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

作者:庚新



    为什么不在攻下百济,守住泗沘后回转长安?

    苏大为又不傻,朝廷局势如此,他此次回去,按功劳怎么也能往上再挪一挪位置。

    只怕到那个时候,只怕会更加显眼,越发靠近朝堂漩涡中心。

    苏大为心里,并不想淌那种浑水。

    但这种事,能拖一时,拖不了一世。

    他最终还是要返回大唐。

    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在李治和武媚娘现在皆不可靠的情况下,苏大为必须牢牢握住军权,或者说,挣取更大的军功。

    如果他的功劳不亚于苏定方,有个灭国之功。

    就算李治也不可能轻易去动他。

    说来好笑,当初苏大为可是百般不愿投入军中。

    没想到这一步步的,最后却要将军功,做为自己最后安身立命的本钱。

    世事如棋,殊难预料。

    转眼已经到了七月,从新罗方向,不断传信给苏大为,说百济情势告急,催促苏大为回百济。

    但苏大为只是不理。

    他此次如果不能一战推倒倭国列岛,只怕回去不但无功,还会遭到许多弹劾,到时生死都在李治的一念之间。

    苏大为自然不可能把事情做成这样。

    只要熊津都督府那边苏庆节和阿史那道真没催自己回去,苏大为就决心继续征战倭岛。

    百济那边的局势再乱,能乱得过之前扶余丰和道琛掀起叛乱时?

    除非新罗人在背后搞鬼,否则局势到不了那一步。

    再说新罗那边苏大为也给上了眼药,几个王子为了争夺新罗王之位,打得人头猪脑,狗脑子都快飞出来了。

    这一点,连金庾信也毫无办法,只能在一旁拚命劝和。

    总不能连他也撸起袖子下场厮杀啊。

    那样新罗就彻底乱套了。

    新罗一乱,一旁虎视眈眈的大唐百济熊津都督府,苏庆节和阿史那道真,可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

    到时会不会把熊津都督府的旗帜一直插到新罗境内,只有天知道。

    有了这些布局和后手,苏大为虽然也担心百济和半岛的局面,但也咬牙继续撑下来。

    要回去,也得等倭国战事告一段落,至少唐军要聚得压倒性的优势之后。

    而这一切,全都要看接下来的这一战。

    唐军主攻,共计两万四千余兵马,向着筑前国进发。

    此时,唐军在九州地图里,版图已经牢牢占据天草、肥后、肥前,可以说是站稳了脚根,向着倭国的帝都筑紫进发。

    至于其他一些方向,无论是向鹈户神宫,还是鹿儿岛,也有唐军仆从军的人马,在积极进取。

    这次唐军的行动,真正做到了政治先行,宣传先行。

    每到一地,先宣传了唐军的政策。

    往往唐军还没过去,当地的百姓先闹起来。

    无论是唐军仆从的那些“倭奸”,又或者是打着唐军旗号,所过之处,如摧枯拉朽。

    毕竟,相对于大量的农户和底层百姓,上面的武士老爷和贵族,只是极小一部份。

    虽然这千万分之一的人,占据了整个倭国百分之九十的资源财富。

    但是在数量级上,农户把这些所谓上层贵族完爆。

    当苏大为手里拿到高大龙交给他的战报时,忍不住又骚了一句:“果然还是教员的水平高,农村包围城市,只有人民,创造一切。”

    “教员是谁?”

    高大龙在一旁好奇的问。

    “呃,算是我的一位老师吧。”

    苏大为放下手里的战报,接着又问:“周二哥和南九郎那边情况如何了?”

    “他们的进展也很顺利,不过在鹈户神宫那边有些麻烦。”

    “什么?”

    “那边的倭人因为信奉天照大神,对我们的宣传非常抵制,而且说要做千万载神民,就算是饿着死,也不要站着生。”

    “别扭的倭人……”

    苏大为只能摇头。

    良言难劝要死的鬼。

    唐军这次攻略倭国,对倭国底层百姓而言,是最大的变局。

    给他们一次财富再分配,翻身做主人的机会。

    但是自己不站起来,那苏大为也不是救世主,随他们去吧。

    “神宫那边暂时维持住就好,等我们解决了筑紫和倭王,腾出手来再慢慢收拾他们。”

    说完这句话,苏大为抬头看看前方。

    筑前,已经遥遥在望了。

    “从现在开始,就是真正的决战了啊,不知道倭王准备了什么样的菜来招待咱们。”

    “怕个鸟,两万多倭人仆从,打起来也是倭人打倭人,咱们损失不大,进退自如。”

    “大龙,你现在学坏了啊。”

    苏大为拍了拍腰间大笑:“不过我喜欢。”

    手掌触到冰冷的降魔杵,突然想起当日那个神官喊的“天丛云剑”,总觉得,这件事没这么简单。

    倭人的神宫,会有些动作吧?

