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

作者:庚新



    “此言何意,你是在影射?”

    话音刚落,殿上又有一臣站出。

    乃是谏议大夫曹行德。

    “陛下,两位侍郎,在下以为,此案疑点众多,当令大理寺、刑部、秘阁继续深挖,将来龙去脉弄清楚,只杀郭行真一人,只怕无法堵悠悠众口。”

    “陛下,臣觉得谏议大夫此话有谬。”

    短短时间内,十几位朝臣站出来,就郭行真之案,你来我往,唇枪舌剑。

    苏大为已经嗅到了阴谋的气息。

    这些人说来说去,其最终意图,仍是把武后牵扯出来。

    “郭行真之案,容后再议,今日诸臣还有事启奏吗?若没有,朕乏了。”

    珠帘后,传出李治伴着咳嗽的声音。

    隔着珠帘,没人看得清李治的脸,不知他此时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更不知道,在李治身旁的武后,此时会是什么样的面色。

    眼看着李治想要退朝,就在此时,朝臣中有一人厉声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过去。

    只见西台侍郎上官仪,从朝臣前列站了出来,手持笏板,挺直腰杆,在朝堂中掷地有声的道:“臣要弹劾武皇后。”

    这句话,在大殿中回荡,嗡嗡作响。

    先前议论纷纷,带着火药味的大殿,一下子变得死寂。

    以上官仪的身份,说出这番话,实在太过刚烈。

    也将李治逼到必须面对此问题的死角。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常为李治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龙朔二年,上官仪授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

    这意味着? 在中书令李义府不在的情况下。

    他是实际的中书省的一把手。

    权力等同宰相。

    李治对上官仪此番出来,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沉默中,上官仪再次厉声道:“郭行真能入宫? 离不了韩国夫人、贺兰敏之和武后的举荐? 而其中? 韩国夫人和贺兰氏,都是听令于武后的,这难道不让人怀疑吗?

    昨日? 还听说韩国夫人在宫中暴毙? 是被人毒杀。

    是否是杀人灭口?

    还有,之前陛下身边王伏胜,曾站出来指证武后? 与郭行真串通? 向太子行厌胜之事。

    此乃铁证。

    因此? 臣恳请陛下? 远离此恶毒女子。

    请陛下? 废后。”

    最后两个字说出口? 仿佛一个晴天霹雳般,震得所有人心头嗡嗡作响。

    或许有许多人暗中想过,但至今为止,只有上官仪一人,敢真正在大朝会上? 向着李治和武媚娘喊出这句话。

    废后!

    “大胆!”

    珠帘后? 传出李治发怒的声音:“皇后与朕一心同体? 怎么会害自己嫡长子? 此事休要再提。”

    “陛下,太子渐渐长成,若太子健康? 得传大位,将置武后于何地?”

    上官仪又加了一句。

    这句话,就有点类似莫须有了。

    太子还远没到继承皇位的时候,李治身体虽然不好,但只要不是马上趴窝,怎么也得再熬个几年。

    上官仪说这番话,看似毫无道理。

    殿中苏大为,却是心中一震,嗅到了浓烈的危机。

    表面上,上官仪说的是太子,其实里面有几层意思。

    第一,太子如果健康,将会顺利继承皇位,所以武后不希望太子健康。

    第二,武后为何怕太子继承皇位?因为太子继位后,武后就没有理由,像现在这样直接影响朝政了。

    毕竟,就算太子以后身体不好,太子也会有皇后,不需要太后把持。

    第三层意思,陛下你现在身子不好,是否也有武后暗中做手脚?

    毕竟武后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不放过呢。

    苏大为品出上官仪话里的意思,背后顿时冷汗涔涔。

    这种话,听着毫无道理,也没列什么实证。

    但人心是最经不起猜忌的。

    只要李治听了有一丝的怀疑,上官仪就成功了大半。

    “陛下!”

    珠帘后,隐隐听到武媚娘一声喊。

    显然,上官仪这一下发难,简直如古时的刺客荆柯,突然暴起,令武媚娘也心中震骇。

    朝堂上再次响起嗡嗡的议论之声。

    听出上官仪弦外之音的群臣,无法按捺住心中的激动,纷纷鼓躁起来。

    “肃静!”

    “各卿注意礼仪~”

    掌管朝堂礼仪的太监,用手里的玉如意敲击着,发出金石之音。

    混乱中,有数名年青的臣子从文武官员中站出,纷纷跪倒在殿上。

    “陛下,武后素有贤名,岂会做那等大逆之事,西台侍郎所说,纯属臆测,愿陛下察之。”

    “西台侍郎身居高位,不思为陛下分忧,却整日钻研阴私,陛下,臣弹劾西台侍郎,挑拨天家亲情。”

    “臣弹劾西台侍郎。”

    “臣附议!”

