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太平
“听说了吗?苏大为回来了。”
“苏帅?”
“嘘,人家现在已经不是不良帅了。”
“今天朱雀大街上的赞名夸功,你们见着没有?当时我正好在街上……”
“如何?”
“当时满街的花啊,你们是没看见,那些小娘都疯了一样,从窗口里向着苏帅挥袖,只盼能被看一眼。”
“我记得上次夸功的是邢国公吧……苏帅如今也到这般位置了?”
“朱雀长街如果站满的话,怕不得有数万人!”
“数万?长安城人口百万,朱雀街你想想,得有多少人?还有西市、东市,各坊,各团头,今日都在说苏帅灭五国的军功,你想想,得有多少人知道?”
“就算长安只有一半人听说此事,也有数十万人……”
“乖乖!苏帅这次,是真的名动长安了!”
说话者,发出倒抽凉气的惊呼声。
不知是感概,还是吃惊,又或是艳羡。
“你们今日去街上,茶馆酒肆看看,那些说书人,都在编排苏帅平吐蕃的故事,今日若是不说苏帅的故事,就没人捧场!”
“以前不都是说尉迟恭和秦琼护秦王的故事吗?”
“之前还有说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
“还有苏定方总管,灭东西突厥的故事……”
“今日起,全都改了,满长安都得说苏帅的故事,不然就会被听客给轰下场。”
这话说完,又是一片惊叹声。
“苏帅,当真是扬名天下了啊。”
……
“阿舅。”
花丛后面,露出安定思公主,那张娇俏的,宜喜宜嗔的脸。
数年不见,当初那个小妮子,如今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
一身宫装,头梳团髻,冰肌玉骨,桃肌微丰。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的眼睛。
又大又媚。
盈盈如一汪春水,让人一见,就忍不住想多看几眼。
在她的眉心,还点着一粒红。
恰如画龙点睛一般,令安定思的妆容变得极为明艳动人。
伴随着呼唤苏大为的声音,她眉眼舒展,嘴角微翘,神色中,三分期待,三分雀跃,又有那三分羞涩。
“安定,你怎么在这里?”
“是阿兄让我专程在这里等阿舅?”
“是太子?”
安定思没说话,只是用力的点点头。
“太子现在何处?”
“你随我来。”
安定思提着裙角,蹑手蹑脚的走上来,仿佛怕踩到蚂蚁般。
一直走到苏大为面前,仰脸看向苏大为感叹道:“阿舅可真高啊。”
她的身材也发育得不错了,十四岁的少女,拜优良的基因所赐,继承了李唐王室的高挑。
还有武媚娘的美貌。
苏大为估计至少也有一米六四。
但在苏大为面前,依然只到他的胸前。
堪称最萌身高差。
“阿舅你随我来,我带你去见阿兄。”
安定思说完,似是下了极大的勇气,忽然伸手过来,一把握住苏大为宽大的手掌。
嗯?
苏大为有些讶异。
感觉她的手掌又柔又软,轻软的像是棉花一般。
偏偏掌心里还有一些潮湿。
显然是极紧张,手心都出汗了。
一旁等候引苏大为出宫的太监一见急了,顿足唤道:“公主,我还要送开国伯出宫……”
“一会我来安排,不劳你送。”
安定思拉着苏大为,像一阵风一般的跑起来。
丝毫不理会那太监的惊慌。
抽红包!
公主,公主居然主动拉开国伯的手。
虽然武后与开国伯关系非比寻常,但这也……
跟着安定思公主,前行大约盏茶功夫,行至一处,依稀是崇明门旁的少阳院。
远远瞧见一处垂丝海棠树旁,正站着太子李弘,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公主,还有一帮太监宫人随行伺候着。
树旁摆了桌椅,似是赏花喝茶的模样。
一见到苏大为与安定思,李弘的脸上立刻露出如释重负之色,用力的挥了挥手。
安定思一直牵着苏大为的手,直到此刻,方才触电一般放开。
她迈着轻快小步,一溜小跑上去,向李弘行了一礼:“见过阿兄,我把阿舅带来了。”
“做得好。”
李弘哈哈一笑:“回头阿兄送几样府里的点心给你尝尝。”
“要最好吃的那种,要梅花羔,要豆蔻香,要……”
“都有,都有。”
李弘安抚了安定思公主,不等苏大为走上来,已经整了整自己的衣冠,先一步向苏大为行礼。
“弘,见过阿舅。”
苏大为侧身以示避让,然后叉手鞠躬回礼道:“见过太子。”
“这里没外人,阿舅不必多礼。”
苏大为挺直腰身,目光落到一旁的小公主身上:“这位小公主是?”