    ……

    筑前的攻防战,就在毫无预兆中爆发了。

    等真的打起来,唐军将士才越发佩服苏大为的先见之明。

    在筑前和筑后这片地方,属于倭人的帝都区,经济相对别的地方十分发达。

    底层百姓也没有如天草和肥前等地,那样迫切需要改变的想法。

    另外一点就是唐军的宣传,在这片区域阻力极大。

    毕竟是倭王的腹心区域。

    所以在筑前的战斗,并不如九州别的地区,能获得底层倭人的响应。

    通常只有军事上胜利了,才能有机会入驻,对百姓进行唐军政策的宣传。

    所花费的时间,比在肥前时要慢上许多。

    尽管如此,筑前的倭军,依旧无法阻挡住唐军的兵锋。

    在筑前,黑齿常之一手设计,将三千余倭国的精锐引入包围圈,最后沙吒相如率伏兵四出。

    这一战,就彻底摧挎了筑前的倭军主力。

    唐军径自占据筑前。

    娄师德部率领的五千倭人仆从军,直扑筑后国。

    在筑后,与王孝杰打了个配合。

    唐军轻骑截断倭军后路,然后崔器率重骑正面摧毁了倭军的中军。

    娄师德率领的陌刀军将路口一堵,堪称关门打狗。

    唐军在筑前和筑后取得的胜利,直接令倭人的帝都筑紫,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而筑紫之战,将是攻取九州最为关键的一战。

    苏大为率领唐军主力千人,并仆从军万人,向筑紫进发。

    而倭人,为了迎接唐军,也在此集齐了九州最精锐的倭军。

    并计有步骑三万余人。

    不要小看这点人数,倭国地小,土地贫瘠,就算是后来什么日本战国著名的关原合战。

    德川家康率领的东军加上石田三成组成的西军,两边加起来,也不过十万人。

    这十万人里,除去仆从和后勤人员,真正的战兵,不超过三万。

    如果要把仆从和后勤算上的话,苏大为手里两万多仆从军,每一个战兵后面,就有十人做为后勤支持。

    两万多军马,背后是整个肥前和肥后国,并及天草地区,共计二十万百姓在支持。

    而倭国帝都筑紫,这五万精锐背后,是筑紫、筑后、北九州、日田、丰后大野、津久见、大分、中津、延冈、日向、宫崎、萨摩等一大片地区的支持。

    动用的军民后勤,至少在十五万人上下。

    嗯,两边标准不同。

    苏大为这边是以十民支持一兵的标准。

    倭王高市这边,是三民支持一兵。

    如果按关原合战的春秋笔法,此战,唐与倭国,共出动大军四十万人。

    堪称震古烁今,古未有之。

    一直到十五世纪后期,倭国的应仁之乱前,倭人总人口才七百万。

    十七世纪初的关原合战前夕,倭国人口有一千二百万。

    那个时候九州有长曾家、三好家以及河野家,人口也不过九十多万。

    而现在,是公元六七世纪。

    双方动员这么多人力,实在已经是枯竭了整个九州岛的人力和物力。

    苏大为这边,肥前和肥后国仗着港口之利,人烟还比较稠密,但动员这么多人,已经是倾国之力,全民皆兵。

    所有苏大为治下的倭人仆从,也知道此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若是唐军失败,之前拿到的田产,统统要交还给贵族老爷。

    因此人人争先,都竭尽所能的在后方支持。

    筑紫前,大片原野。

    若在地图上,此地区属于筑紫野。

    唐军以苏大为的万余军为前军。

    左右军为黑齿常之和沙吒相如。

    娄师德和王孝杰、崔器等率领的万余军为后军。

    这部份人马,刚刚从筑后国结束战斗,还在赶来集结的路上。

    而倭国的三万人,已经集结到位置。

    统兵大将,为藤原氏。

    就是十几年前,与中大兄一起合谋,诛杀苏我氏,还政与倭王的藤原镰足。

    黎明时分。

    阳光从破晓云层洒下,分别投在两军的头顶上。

    唐军军势严整,枪兵在前,骑兵分列左右两翼。

    刀盾为中军。

    弓弩在后方押阵。

    再后是骡马辎重,以及预备军。

    在预备军中,还隐见大唐陌刀军的身影。

    当然,倭军并不清楚这些。

    只是看上去,大唐军阵颇壮。

    唐军除了前驱的千余人,和后军的数百陌刀军,中军大量都是倭人仆从。

    这些仆从过去都是贵族老爷们看不上的泥腿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

    这样的人,就算拿起刀枪,又能做些什么?

    只是有点奇怪,这些倭人仆从,看上去脸上并无畏惧之色。

    相反是跃跃欲试。

    不怕死?

    这些农民,哪来的胆子。

    敢和过去头顶上的贵族老爷的精锐大军对抗?

