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

作者:猛子

十一月中,李虎主持召开御前司议事,在京东西两府所有宰执大臣、三高官官、台谏长官、京兆尹、三大禁军主帅都参加了这次议事。

放眼一看,大堂上的中枢官员几乎是清一色的虎烈人,而其中出身行伍的武人又占据了大半。

西府有董小丑、罗青汉、侯概和折可求,三大禁军主帅是楚逍遥、方进和王大忠。

东府有黄涉、柴云、范直昌、王渊、宋江、高缘、长孙康宁。

汉王府长史胡涂、大帅府长史原野,京兆尹是杨可世。

这其中折可求和杨可世虽然出身西北将门,但不管是折家还是杨家,都已经早早投奔李虎,如今也算是半个虎烈人了。

大宋的旧官僚只剩下李纲、宇文虚中、赵明诚、刘延庆和吴敏。

这其中赵明诚算是李虎的至亲,两家关系非同一般,关键时刻赵明诚肯定要背弃自己的理念,绝对支持李虎,这一点毋庸置疑,除非赵明诚把家族利益至于王国利益之下,否则他没有选择。

刘延庆自从虎烈军吞并了西北军之后,他的重要性急转直下,他在中枢的地位也岌岌可危。这次李虎把他安排到台谏,事实上把他调离了中枢,而刘延庆也有自知之明,为了保住刘家的地位和权势,他竭力和虎烈人保持一致。台谏自从李虎主政,职权大为削弱,这次李虎让刘延庆出任台谏长官,其意图很明显,就是进一步削弱台谏职权,免得台谏过份干涉军政和变革,以便更好地发挥中枢的作用。

台谏在大宋官制中的主要作用并不是监察,而是分权,尤其在台谏职权增长的时期中,台谏直接干涉军国大事,分宰相之权,监察的职能反而成为次要的了。大宋历代皇帝,在任命宰相人选的时候,常常在台谏安排宰相的对手,互为牵制。王安石变法,便深受台谏的挚肘。到了蔡京主政,他把元佑党人赶出了朝堂,这一情况才得以改变。宰相和台谏长官出自同一个派系,军国大事的决策就容易多了。

张孝纯出任台谏长官的时候,和宰相李纲互为声援,屡屡给国家决策制造麻烦。当初罗思南建立御前司,就是迫于议事大堂和台谏的重压,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李虎把张孝纯赶出了中枢,让刘延庆主掌台谏,正是希望借助刘延庆的“变通”进一步削弱台谏权力,老老实实地做好“监察百官”的本份。

至于宇文虚中和吴敏,不久前从东南投奔而来,虽然李虎许以高位,保留了他们的宰执官职,但上至李虎、罗思南,下至中央府署的普通官员,对他们的信任大打折扣。某种意义上来说,继续让他们留在长安中枢,主要是安抚东南官僚,以便加快平定东南的进程。事实上这也的确起到了作用,很多东南官员正是听说宇文虚中和吴敏投奔长安后,依旧官居原职,这才纷纷效仿。如今东南平定在即,李虎又以雷霆手段把李复、宗泽、刘韐、张孝纯等一帮原大宋旧臣赶出了中枢,接下来,就要轮到他们了,这不过是时间长短问题,所以宇文虚中和吴敏非常低调,先前的雄心壮志更是在李虎发动的巨大风暴面前灰飞烟灭,他们根本没有实力阻止李虎夺取赵氏大宋的江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虎独霸中土。

李纲非常孤立,到目前为止,李虎还没有动他的意思,但从现实来看,李虎暂时也不会动他。中土太大,地方机构太多,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阶层,如今新官僚在人数上还没有任何优势,在行政管理经验上也严重不足,必须依仗旧官僚。由李虎发动的这场风暴虽然势不可当,但中土旧官僚就象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这场风暴或许可以把这颗大树的枝叶吹得一干二净,但若想连根拔除,那是绝无可能,所以李虎需要李纲这样的具有相当威望的旧官僚的领军人物继续坐镇中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中土旧官僚阶层,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李纲还是大宋的宰相,未来一段时间他还拥有很大的权势,但这个权势受到了严重制约,已经无法影响到最高决策了。

李虎提出了北伐大计。

大堂内非常安静,没有人提出异议。

在这之前,李虎已经单独约见了黄涉和柴云,要求他们搁置虎烈人内部的分歧,先把足以危害到虎烈人生存的大宋旧官僚势力给打下去,为此,大家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虎烈人内部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变革上,其最尖锐的矛盾就是文官和武将对权力的争夺。文人轻视武将,这似乎是文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傲慢。文人一般认为,给予武将太大的权力会给国祚造成威胁,所以历朝历代,和平时期的治国策略都是重文轻武,到了大宋更是以文制武,干脆把武人赶出了决策层,死死踩在脚底下。