“哦,她是太平,我最小的妹妹。”
李弘伸手将正凑在桌前咬着点心,萌得人一脸血的太平公主拉起来:“别吃了,快给阿舅行礼。”
苏大为心中一动,果然是她。
太平公主在后世颇有名气,没想到此时还只是个小萝莉。
看她年纪不大,好像才五六岁的样子。
两颊丰盈,眼睛极大。
和安定思公主一样,粉腮上,殷红的唇小小一点。
双眼如两颗宝石般明亮,眼珠滴溜转着,极为灵活。
眉心一点朱砂。
“见过阿舅。”
太平公主嘴里咬着一块糕,说话含糊不清,却也学着李弘的样子,提着小裙裾,向苏大为似模似样的行了一礼。
“快起来,阿舅来的匆忙,却忘了给你们带礼物。”
苏大为伸手入怀,摸了半天,却摸不出可以做礼物的东西,不由老脸一红。
“阿舅不必如此,如果你能讲讲征吐蕃的故事,那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礼物。”
李弘哈哈一笑,侧伸身手道:“阿舅请入座。”
苏大为此时方有空认真的打量太子。
比起自己出征前,太子的气色好得太多。
而且三年时光里,他的身高如拔苗一般,长高了一大截。
此时已经比李治还要高出半个头。
只是身形依旧十分瘦。
但是肤色不像以前那种病态的苍白,而是有了些许血色,连带着人也开朗了不少。
苏大为发现,今天见到李弘笑的次数,比自己记忆里他所有的笑容加起来都多。
待众人落座,安定思公主主动伸手,替苏大为倒上茶。
又拾起自己筷箸,殷勤的向苏大为面前的玉碟里,夹了许多糕点点心。
“阿舅,你尝尝这个,这个好吃,还有这个……”
一旁的太平公主双手捧着一块碗豆糕,一边往嘴里塞着,塞着腮帮子鼓鼓囊囊,一边滴溜溜转着眼珠子,好奇的观察着安定思公主的举动。
突然来了一句:“姐姐喜欢阿舅。”
铛啷~
安定思公主手一哆嗦,筷子直接跌落桌上,敲击在盘中,发出清脆的响声。
气氛瞬时凝结。
苏大为张了张嘴:我什么也没做,我特么无辜的。
出去打吐蕃人几年才回来,这几年都没见过安定思,我特么没撩过公主啊,冤枉。
最怕空气突然的安静。
苏大为的眼睛就看着对面的安定思公主,脸颊一点一点的爬上红晕。
这红色,一直传染到耳朵上,直至两只耳朵红通通的,犹如小兔子一般。
正在尴尬时,李弘终于反应过来,一般借着笑声掩饰,一边道:“对啊,不光安定喜欢阿舅,我也喜欢阿舅,小太平,你也喜欢阿舅对不对?”
太平公主鼓动着腮帮子,侧着脸偷看了一眼苏大为。
脸上闪过一丝迷惑。
小小的年纪,还不太分得清楚什么是喜欢。
不过……
阿舅的脸真好看。
她用力的点了点头:“喜欢!”
这是个看脸的世界。
李弘舔了舔唇,松了口气。
方才的尴尬气氛也随之缓和下来。
“阿舅,你出征多年,总算是回了长安,弘儿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谢太子。”
苏大为举杯相迎。
两人饮了一杯茶,苏大为看向李弘,这时才听到他说出邀请苏大为的目地。
“阿舅,你听到最近的传闻了吗?”
“传闻?”
“就是……”
李弘迟疑了一下,左右看了一眼,挥了挥手。
在一旁伺候的太监和宫人们,忙鞠躬行礼,倒退着避席。
等他们都退出很远后,李弘才看向苏大为,接着道:“就是迁都之事。”
嗯?
苏大为认真的看向李弘:“太子怎么会提起这件事?”
“因为两边人争得厉害,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李弘面上露出回忆之色:“上次母后和父皇问我对迁都的看法,我当时答不上来,我觉得迁都有迁都的好处,可也有坏处,不迁都,也同样各有利弊。”
苏大为点点头,太子说的,自然是诚实的话。
但却不是武媚娘和李治想听到的话。
“母后当时有些失望,她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看得出来。”
李治手握着茶杯,长吐了一口气:“我记得当年,阿舅就曾点拨过我,所以我对阿舅的眼光深信不疑,这次的事,我实在难以定夺,还请阿舅教我。”
得,这个烫手的山芋,一下子抛到苏大为的怀里。
他的笑容僵了一瞬。
总不能跟太子说,现在不是迁都的时候,等以后熬死了李治,武媚娘自然会定都为神都洛阳,建立武周朝吧。
作死也不是这么个作法。
“阿舅你对迁都的事怎么看?”
