掏腰包的,而且旁边就是大相国寺的工作人员,不时还能聊聊天。



    来领物资的穷民十分感激,没想到还能领到开封府的宰相油条,这对他们来说是意外之喜,就算秘方散播出来的,但以他们的穷困程度还是无法购买原料制作的。



    有位老婆婆甚至趴下来对着开封府的方向行礼,云雁回连忙去扶她,听到她在念念有词,“感谢包相公,包相公春秋不老,多子多孙……”



    云雁回:“??”



    云雁回:“婆婆!包府尊还没有成亲呢!”



    老婆婆睁着浑浊的双眼,一脸惊讶,转而伤心地道:“啊?包相公是个好人啊,居然未成亲,一定是被政事耽搁了啊!”她关心地问道,“那有没有宗族过继子嗣给包大人啊?”



    旁边的人听到包拯的名字,也都关切地过来问。



    “包相公爱民如子,居然没有子孙吗?”



    “小哥,包相公身体还好吗?”



    “……等等,”云雁回突然觉得有点晕眩,不禁叫停,“你们是不是误会了什么,我们府尊现在才二十多岁啊!”



    老婆婆:“胡说八道!”



    云雁回:“…………”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