李虎变革,官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文武并重,但随着虎烈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占据了大量的疆土,更多的武将也开始进入朝堂。李虎这一做法在文官看来显然有“矫枉过正”之嫌,所以有意识阻碍这一改革进程,但无论是李虎还是罗思南,都是从战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他们对武将的信任远远大于对文官的信任。

李虎离京两年,回来后大刀阔斧,加快了改革的进程,而第一件事就是把大量的武将调入中枢。黄涉和柴云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李虎这一做法将严重危及到中土的安危。

李虎知道这件事牵扯到文官和武将的利益争夺,如果把精力耗费在这上面,势必延误统一大业,所以他明确告诉黄涉和柴云,搁置争议,先集中力量统一中土,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黄涉和柴云不敢触犯李虎的权威。虎烈人内部可以有争论,有斗争,但绝不能超过李虎所能容忍的底线,超过了这个底线,李虎肯定要出手整治。

李虎还亲自去看望了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因此彼此的感情非同一般,所以李虎很坦诚,该说的都说了,就差没有明确告诉赵明诚夫妇,我要做皇帝了。这话现在还不能说,还没有到该说的时候,但赵明诚和李清照一清二楚。形势已经发展到这一步,赵明诚和李清照根本没有选择,即使违背道义和良知,也要坚决支持李虎,这不仅仅关系到赵家和李家的未来,更关系到中土的未来,孰重孰轻,一目了然。如果为了盲目忠诚于赵氏皇帝而反对李虎,那就是自取其祸了。

赵家也罢,李家也罢,在元佑党人案前后都遭到了沉重打击,真要说起来,他们对赵氏皇帝的忠诚的确有限。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把对中国的忠诚转化为对赵氏大宋的忠诚,李虎建立新王朝,取代赵氏大宋,与他们对中国的忠诚并没有任何冲突。

大堂上的安静让李纲第一次认识到,赵氏大宋真的完了,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了。李虎的实力太强了,而赵氏大宋基本上败亡了,只剩下一个虚无缥缈的大义,但这个大义在李虎发动的风暴面前,脆弱不堪,转眼就会被撕裂,被彻底葬送,大宋王朝很快就要成为历史了。

李纲抬头望向宇文虚中和吴敏。这两位也是神色凝重,眼睛里流露出无尽的悲哀。国祚的存亡靠得是实力,说得具体一点就是靠武力,但大宋的武力貌似强大,每年更是投入数千万贯的军资,结果却换回来国祚的败亡,原因是什么?大宋的军队为什么不堪一击?虎烈军为什么又能战无不胜?出自蛮荒的女真人仅仅凭借两万铁骑就灭亡了大辽,重创了大宋,又是为什么?

大宋的国力天下第一,这样强大的国力竟然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样强大的国力竟然用了八十多年的时间都没有击败党项人,收复西北失地,为什么?

现在想一想,赵氏大宋的败亡似乎在情理之中。李虎和虎烈军在大宋倾覆在即的时候杀进中原,乘势崛起,赵氏大宋既然无力阻止,那么改朝换代也是一件必然的事,谁也无力阻止。退一步说,就算阻止成功了,赵氏大宋还能重新崛起吗?事实上绝无可能,东南宋廷瞬间败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赵氏皇帝和大宋朝廷就象一颗腐朽的大树,根子已经彻底烂了,只要一阵狂风暴雨,它便轰然倒塌。

宇文虚中和吴敏保持沉默,御前司的议事根本就是李虎和虎烈人的一言堂,即使反对也没有任何意义。

李纲站了起来,坚决反对。

诺大的一个殿堂之内,只有李纲一个人反对。

李纲反对的理由无非是国内形势不稳,朝廷财赋严重不足。

“我想问你一件事。”李虎说道,“当今天下,是官田的数量多,还是巨商富贾们拥有的田地多?”

这个答案很简单,当然是官田的数量多。天下的巨商富贾毕竟有限,大地主大商贾所拥有的土地当然不能和官田数量比,尤其蔡京搞了一个西城刮田所之后,官府更是肆无忌惮的侵占百姓土地,今日官田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宋中期。

“我大军数年征战,军需全部来自巨商富贾的借贷,请问,官田数量如此庞大,钱粮到哪去了?”李虎厉声吼道,“你给我一个答案。”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daomuxiaoshuo.net,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