李治双眼透着期待。
就连安定思公主和太平公主,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向苏大为投来好奇的目光。
“迁都的事……”
苏大为脑中急转:“此乃朝中大事,我方才征吐蕃回来,不了解情况,不敢妄言。”
“阿舅,这里没外人,阿舅就别藏着掖着了。”
李弘有些急切的道:“阿舅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只盼能点拨弘儿一二。”
说着,他停了停又道:“若连阿舅都不肯帮我,你让弘儿还能相信谁?”
噗!
太子,你说话水平见长啊。
这一句话,就把老子给逼住了。
毕竟是东宫的臣子,以后还是得跟太子混的,不能撕破脸。
苏大为感觉脑仁有点疼了。
这事吧,特别敏感,他根本不想掺合。
但偏偏事与愿为。
“阿舅!”
安定思公主也在一旁低声道:“安定也想听阿舅的意见。”
“太平也想听!”
太平公主艰难的把碗豆糕咽下去,奶声奶气道。
苏大为揉了揉眉头,苦笑道:“迁都的事……是媚娘阿姊提出的吧?阿姊想迁去洛阳,陛下的意见又是什么?是同意还是反对?”
按苏大为想,李治应该是反对,或者不表态。
如果李治表态了,那这件事就尘埃落定了。
不至于闹了半年还没结果。
李治,他在想什么?
躲在幕后,看着武媚娘和那帮臣子斗?
这倒是他的一惯手法。
就在苏大为这么想时,李弘摇头道:“阿舅这可就猜错了,迁都的事,是父皇提了一句,母后在朝中是反对迁都的。”
噗!
苏大为只觉得一口老血要喷出来。
这急转弯闪得我猝不及防。
方向盘都要甩飞了。
“你说什么?是陛下提出要迁都,武后不想迁都?”
“对。”
李弘肯定的道。
苏大为以手扶额:“容我想想。”
这尼玛简直了。
迁都洛阳,怎么会是李治提出的。
等等,这个李治,究竟是外面那个“隐武者”假李治。
还是躲在宫中修炼续命的真李治?
这个暂时放在一边,武媚娘为什么会否定迁都的事,最想迁都洛阳的,应该是她才对啊。
苏大为忽然想到,之前听安文生说过,明明是武媚娘想要迁都洛阳,为此遭到长安豪门和山东贵族的抵制,但怎么在李弘嘴里,这事情竟翻转过来了。
李弘和安文生,谁说的是真的?
“太子,我之前好像听说是阿姊想迁都洛阳。”
“不是不是。”
李弘摇头道:“迁都洛阳是之前父皇提出的,但是遭到朝中大臣们的反对,母后一开始是同意,但是后来母后改了想法,说还是不迁的好。”
这……
左右横跳?
武媚娘这算是以退为进吗?
还是向李治施压?
苏大为一时糊涂了。
“阿舅,阿舅。”
李弘在一旁呼唤,将苏大为从思索中唤回来。
“阿舅,你说应该迁都吗?如果迁都是对的,为什么满朝大臣都反对?如果是错的,父皇为什么会提出来?”
苏大为被李弘问得头大。
如果面前的人不是太子,他好想甩袖走人。
但是,走不得。
“咳,太子,你是什么看法?既然上次阿姊和陛下问过你,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自己的看法?”