    这些年轻的官员,员秩不高,都是中下层品秩,但人数却不少。

    粗略一看,有十几人之多。

    这或许就是武媚娘准备的后手了。

    但是苏大为看到他们此时的表现,心里只有一句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任何事都要看时机。

    若在上官仪没说出那番话之前,这些官员上奏,倒还好说。

    可在上官仪站出来怼武媚娘,并抛出那番诛心之言后,这些官员出来替武媚娘辩解,不但不能消除李治的疑虑,只怕会令李治心生警惕。

    这是要坏事了。

    “退朝!”

    珠帘后,李治几乎是铁青着脸,从齿缝中蹦出两字。

    隆隆的鼓声响起。

    从显庆年至麟德元年,李治只有两次,如此尴尬的退朝。

    上一次,还是长孙无忌时代。

    所有官员,不敢向李治上奏,在朝堂上,李治大发雷霆,然而依旧无济于事。

    他真正对长孙无忌动了杀机,便是在那个时候。

    载着李治与武媚娘的软轿,向后宫紫宸殿行去。

    苏大为站在退朝的人流中,望向李治和武媚娘的轿子,心中一点不祥之感,在迅速扩大。

    武媚娘这次棋差一招。

    她只想着把朝堂上的水搅浑,根本没想到,上官仪会是用这种打法。

    不去辩驳逻辑和证物,只用一句诛心之语,一剑封喉。

    这还怎么玩?

    这属于掀桌子的做法。

    只有洞悉人性,熟悉李治性情的人,才能做到如此精准的打击。

    李治信武媚娘吗?

    肯定是信任的,不然不会让她做皇后,而且这么多年,一直信赖有加。

    两人还生了那么多子女。

    这些年李治身体不好,许多朝政和奏折,都让武媚娘替自己分担。

    这就是莫大的信任。

    但李治同时也是一位雄主,一位百年难遇的英明帝王。

    他让武媚娘替自己批阅奏折,那是因为他的身体不好。

    精力难以为继。

    在大的格局层面上,他依然对武媚娘手里的权力十分警惕,一但发现不对的苗头,就出手打压。

    包括苏大为,其实也是这种局面下的受害者。

    否则以苏大为的功劳,远不止现在的权力。

    所有的信任,所有的信赖,都敌不过权力。

    在自己与太子身体都出问题的状况下,在上官仪方才那句诛心之言下。

    李治必然心中震骇。

    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都会从心底浮出。

    这一点,从他急急退朝就可以看出来。

    若真的对武媚娘毫无怀疑,当场就会重责上官仪。

    最不济,也会令千牛卫将其轰出大殿。

    可他没这么做。

    没做,就是一种态度。

    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

    相信明天,最多下一次大朝会,弹劾武媚娘。

    劝李治废后的奏折,将会如雪片般飞上李治的案头。

    再想想李治许多奏折让武媚娘替其批阅。

    真不知当武媚娘批阅废除自己皇后位的奏折,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苏大为此时,心中也一时乱了方寸。

    计划,不如变化快。

    本来按昨日与武媚娘的约定,他只用在朝堂的水被搅浑,顺势再加一把力,让局势有利于武后。

    但现在,一切都完 了。

    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去。

    它只会越来越大。

    武后危险了。

    苏大为心中想。

    那自己呢?

    历史会不会真的在这里拐弯?

    如果武媚娘真的被废后会怎样?

    那未来将变得茫然不可预知。

    自己原本想抱武后大腿的计划,日后的武周朝,则天大帝,都不会出现。

    不,不用考虑那么远,只怕自己也会祸在旦夕。

    上官仪和郝处俊那些人,会容忍一个铬着武后铬印的人,继续在朝堂上吗?

    绝对不会。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

    如果武媚娘倒下,朝堂上会迎来新的一波清洗。

    正如当年长孙无忌一样。

    苏大为如今的位置,正如当年得王方翼、赵持满。

    虽然与武后有关系,但自身一向持重,做事不偏不倚,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倾向性。

    而且难得的都是将才。

    于大唐有功。

    但那又如何?

    覆巢之下,赵持满暴尸荒野。

    而王方翼也不得不远走西域,如今托庇在裴行俭的帐下。

    一想到这里,苏大为忍不住激灵灵打了个寒颤。

    他想到那个可怕的未来,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感,从心头涌出。

    绝不能,不能坐等灾祸降临。

    必须想办法,扭转局面。

    武媚娘不能倒下。

    所有的一切,在心中闪过,突然,苏大为眼瞳像是被针扎到一样,微微一缩。

    他看他西台侍郎上官仪,双手提着官袍下摆,六十来岁的老头,居然步履飞快,向着李治他们的车轿追去。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乡村小说》 《都市言情》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官场小说》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荒野妖踪》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