热门小说推荐: 《黄河捞尸人》 《最后一个盗墓者》 《茅山捉鬼人》 《盗墓笔记》 《我住在恐怖客栈》 《鬼吹灯》 《盗墓之王》 《藏海花》 《沙海》 《黄河鬼棺》 《茅山后裔》 《天眼》 《贼猫》 《历史小说》 《盗墓新娘》 《迷墓惊魂》 《我当道士那几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 《密道追踪》 《金棺陵兽》 《鬼吹灯之牧野诡事》 《黄河伏妖传》 《活人禁地》 《一代天师》 《镇阴棺》 《大秦皇陵》 《盗墓笔记之秦皇陵》 《墓地封印》 《皇陵宝藏》 《血咒迷城》 《天墓之禁地迷城》 《活人墓》 《守山人》 《午夜盗墓人》 《茅山鬼王》 《最后一个摸金校尉》 《镇墓兽》 《中国盗墓传奇》 《诡墓》 《盗墓特种兵》 《鬼喘气》 《鬼不语之仙墩鬼泣》 《龙棺》 《盗墓往事》 《最后一个道士》 《我的邻居是妖怪》 《三尸语》 《古墓密码》 《南山祖坟》 《摸金令》 《最后的抬尸人》 《鬼妻如玉》 《命师》 《最后一个守墓人》 《黄河捞尸二十年》 《我有一座冒险屋》 《九阴冥妻》 《深夜书屋》 《活人禁忌》 《13路末班车》 《地府巡灵倌》 《我的灵异档案》 《触墓惊心》 《茅山鬼术师》 《我的美女道士》 《我从恐怖世界来》 《凶城之夜》 《借尸填魂》 《阴阳异闻录》 《盗墓鬼话》 《民调局异闻录》 《阴阳先生》 《麻衣神算子》 《入殓师》 《黄河镇妖司》 《湘西奇闻录》 《聊斋县令》 《知客阴阳师》 《阴棺娘子》 《十月蛇胎》 《阴司体验官》 《天命葬师》 《我在阴司当差》 《盗尸秘传》 《阳间摆渡人》 《我盗墓那些年》 《阴阳掌门人》 《入地眼》 《妖妇》 《凶楼》 《阴阳鬼术》 《阴人墓》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恐怖教室》 《走尸娘》 《地葬》 《帝陵:民国第一风水师》 《东北灵异先生》 《鬼夫在上我在下》 《阴妻艳魂》 《诡行记》 《抬龙棺》 《点灯人》 《黄大仙儿》 《凶宅笔记》 《山海秘闻录》 《我老婆身上有妖气》 《恐怖用品店》 《子夜十》 《人间神魔》 《冥夫要乱来》 《我是一具尸体》 《借阴寿》 《冥媒正娶》 《法医异闻录》 《葬阴人》 《盗墓家族》 《葬鬼经》 《我的老公是冥王》 《地府交流群》 《楼兰秘宫》 《龙王妻》 《巫蛊情纪》 《蛇妻美人》 《阴坟》 《活人祭祀》 《阴阳镇鬼师》 《茅山鬼捕》 《恐怖邮差》 《末代捉鬼人》 《麻衣鬼相》 《无限盗墓》 《古庙禁地》 《阴魂借子》 《灵车》 《民国盗墓往事》 《我身边的鬼故事》 《冥海禁地》 《阴倌法医》 《一品神相》 《黄河镇诡人》 《死人经》 《猎罪者》 《诡案追凶录》 《灵楼住客》 《河神新娘》 《长安十二阴差》 《阴兵镖局》 《阴阳快递员》 《生人坟》 《一夜冥妻》 《我在阴间开客栈》 《收尸人》 《凶灵秘闻录》 《我当捕快那些年》 《怨气撞铃》 《阴阳鬼探》 《冤鬼路》 《赘婿当道》 《驱魔人》 《无心法师》 《阴夫如玉》 《阴阳鬼咒》 《诡香销魂》 《阎王妻》 《棺材王》 《生死簿》 《天官诡印》 《民间诡闻怪谭》 《龙纹鬼师》 《女生寝室》 《王者之路》 《言灵女》 《点天灯》 《地铁诡事》 《异陵简》 《阴婚夜嫁》 《异探笔记》 《幽冥剪纸人》 《妖女莫逃》 《西夏死书》 《天才小毒妃》 《升棺见喜》 《我是阴阳人》 《灵官》 《灵棺夜行》 《茅山守尸人》 《第一仙师》 《迁坟大队》 《大宋小吏》 《夜半鬼叫门》 《佛医鬼墓》 《捉鬼记》 《鬼服兵团》 《最后的摸金校尉》 《将盗墓进行到底》 《盗墓鬼城》 《棺山夜行》 《贩妖记》 《阴阳代理人之改命师》 《风水秘闻实录》 《暮夜良人》 《阴间那些事儿》 《岭南鬼术》 《封妖记》 《蛊夫》 《夜间飞行杀人事件》 《荒野妖踪》 《官场小说》 《都市言情》 《寻尸秘录》 《最后一个阴阳师》 《我的盗墓生涯》 《大漠苍狼》 《诡神冢》 《摸金校尉之九幽将军》 《天葬》 《鬼打墙》 《青囊尸衣》 《藏地密码》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怒江之战》 《摸金天师》 《老九门》 《祖上是盗墓的》 《苗疆蛊事》 《苗疆蛊事Ⅱ》 《苗疆道事》 《人间鬼事》 《茅山鬼道