苏大为急中生智,突然反问道。
“我……”
李弘陷入了犹豫中。
而坐在一旁的安定思公主和太平公主两人的目光,已经如雷达一般,自动移到了李弘的脸上。
苏大为略松一口气,暗赞自己真是个小机灵鬼。
过了片刻,李弘终于开口道:“我觉得父皇想迁都,有他的道理,毕竟这几年,关中的收成实在不太好,要养活长安百万百姓,委实有些辛苦,据我所知,全靠运河从江南运来粮食,到了洛阳再转陆路运至长安。
如此一来,光是途中就糜费数倍,而且还多出许多时间。
若是迁至洛阳,至少就省了陆路和人力转运这一项。
凭着大船和运河漕运,可解粮食之急。”
这番话说出来,令苏大为不由高看李弘一眼。
身居庙堂之高,能看到粮食上的问题,那李弘便不是那种只空有理论,却脱离底层民生的太子。
这令他心里居然有一丝安慰感生出。
“迁都至洛阳,有粮草供应之利,但是对朝中许多官员,却是不利,毕竟各世家大族,山东门阀,在长安已经深耕多年,如果迁去洛阳,等于是断了他们的根。
所以他们会反对,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李弘第二段话说出来,苏大为有些惊讶,没想到太子居然能看到这一层。
沉默了一瞬,苏大为笑起来:“太子长大了。”
“阿舅你这样夸我,我会不好意思的。”
“那不知太子有没有想过,陛下自从登基以来……”
苏大为目光在周边一扫,确认不会有人偷听后,才继续道:“一直在致力于保持各世家门阀与朝廷的平衡。”
说得略微隐晦。
所谓保持平衡,就是把强大的给打压下去,令这些世家门阀,不能动摇属于皇帝的权力。
最典型的自然便是长孙无忌。
苏大为相信李弘一定能听得懂。
所以接着又道:“如果从平衡上看,迁都洛阳对陛下是好事。”
“对父皇是好事,但对朝廷却未必。”
李弘这句话,令苏大为有些意外。
“为何这么说?”
“因为朝中那些大臣,他们如果势强,确实会影响父皇的决断,甚至政令的推行,但朝廷离开他们也不行啊……太宗皇帝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迁都,令门阀世家大损,只怕又会生出新的乱子来。”
李弘的话说完,苏大为挺起胸膛,向他叉手道:“太子,你这番见解,出乎我的意外,我觉得你不需要我的意见了,因为你所说的,正是我所想的。”
果然,能做为帝国的太子,李弘并非庸才。
不但不平庸,相反还很厉害,能看到事情的本质。
也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世家门阀如果过强,自然是会威胁到皇帝的地位。
可若没有这些世家,那么天下的规则又如何推行,皇权又如何渗透到地方。
政令如何在各地方推展?
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
李弘说到点子上了。
当然,虽然能看到这一点,但仍没有一个答案,能够说服李治,或者满朝文武。
究竟是迁都,还是不迁都。
“阿舅莫要这么说,我虽然能把道理分析出来,但究竟当不当迁都洛阳,我还是没有想好。”
李弘伸手揉了揉自己酸胀的眼睛:“所以,我需要你,阿舅,我需要你的帮助。”
说话的同时,他的手伸过来,覆在苏大为的手背上。
苏大为不动声色的将手抽回。
你们几个小娃子,安定思也就罢了,李弘,你可是男儿,你要自重!
“太子,我目前想的还是和你一样,迁有迁的好处,不迁,有不迁的道理,一时之间,我也无法决断。”
看着李弘脸上露出失望之色,苏大为不把话说死,接着道:“能否给我几天时间,让我细细斟酌一番,待我弄清楚其中的关窍,再来告诉太子。”
“唉。”
李弘叹了口气,心下也觉得自己是有些过份急切了。
阿舅就算再聪明多智,也毕竟几年不在长安了。
现在就让他给自己答案,有些强人所男了。
想通这点,他微微点头道:“那弘儿便等阿舅的答案。”
苏大为顺势起身,向李弘和安定思、太平公主行礼道:“还请太子,两位公主恕罪,我刚回长安,还没来得及回家看一下,便先夸功和入宫,我想现在回家探望一下家中老母。”
“啊,应该的。”
李弘慌忙起身行礼道:“既然阿舅有事,就不多留阿舅了。”
“那臣先告退。”
“我送送阿舅。”
“我也要送!”
“臣惶恐。”
苏大为装做不胜惶恐的样子。
其实心里不怎么虚。
但是当他看到安定思公主那种想看自己,又有些躲闪的眼神时,心里咯噔一下,终于有些虚了。
该不会,安定思真的对我有那种意思吧。
这特么的不科学啊。
上次见她时,还没长开一萝莉。
虽说女大十八变,可也不至于对我有什么非份之想吧。
背后有点白毛汗。
苏大为忙坚辞太子和公主相送,跟着引路太监急急向宫外走去,就像是屁股后面被人抽了几鞭似的。
大唐的公主……
惹不得。
……
夜色渐沉。
幽幽的声音自黑暗中响起。
若有若无。
冷风吹起,薄雾升腾。
冰凉的黑雾,伴随着月光,渐至弥漫。
在黑雾之中,似有万千妖物在呼号。
时间不断推移。
那黑雾越来越浓。
整个世界陷入黑暗的混沌。
黑雾中,终于有一个清晰的声音。
“见过星君。”
“你找我来,何事?”
“我代表长安诡异,一百零八族,想对星君说一声……你老了。”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